•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白带异常
概述
女性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或气味改变
育龄期女性的白带异常以感染多见
如伴有外阴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定义
白带由阴道黏膜、宫颈和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物混合而成,含有细胞和细菌微生物,其作用是润滑阴道以及抵御病菌的入侵。
正常白带质地清亮、颜色透明或呈奶白、无明显难闻的异味。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白带的性状会有所不同。当处于排卵期、哺乳期时,白带的量自然会增多。
当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或气味突然出现改变,称为白带异常,伴或不伴有阴道周围瘙痒、发红、疼痛或肿胀时,提示炎症或其他疾病。
发生机制
在正常的阴道环境中,菌群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阴道酸碱度pH值维持在3.8~4.2之间。一旦有外界的病原体入侵,或阴道内的菌群失调,阴道的环境继而发生改变。
病原体或在正常阴道环境下被抑制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会导致白带颜色发黄,并产生胺类等代谢产物,产生异味。另外,阴道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脱落,使白带增多。
阴道、宫颈、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组织增生、坏死、渗出、出血,可使阴道分泌物呈污浊、异臭、血性。
表现
在颜色上,白带可出现黄、棕、绿、灰色等改变。
在质地上,白带异常可表现为白带黏稠如脓液或稀薄如水状。
在气味上,白带可能出现恶臭的气味。
症状特征
不同疾病引起的白带异常在性状上有所不同。
稀薄、灰白色、鱼腥臭味白带: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常伴外阴轻度瘙痒。
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腐渣样白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伴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
稀薄、脓性、灰黄色、泡沫状、有臭味白带:为滴虫阴道炎的特征,常伴外阴瘙痒。
黄或黄绿,黏稠,多有臭味:细菌感染所致,可见于淋病奈瑟菌阴道炎、子宫颈炎等。
白色、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常见于妇科恶性肿瘤(如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黏膜下肌瘤伴感染。
伴随症状
伴外阴瘙痒:奇痒伴豆渣样白带,常见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另外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也有外阴瘙痒。
伴外阴疼痛:炎症分泌物的剌激可引起外阴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外阴炎症性疾病。
伴阴道流血:当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外时,除白带异常,呈血性、脓血性外,还伴有流血症状。阴道、宫颈、子宫等恶性肿瘤,除异常白带外,还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伴下腹痛:炎症或肿瘤的侵袭可导致下腹痛。常见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炎,特别是淋菌性阴道炎、盆腔炎以及宫腔积脓、晚期宫颈癌等疾病。
原因
生殖系统感染和肿瘤等疾病可以导致白带异常,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以导致白带异常。
疾病因素
阴道炎性疾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是育龄期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最常见原因,占总体患者的40%~5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内源性感染为主要途径,性交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如接触污染的衣物等少见。
滴虫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常通过性行为传播。
盆腔炎性疾病
子宫内膜炎
白带增多有时也是子宫内膜炎的早期症状。
同时有脓性臭味分泌物。
输卵管炎
白带增多可为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堵塞的主要症状。
内分泌失调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引起白带异常。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腺体分泌增多,使白带增多。
伴有感染时,可有大量脓性白带。
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伴有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子宫颈癌
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泔水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
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其他
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肿瘤、输卵管癌等其他妇科肿瘤。
非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
使用雌激素或激素类避孕药时,白带可能增多。
药物所致绝经状态的女性,雌激素降低,白带可能出现改变。
使用他莫昔芬的女性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风险升高。
物理因素
卫生棉条或避孕套等物品遗留在阴道内。
肥皂或刺激性用品进入阴道引起反应。
内分泌改变
绝经后、卵巢切除后、产后闭经或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白带增多呈淡黄色,可伴有严重的烧灼感或瘙痒。
就医
白带异常往往提示生殖道内环境的改变,均可就诊。
对于第一次出现的轻微白带变化,无伴随症状,可适当观望。若无好转趋势,白带异常持续存在,不建议自行治疗,需要就医进行诊治。
就医指征
白带的量增多;
白带的颜色变化;
白带出现难闻的异味;
白带的质地出现改变,或与以往的周期变化不一致;
外阴瘙痒或疼痛;
出现盆腔痛。
就诊科室
出现白带异常建议妇科门诊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从什么时候发现白带异常的?
白带质地、颜色、气味有什么变化?
是否有外阴瘙痒、灼痛、下腹疼痛、发热等其他伴随症状?
出现症状与月经周期有什么关系?
病史清单
是否妊娠或处于绝经期?
是否有性生活史?
正在使用什么药物?
之前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是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妇科肿瘤等病史?
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
观察:医生会观察外阴的皮肤和结构。
内检:此检查会使用阴道窥器,未曾有过性生活的患者请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用一根棉签采集阴道内的分泌物,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时也会将分泌物送检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判断是否有感染。
双合诊:检查盆腔是否有压痛或宫颈举痛,附件是否有肿块。未曾有过性生活的患者请提前告知医生。
实验室检查
阴道pH值:正常的阴道pH值为3.8~4.4,患有细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
核酸扩增试验(NAAT):用阴道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可同时检测衣原体、支原体、淋病菌和滴虫。
缓解与治疗
如在排卵期出现白带增多,可观察有无自然恢复正常的情况,可关注并记录自己每个月经周期的白带变化。
如发生与既往周期不同的白带改变,出现瘙痒、烧灼感,甚至下腹部疼痛或发热时,应就诊进行针对性的对因治疗。
孕妇出现白带异常时应更为谨慎,需及时向医生求助进行专业的诊治。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勤换内裤,选择合身舒适的内裤。避免机洗,以防交叉感染。
用温水和没有香味的清洁剂清洗阴道外部周围的皮肤,避免阴道灌洗。
如厕后从前向后(阴道口到肛门方向)擦拭阴部,避免细菌从肛门种植到阴道口。
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专业治疗
药物应用
具体的治疗取决于导致白带异常的病因。
如有阴道感染,通过口服药片或用于阴道内和外阴的药物进行治疗。
阴道内药物有乳膏和片剂形式。医生将确定哪种药物和形式更适合患者。
性伴侣的治疗
对于衣原体的感染、淋病、霉菌或阴道滴虫病患者的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禁性生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