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痛
概述
踝关节以下部位疼痛
外伤、炎症、畸形、神经压迫、风湿免疫性疾病可引起
可采取减重、休息、穿合适的鞋等缓解
合理运动,做好热身,减轻体重,做好保护
定义
足痛,是指踝关节以下部位疼痛。足痛会影响足部的任何位置,从脚趾到脚后跟。
足部是由骨骼、韧带、肌腱和肌肉组成,接受整个身体的负重,因此很容易受伤和引起疼痛。
足部会因为很多因素造成疼痛,包括炎症、创伤、骨关节炎、神经瘤等,需根据足痛的特点进行辨别。
发生机制
根据足部疼痛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特征分类,主要包括如下发生机制。
感染性炎症
当足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腱、肌肉及骨骼等组织受到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时,组织会发生感染性炎症反应,局部会肿胀、发热,释放炎症因子,脓肿形成,渗出物压迫及炎症因子刺激足部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非感染性炎症
相较于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在足痛的发生中更为常见。
由于机械因素刺激(如负重过大、穿不合脚的鞋)、软组织劳损、超负荷使用足部关节等情况,造成足底筋膜、跟腱、滑囊等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通常会有渗出、肿胀并释放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产生疼痛。
与感染性因素所不同的是,非感染性炎症局部没有致病微生物(病原体)以及白细胞聚集增多等情况。
常见的情况包括:跟腱炎、?囊炎、足底筋膜炎、足背肌肉的慢性劳损等。
足部畸形
足部畸形亦会造成疼痛,因为骨质的畸形会引起关节、肌腱的活动异常,亦会因为肌张力、肌力的异常,造成足部力量的不均衡,导致足部软组织劳损,出现无菌性炎症,引起足部疼痛。
神经因素
足部的血管阻塞和神经变性会引起足部感觉异常,部分人会感觉到痛觉敏感,常见的情况包括糖尿病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足部的神经受到挤压,导致神经水肿、变性甚至坏死,神经通路上亦会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继而引发足痛,常见情况包括踝管综合征、坐骨神经痛、Morton神经瘤等。
创伤
足部骨骼及软组织受到创伤后可出现损伤,如骨折或软组织挫伤,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刺激到周围的神经,引起疼痛症状。
表现
不同疾病,在足痛的性质、部位、缓解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另外,不同的致病原因导致的足痛,会伴有其他症状表现,因引起足痛的原因很多,这里仅就最常见的部分病因及其症状表现进行表述,其他非常见病因不做过多描述。
症状特征
疼痛性质
钝痛:表现为足部不太尖锐的疼痛,常见于足底筋膜炎。
刺痛:表现为足部尖锐、明确的疼痛,痛感常比较强烈,有如针刺一般,常见于跖骨痛。
灼痛:表现为烧灼样,疼痛剧烈而持续,常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的疼痛症状,常见于踝管综合征。
足痛部位
足部的组织构成复杂而精细,不同疾病引起的足部疼痛部位会有所区别。
足心痛:足底筋膜炎、踝管综合征、跖骨痛、Morton神经瘤、鸡眼和老茧。
足背痛:下肢静脉血栓、坐骨神经痛、扁平足、足背肌肉的慢性劳损。
足跟痛:跟腱炎、骨关节炎。
缓解方式
经活动后疼痛缓解:早晨起床的时候通常会感觉足痛的感觉强烈,经过一段时间的足部活动,痛感通常会减轻,但不会消除。如足底筋膜炎。
经休息或降低负重后疼痛会减轻:主要是退化性关节疾病、因软组织劳损造成的足部非感染性炎症,如跖骨痛、跟腱炎、鸡眼、跟骨骨刺等。
疼痛呈阵发性加重:主要包括感染性炎症和神经卡压原因造成的足部疼痛,如嵌甲、足部脓肿、踝管综合征、Morton神经瘤等。
疼痛呈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疼痛期症状较明显,但缓解期时并不表现出疼痛症状,如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伴随症状
足痛还可能伴有皮温升高,足部活动受限及外观变化。
皮温升高
局部炎症反应常会导致皮温升高,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活动受限
足部的畸形、肌腱的变性和神经的卡压,均会造成足部活动受限,因其位置不同而对于足、中足和后足的影响不同。
外观变化
跖骨痛、跟骨痛等均有明确的疼痛点,足部处于不同的被动位置,如跟骨骨刺、鸡眼和跟腱炎。
出现足部溃疡,伴有感觉麻木、刺痛。可能是糖尿病足部病变导致。
伴有足部红肿,可见关节肿块,可能为痛风造成的关节破坏。
关节畸形,可出现晨起后关节僵硬,可见于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
原因
疾病因素
慢性非感染性炎症
感染
足部慢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痛风。
糖尿病足部改变。
骨折
足部畸形
神经血管疾病
影响周围神经原发性疾病,如Morton神经瘤和继发性神经压迫,如坐骨神经痛、踝管综合征等。
下肢静脉血栓。
非疾病因素
体重超重:体重超重会使得足部受到的负重增加,更易使足部受伤,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
穿着不合脚的鞋子:鞋底过硬、鞋子过尖,增加了鞋子与脚的摩擦,容易使得脚趾甲往内生长,也更容易长出鸡眼和老茧;经常穿着高跟鞋,使得足部关节处于更容易受伤的位置,更不稳定,更易受伤。
突然剧烈运动:平日活动较少,突然的剧烈运动会使韧带有劳损或被急剧撕裂的风险,最常受到影响的韧带包括跟腱、踝内外侧韧带等。
用力按压足部或足部按摩力度过大,也可出现足痛。
就医
就医指征
当足部疼痛剧烈,短期之内不能自行缓解,或者疾病在短时间之内有变化或加重的,应当于医院门诊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若疼痛突然产生,且通过以往的方法不能缓解,或疼痛的特征较以往有显著变化之时,自身对疼痛无法忍受的,应立即寻求急诊的帮助。
就诊科室
出现足痛后,通常建议就诊于骨科或全科医学科。
若足痛突然产生,且短期之内急剧加重,不能缓解,可立即就诊于急诊。
当原发疾病涉及到其他科室的专科问题时,亦可寻求相关专科的帮助:
病因涉及外周血管性疾病的,可就诊于血管外科;
病因涉及到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的,可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病因涉及到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可就诊于内分泌内科。
由于导致足痛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到诸多学科,故最终以就诊科室的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足痛什么时候开始的?
足痛的范围累及到哪些关节?
累及范围随着病情变化有变化么?
足痛通常持续多久?频率如何?
足痛是否能自行缓解?
寒冷、紧张、焦虑、恐惧的环境会不会使足痛症状加重?
静息状态下与活动之后,足痛的症状是否有改善或者加重?
是否伴随足部麻木,活动困难等其他情况?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剧烈运动?
是否有足部创伤?
是否做过足部的按摩?
是否长期穿尖头皮鞋或高跟鞋?
是否有足部畸形,如扁平足、高弓足等?
是否有足部感染,如甲沟炎等?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类风湿关节炎、感觉性神经疾病和脊柱关节病等其他病史?
相关检查
因为足痛的原因有很多,医生会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进行相应的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嵌甲(甲沟炎)和鸡眼等情况,通常无需检查即可进行确诊。
但亦有部分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方能确诊,且因为可能的病因过多,可能需要多次检查和历经较长时间方能确定原始的致病因素。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对于怀疑周围血管疾病的可能时,测量四肢的血压用以对比。除此之外,医生会对足痛的具体部位进行详细的专科检查
视诊:确定下肢及足部是否有色素沉积;是否有外观上的畸形及肉眼可见的鸡眼和老茧等情况;是否双侧发病,患足对比健康侧是否有明显变化。
触诊:找到足痛的具体部位,确定疼痛的范围;确定疼痛处是否可及包块以及包块的质地性质,是否可以推动;确定足部皮温,是否有局部体温升高;确定患足的活动范围,是否有关节僵硬、肿胀。
常用检查
医生可能会对血常规、X线、风湿免疫指标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
X线检查:通过不同位置和角度地拍摄,可提示足部的退行性改变,更客观地测量足弓及相关骨骼的畸形,拍摄角度包括前后位、侧位,同时拍摄并比较负重位和非负重位X线成像。
风湿免疫指标: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部分风湿免疫指标的监测,以排除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
其他检查
空腹血糖:通过空腹血糖亦可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等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可监测数月内血糖的控制指标,当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时,说明近几个月血糖控制的并不理想。
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足部关节的结构,无创伤且准确,还可进行3D重建,对显示足部骨骼更直观。
MRI检查:可提供软组织结构状态的信息以及这些关节的关节软骨信息。MRI检查对神经、肌肉、肌腱、软骨的成像结果要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缓解与治疗
足痛的原发性病因较多,很难说一种或数种措施可对所有的足痛均有缓解或治疗效果。
当发生足痛的时候,应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防止耽误病情。
缓解措施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注意控制饮食,合理减重。如大部分的骨关节病、退行性病变、足底筋膜炎等致病因素,均需要控制体重。
穿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不建议长时间穿高跟鞋。
建议调整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做好运动前热身,运动后对足部肌肉进行拉伸,减少运动所引起的受伤风险。
如果是损伤导致的足部疼痛,没有皮肤破溃可适当冷敷。
专业治疗
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可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快速缓解足部疼痛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必要的诊治。
足底筋膜炎
急性疼痛的时候予以冷敷,并对足部肌肉进行拉伸和舒展。
疼痛时减少活动,避免对足底炎症处进一步的刺激。
可进行理疗,通常在急性缓解的间期,更为容易进行。
疼痛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
穿着带软垫或强缓震保护和支撑的鞋,即使在家,亦应该避免穿拖鞋或赤脚走路。
若局部炎症累及跟骨形成骨刺,如反复疼痛则可考虑手术切除。
踝管综合征
如果踝关节急性受伤后,遵循RICE法则,即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足。
疼痛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无法缓解时,可予以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行局部封闭治疗。
若本身就有扁平足,则需要穿特制的鞋垫或有支撑矫正作用的鞋。
佩戴保护性支具或者石膏,以固定脚和脚踝。
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予以手术,对受压迫的神经予以松解。
跖骨痛
穿着跖骨垫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时应当予以休息,避免疼痛刺激。
疼痛时可予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果其他治疗不能缓解,可予以手术治疗。
Morton神经瘤(跖间神经瘤)
穿着让脚趾张开的宽趾鞋可能会有所帮助,使用适当的鞋垫减轻脚趾骨的压力,可缓解Morton神经瘤的脚痛。
在局部疼痛的区域可注射类固醇激素,行局部封闭治疗。
若上述方法不能缓解,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神经瘤体和受影响神经的一小部分,松解神经周围组织。
跟腱炎
跟腱炎的治疗应将急性止疼和康复锻炼相结合。
急性损伤时,遵循RICE法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足。
疼痛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消除跟腱炎症,增加跟腱强度。
若跟腱断裂,则需要行手术予以修复。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退行性疾病,一般疾病进程不可逆,但可通过治疗控制症状以及疾病进展。
疼痛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间期可予以理疗,减少关节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
佩戴定制矫形器以减轻疼痛。
使用辅助设备帮助行走。
如果疼痛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则考虑行关节镜检查、关节融合或置换手术。
嵌甲(甲沟炎)
对于发生炎症的趾甲,应该予以消毒或碘伏浸泡。
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以控制趾甲感染。
必要时,对发生嵌甲的趾甲进行手术,可依据病情行趾甲侧切(部分切除)和完全切除(感染扩散,需将感染灶打开并清除)。
鸡眼和老茧
使用水杨酸贴剂等腐蚀性外用药物使鸡眼和老茧软化并脱落。
鸡眼和老茧可予以局部激光或液氮治疗。
若鸡眼和老茧过于大和厚,其他治疗效果不确切,可予以手术切除。
痛风
平日里减少食用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限制饮酒。
急性发作期以非甾体消炎药和秋水仙碱控制疼痛症状。
必要时可手术予以切除痛风石,增加关节活动度。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