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1小时血糖检测
概述
从第一口进餐1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
筛查是否存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指标升高提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可能,降低见于高胰岛素血症等
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就诊内分泌科,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相关检测
定义
餐后1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进餐1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属于随机血糖。
在正常情况下,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综合调控,且在各器官共同协作下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范围
餐后1小时血糖:6.7~11.1mmol/L。
温馨提示
当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或降低时,应高度重视,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明确原因,谨遵医嘱完成相关检查。
不同医院因仪器、试剂、检测方法不同,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餐后1小时血糖结果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检查报告常用“↑”标识。
一般是指餐后1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生理性原因
高糖饮食、过量饮食会引起餐后1小时血糖的短暂性升高。
病理性原因
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危害
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会增加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会影响已经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增加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诊疗建议
生理性原因
因饮食不当引起的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在改变饮食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不需过度关注。
病理性原因
对确诊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正规治疗,通常给予饮食及运动调整、降糖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空腹、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水平。
经规范治疗后,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若水平没有下降,提示治疗可能无效,需更改治疗方案。
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五谷杂粮、豆制品、优质蛋白,减少精粮、糖类、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并戒烟戒酒;同时坚持在餐后30分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指标降低
餐后1小时血糖结果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称为餐后1小时血糖低,检查报告常用“↓”标识。
一般是指餐后1小时低于6.7m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生理性原因
部分糖尿病患者餐前服用过量的降糖药会引起餐后1小时血糖降低。
餐后1小时血糖降低与摄入食物的量、种类等也有关。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发高胰岛素血症。
危害
餐后1小时血糖降低,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
诊疗建议
生理性原因
因饮食引起的餐后1小时血糖降低,在改变饮食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如降低精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粗粮的摄入,无需特别治疗。
病理性原因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内分泌专科,明确原因。
医生会根据引起餐后1小时血糖降低的病因开具不同治疗,如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发高胰岛素血症者,除改善生活方式外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如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餐后1小时血糖偏低,需谨遵医嘱进行饮食结构、药物用量的调整,并配合饮食、运动、教育、血糖监测等。
经过规范治疗后,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会逐渐上升,恢复至正常,若没有上升,提示治疗可能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注意定时、定量,强调结构多样性,以富含高纤维食物、优质蛋白、杂粮、摄入为主。避免高糖、高脂、高盐、动物脂肪、烟酒的摄入。
注意保持正常体重(BMI小于24kg/m2),如有超重或肥胖需要减重。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