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实验诊断
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及体液容量扩增继而血压升高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致,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及时行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醛固酮水平及尿醛固酮排量明显增加,同时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受到严重抑制时,有助于原醛症的确诊。
实验诊断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减少。
2.尿液分析
并发肾盂肾炎时尿中白细胞计数增多,部分患者有尿蛋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尿pH多≥6.5;尿比重多固定在1.010~1.018,少数患者呈低渗尿。
3.24h尿钾、尿钠
24h尿钾排出通常>25mmol/24h,尿Na+排出量少于摄入量或接近平衡。
4.血清电解质、血糖、肾功能
(1)血钾降低,多数患者血钾在2~3mmoL/L,严重者可更低,低血钾多为持续性,少数呈间歇性,血钠升高,CL-、Mg2+轻度降低,Ca2+正常或轻度降低,P3-多为正常,CO2-CP正常或增高。
(2)葡萄糖正常或降低,约50%患者呈糖尿病曲线。
(3)一部分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坏,除肾脏浓缩功能降低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
5.血浆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测定
多数患者血浆醛固酮(ALD)明显增高,可达正常的数十至数百倍,以腺瘤患者最为显著;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降低。
6.皮质醇浓度测定
原醛症患者测定24h尿游离皮质醇血浆皮质醇浓度应为正常。
7.钠负荷试验
(1)低钠试验:原醛症患者尿钾排量明显减少,低血钾、高血压减轻,尿钠迅速减少与入量平衡,但肾素活性(PRA)仍受抑制;而失钾性肾病患者,在低钠试验时尿Na+、K+排泄却无显著减少。
(2)高钠试验:对已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不宜做此试验,仅适用于无明显低血钾,而临床高度怀疑为原醛症患者。高钠试验有下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口服高钠试验,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进高钠饮食后,血钾无明显变化,但ALD的分泌可被抑制;而原醛症患者进高钠饮食后血钾可降低至3.5mmol/L以下,症状及生化改变加重,但血浆ALD水平仍高于正常。第二种方法是静脉盐水滴注试验,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盐水滴注4h后,血浆ALD水平被抑制到10ng/dl(277pmol/L)以下,PRA也被抑制;但原醛症患者,特别是肾上腺腺瘤(APA)的患者,血浆ALD水平不被抑制,仍高于10ng/dl(277pmol/L),PRA仍低;而部分肾上腺增生(IHA)患者可出现血浆ALD水平被抑制。对于血压较高、年龄较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止做此试验。
8.卡托普利试验
卡托普利可抑制正常人的血管紧张素Ⅰ向Ⅱ转换,从而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降低血压。在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卡托普利后血浆ALD水平被抑制到15ng/dl(416pmol/L)以下,而原醛症患者的血浆ALD则不被抑制,该试验诊断原醛症的灵敏性为71%~100%,特异性为91%~100%。
9.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用于诊断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口服地塞米松2mg/d(0.5mg,9.6h),服药3~4周后,ALD可降至正常,低肾素活性、高血压及低血钾等症状可被改善并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长期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使患者维持正常状态。
10.螺内酯试验
该试验可使原醛症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血K+、尿K+接近正常,血Na+下降,CO2-CP正常,尿pH呈弱酸性),肾病所致的低血钾没有以上变化,可作为二者的鉴别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实验诊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