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肝性脑病
概述
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疾病
症状为认知能力下降、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
肝硬化以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主要疾病基础
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的处理、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肝性脑病是什么?
定义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
分型
根据病因不同,肝性脑病可分为三型。
A型:由急性肝衰竭引起的,特点为起病急,症状较重。
B型:由单纯的门体分流所引起,无明显的肝损伤
C型:由肝硬化引起,是肝性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特点为同时出现门脉高压和门体分流。
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住院肝硬化人群中肝性脑病的患病率约为30%~84%。
肝性脑病的患病率与肝脏功能呈正相关,即肝脏受损越严重,肝性脑病越易出现。
肝性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肝性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
肝性脑病有什么主要症状?
因原发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肝性脑病的症状有所差异。
肝性脑病典型症状包括性格改变、行为改变、睡眠习惯改变、肝臭扑翼样震颤、智能障碍等。伴随症状为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等。
肝性脑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继发感染等。
肝性脑病一般能活多久?
肝性脑病患者存活时间和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无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肝功能较好、接受分流手术和诱因明确且容易去除的人群,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多能好转。
肝功能较差等病情严重的人群,一般预后不佳。
肝性脑病如何治疗?
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是改善肝性脑病预后的关键。
去除发病诱因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常见的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同时需注意筛查是否存在异常门体分流道。
促进氨的排出、减少氨的生成、清洁肠道、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纠正氨基酸失衡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使用乳果糖、拉克替醇、L-鸟氨酸-L-门冬氨酸等药物。
病因
致病原因
肝性脑病是病因复杂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肝硬化。
重症肝炎。
肝癌。
严重胆道感染
诱因
患有严重肝病的人群出现下列情况可诱发本病。
低钾性碱中毒。
腹水治疗不当(短时间内大量放腹水)。
短时间摄入大量蛋白质。
不正确使用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以及利尿剂。
长期便秘。
尿毒症。
外科手术。
严重感染。
发病机制
氨代谢紊乱可能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氨被吸收入血后会随着血液进入肝脏,健康的肝脏可以将氨转化为尿素,进而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当肝脏功能下降或失去时,氨无法全部被肝转化成尿素,而是随着血液进入脑部并干扰大脑的功能,从而引发肝性脑病。
症状
肝性脑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脑部症状和原发疾病的症状。
因原发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肝性脑病的症状有所差异。但也有其共性的表现,一般表现为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和意识障碍等。
典型症状
性格改变
是肝性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性格大变,如原来外向性格的人表现为抑郁,而原来内向性格的人表现为异常外向。
行为改变
表现为乱写乱画、乱洒水、乱扔纸屑或烟头、乱摸、随地吐痰、便溺等,进而出现一些毫无意义的动作等。
睡眠习惯改变
常表现为睡眠倒错,即夜间活动、工作,白天睡觉休息。
肝臭
表现为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是由于肝衰竭,机体内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
扑翼样震颤
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扑翼样震颤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
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情况。
震颤常于患者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
智能障碍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智能可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力和定向力下降等。
伴随症状
视力障碍
并不常见,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可随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
意识障碍
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
并发症
肝性脑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继发感染等。
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可逐渐或突然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可出现多种症状,如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烂苹果味)等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呕吐、腹泻等低钾血症表现。
继发感染:出现发热等症状,还可加重昏迷。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既往存在肝硬化、肝炎、胆道等疾病,出现突发的性格改变、智力下降、行为失常、肌肉阵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出现严重的意识改变、昏迷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哪里不舒服?不舒服多久了?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段存在?
近期食欲如何?
最近体重有什么变化吗?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病史清单
家里是否有人出现过类似症状?
职业是什么?
是否确诊有其他疾病?
近期是否吃过什么药,如地西泮?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肝功能、血氨
病毒学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
腹部超声、头部和腹部CT、腹部MRI
脑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保肝药:护肝片、水飞蓟
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阿莫西林、万古霉素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
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
诊断
疾病诊断
医生通过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后进行初步做出判断,但做出诊断还须结合血生化、电生理检查、心理智能测验、影像学检查等。
病史
酗酒,有肝硬化、肝炎、胆道感染等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不明原因的认知能力下降、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
体征:可有定向力、计算力等方面的异常,甚至可以引出扑翼样震颤等特征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作为常规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帮助。
血氨
慢性肝性脑病大多有血氨升高,但急性肝性脑病血氨可以正常。
肝功能
表现为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以及凝血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影像学检查
头部磁共振成像及CT检查
可以排除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等其他脑部疾病。
腹部磁共振成像及CT检查
有助于对肝硬化等肝部原发疾病的诊断。
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不明的状况,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可记录大脑细胞活动时所发出的电活动,而肝性脑病可借助脑电图观察大脑活动是否受到影响。
但尿毒症、呼吸衰竭、低血糖亦可有类似改变。
诱发电位检查
诱发电位是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层接收到由各种感觉器官受刺激的信息后所产生的电位。
诱发电位检查多用于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
心理智能测验
适合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轻微肝性脑病的筛选。
其他可用于检测轻微肝性脑病的类似方法还有划线及系列打点试验。
缺点是受年龄、教育程度的影响。老年人和教育层次比较低者在进行测试时较为迟钝,影响检查结果。
临界视觉闪烁频率检测
可用于发现及检测轻微肝性脑病。
鉴别诊断
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等代谢性脑病
相同点:都可出现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以及意识迷糊等。
不同点:通过检查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结合影像学、脑电图等检查作出相应诊断。
脑梗死、出血等颅内疾病
相同点:都可出现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等表现。
不同点:颅内病变有外伤、感染,血压、血脂异常等病史,可通过神经系统体格检查、CT以及腰椎穿刺等检查鉴别。
精神障碍类疾病
相同点:都可出现性格改变、行为错乱等表现。
不同点:精神障碍类疾病病史同肝性脑病不一样,并不存在肝脏相关病史等。
治疗
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
如长期酗酒应戒酒。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肝硬化、急性肝炎等。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剧烈运动。
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少吃多餐。
多进食蔬菜、水果等食物;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过度使用不必要的药物和保健品,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清洁肠道(灌肠治疗)
遵医嘱口服乳果糖利福昔明等益生菌制剂和抗生素,可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避免病情加重。必要时可进行保留灌肠治疗。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常用药物有L-鸟氨酸-L-天冬氨酸、鸟氨酸-α-酮戊二酸等,可以促进机体消耗氨,从而降低血氨,减轻脑水肿,进而缓解症状。
调节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苯二氮䓬(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为氟马西尼,可促进部分处于昏睡期、昏迷期的人群苏醒。
支链氨基酸制剂
是以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为主的复合氨基酸,对于不能耐受蛋白质营养不良的人群更适用。
手术治疗
终末期肝衰竭可以采用肝移植的治疗方式。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是指当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采用外科手术将健康的肝脏移植到患病者体内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过程。
肝移植手术应该在其他医疗手段治疗无望的情况下趁早进行,争取在病程进入危险阶段之前进行肝移植术。
预后
治愈情况
肝功能较好、接受分流手术和诱因明确且容易去除的人群,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多能好转。
肝功能较差等病情严重的人群,一般预后不佳。
危害性
影响日常生活
肝性脑病可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昏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危及生命
一旦出现肝性脑病,就说明肝病已经处于晚期或者非常严重的阶段,处理不当就可能危及生命。
并发症
肝性脑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继发感染等。
日常
日常生活
饮食调节
每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吃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盐的食物。
保证能量供给,每天保证一定量碳水化合物(主食)的摄入。
多食新鲜的绿叶蔬菜和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
可适量补充发酵食品,如酸奶等,可以改善肠道环境预防便秘。
注意休息
按时作息,不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
调整心态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家属或护理人员可适当给予情感支持。
慎用药物或保健品
大部分药物和保健品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在选用药物和保健品时要慎重,不能擅自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复诊
遵医嘱定期复诊。在治疗期间,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防
防治各种肝病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基础。
肝病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肝性脑病相关常识,并注意在生活中避免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尽可能早期发现轻微的肝性脑病,并积极接受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