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腓总神经损害
概述
概述
腓总神经损害是指由穿通伤、腓骨头骨折、代谢障碍、受压、外伤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内分泌科
临床症状
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等。
危害
可引起感觉及运动异常,如步态异常、足背皮肤感觉消失、肌肉萎缩等。
检查
体格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X线检查等。
诊断
根据病史,以及步态异常、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神经肌电图检查等诊断。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期完全麻痹的患者可手术矫正。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病因
病因
可因穿通伤、腓骨头骨折、铅中毒、受压、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导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可引起腓肠肌萎缩和无力、踝外翻无力、胫内前肌群无力、踝和足趾背屈无力、足背部趾短伸肌萎缩和无力等。可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穿通伤、腓骨头骨折、铅中毒、受压及糖尿病和结缔组织病等病史。
2.有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
3.必要时可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助于神经损伤部位的确定,为判断损伤程度、预后及观察神经再生提供依据。
治疗
治疗方针
急性期药物治疗为主,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可静脉滴注或局部封闭;神经营养药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 恢复期酌情采用封闭、理疗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为了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给予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完全麻痹保守治疗无效功能不恢复者,晚期行肌腱移位或踝关节融合矫正足下垂畸形。
其他治疗
为了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给予理疗、电刺激、针灸、体疗等治疗。垂足内翻严重可行局部封闭,如用2%普鲁卡因在腓骨小头前侧阳陵泉穴位封闭;也可用加蓝他敏封闭,促使肌力恢复。也可采用针灸、理疗及药物离子透入等。腓神经麻痹产生内翻垂足,可戴小腿矫形器或穿矫正鞋。
预后情况
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以前左脚受过外伤现出现腓总神经损害怎么治疗
左脚外伤后出现腓总神经损伤可以通过锻炼、理疗以及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无效的也可以选择手术进行治疗。
腓总神经损伤后会造成抬脚背走路无力容易摔倒,可以通过加强功能锻炼,比如主动收缩小腿后侧肌肉,被动屈伸活动踝关节等刺激神经功能恢复。还可以使用电针疗法,刺激神经功能恢复。也可以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腺苷钴胺等。
经过长时间治疗后神经功能仍然未恢复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神经断裂的可以选择神经吻合或神经移植治疗。也可以选择胫后肌转位治疗。
如果出现左脚外伤后腓总神经损伤的症状,建议患者去医院就医检查,完善检查后进行对症治疗。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
患者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
生活规律,合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4.家属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尊重、理解患者内心感受,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开朗、豁达,避免情绪紧张。
5.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