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血清球蛋白检查
概述
血清球蛋白是肝功能里面的一项指标,常通过总蛋白减去白蛋白计算获得
用于辅助诊断肝炎、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并用于评估疗效
指标升高与感染、免疫功能亢进、骨髓瘤等有关;指标降低见于肝脏严重病变、免疫功能抑制、中毒等
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进一步行肝炎病毒、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定义
血清球蛋白(Globulin)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及酶类。
血清球蛋白常见于肝功能检查中,由总蛋白减去白蛋白计算获得。联合白蛋白,可计算出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辅助诊断肝脏疾病
血清球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常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等。
参考范围
血清球蛋白 20~30 g/L
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5~2.5):1
温馨提示
当血清球蛋白高于30 g/L,或低于20 g/L,特别是A/G异常,应高度重视,及时到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等检查排除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等。
不同仪器不同测定方法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血清球蛋白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血清球蛋白升高,报告单常用“↑”标识。
升高是指高于30 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球蛋白>35 g/L,称为高球蛋白血症。
原因
血清球蛋白升高主要由疾病引起。
常见疾病:慢性肝脏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其他情况: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也会引起球蛋白升高。
危害
血清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疾病严重性相关。肝脏功能异常,常引起白蛋白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水肿、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降低,易导致出血倾向。
球蛋白升高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引起球蛋白升高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等也会引起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就诊消化内科,明确病因。
对于有发热患者,医生如果高度怀疑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做C反应蛋白、血沉、病原学等检查,针对相应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进行治疗。
如果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医生会建议做自身抗体检测等。明确诊断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进行治疗。
怀疑有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医生会进一步做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后,使用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进行治疗。
经规范治疗后,血清球蛋白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戒酒,慎用损伤肝脏药物,饮食清淡、均衡、多样化,避免吃胆固醇高的食物。
指标降低
血清球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血清球蛋白降低,肝功能报告单常用“↓”标识。
降低是指低于20 g/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血清球蛋白降低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血清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正常婴儿出生后至3岁,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血清球蛋白处在较低的水平。3岁以后接近正常人水平。
长期偏食或挑食等营养不良因素导致蛋白质摄入减少,引起血清球蛋白偏低。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肝脏严重病变或胆汁淤积性肝炎导致肝细胞严重损害时,球蛋白不升高,反而下降;先天性免疫缺陷如γ-球蛋白缺乏症、后天性免疫缺陷或近期使用了免疫抑制药物,都会出现球蛋白偏低。
其他情况: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放射治疗后或氮芥中毒也会出现血清球蛋白降低。
危害
血清球蛋白低,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检查治疗期间,出入公共场所或人多密集地方时需要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患有感冒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人。
诊疗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建议就诊消化内科,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做免疫学、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如无不适症状,不需治疗,如合并感染,给予输注血浆、人血球蛋白进行免疫替代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
放疗或免疫抑制药物引起者,停止治疗后血清球蛋白一般可恢复至正常。
针对病因规范治疗有效时,血清球蛋白会逐渐上升,恢复至正常;如果没有上升,提示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需要更改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输注免疫球蛋白。
饮食具有升高血清蛋白的作用,因此应加强营养,多进食瘦肉、乳类和豆类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