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EB病毒感染
概述
EB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部肿胀、咽痛、肝脾大等表现
本病主要由于EB病毒感染所致
EB病毒感染后所致疾病不同,其治疗也不同
定义
EB病毒感染是指由于感染了EB病毒后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疾病。
急性EB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部分感染者可有急性EB病毒相关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导致许多慢性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如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等,甚至可并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本文主要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发病情况
人群普遍易感,在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全球超过95%成人曾感染EB病毒,年发病率约为50~100/10万人,多呈散发性。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无性别差异。
病因
致病原因
本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EB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传播,如亲吻、共用餐具、咀嚼食物喂食婴儿等,也可经飞沫传播、经输血传播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症状
主要症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病潜伏期为5~15日,多为10日。
起病急缓不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近半数有前驱症状,如出现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典型症状描述如下。
发热
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有时有高热
大部分持续5~10天,有时可持续低热1月至数月。
发热可突然或逐渐消退。
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都可发生肿大,最常见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大腿根)。
肿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质地较硬、无痛、可推动的肿块,直径多不超过3厘米。
肿大的淋巴结在退热后数周才恢复正常。
咽峡炎
主要为咽部肿胀、咽痛,扁桃体有膜状物覆盖。
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肝脾大
部分患者有中度脾大,右侧卧位、左下肢屈曲时,左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脾,按压可有疼痛及压痛。
部分患者有肝大,右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肝脏,部分有轻度皮肤、巩膜(眼白)黄染。
皮疹
约1/3患者会发生皮疹,形态不一,常为发生于躯干、四肢的丘疹斑丘疹。多持续1周左右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部分患者可有口腔内上腭多个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偶尔可融合成大片,持续3~4天消退。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CAEBV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包括发热、肝功能异常、脾大和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还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间质性肺炎、严重的蚊虫叮咬过敏现象和EB病毒相关牛痘疱疹等表现。
并发症
脾破裂
刚开始为左上腹疼痛、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逐渐蔓延至整个腹部。
心肌炎
可有心悸、气促、胸闷、心前区不适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可有寒战、高热、腰背痛、呕吐、腹泻等溶血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有皮肤、黏膜大小不一的暗紫色斑块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可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僵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肝衰竭
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眼白)黄染并在短期内逐渐加深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小儿内科
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亦可去儿科就诊。
急诊科
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时,建议立即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有发热者,建议记录体温变化情况,供医生参考。
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尽量不穿连衣裙、连体裤等,方便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咽痛、咽部红肿?
是否有皮疹?
是否能摸到颈部肿物?肿物是否伴有疼痛?
右上腹是否能摸到腹部包块?
上述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接触过EB病毒感染的患者?
是否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EB病毒抗体检测、EB病毒核酸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与EB病毒携带者或EB病毒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史。
临床表现
可有乏力、头痛、畏寒、鼻塞、恶心、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等前驱表现。
也可有发热、咽痛、咽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皮疹等典型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中度脾大,右侧卧位、左下肢屈曲时,左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脾,按压可有疼痛及压痛。
部分患者有肝大,右侧肋骨下可触摸到肝脏,部分有轻度皮肤、巩膜(眼白)黄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通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比,以及有无异型淋巴细胞(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及其占比,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辅助诊断。
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占比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占比超过10%有诊断意义。
肝功能检测
部分患者可伴有肝功能损害,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
凝血功能检测
部分患者可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时间延长等。
EB病毒抗体测定
可检测血清中有无病毒衣壳抗原(VCA)的IgM及IgG抗体、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抗EBNA)IgG等,明确是否感染EB病毒。
若在抗体检测中发现抗VCA IgM阳性,抗-VCA IgG阴性及抗EBNA IgG阴性,提示初次感染EB病毒。
若抗-VCA IgG阳性,抗-EBNA IgG阴性,提示近期感染EB病毒。
抗-VCA IgG阳性,抗-EBNA IgG阳性,提示曾经感染EB病毒。
嗜异性凝集试验
了解血清中是否存在EB病毒IgM嗜异性抗体。
凝集价在1∶64以上,经豚鼠吸收后仍为阳性,有诊断价值。
缺乏特异性,目前已少用。
EB病毒核酸检测
取血液、尿液等体液作为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病毒DNA片段进行核酸检测。
检测发现标本中存在EBV DNA,有助于确诊。
影像学检查
可采用腹部超声、腹部CT、胸部CT等检查明确有无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病等情况。
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相似点:都可有发热及咽痛、咽部肿胀等咽峡炎症状。
不同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症状,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链球菌引起的渗出性扁桃体炎
相似点:都可有发热、食欲减退、乏力、咽痛、咽部肿胀等症状。
不同点:链球菌引起的渗出性扁桃体炎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症状,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点:都可有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等。
不同点: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肿瘤,无病毒感染,不可自愈,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点:都可有肝脾大的表现。
不同点:巨细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治疗原则: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自限性,主要采取一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治疗主要为控制肿瘤和炎症性疾病的进展,主要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一般对症治疗
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疾病康复。脾大者更应该减少活动,防止发生脾破裂
多饮水,清淡、高热量饮食。
发热者,需要采用物理方法或退热药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咽痛者,可以采用镇痛药,如吲哚美辛等。
肝损害严重者,需要应用保肝药物治疗,如双环醇等。
存在心肌炎、咽部严重水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情况时,需要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抗病毒治疗
主要为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抗病毒治疗对症状及总病程的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一般不常规应用。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
目前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疗效并不确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allo-HSCT目前是公认的CAEBV的可治愈性方案,建议诊断明确后尽早行allo-HSCT治疗。
可以采用"三步法"移植方案,如下。
首先联合泼尼松龙环孢素依托泊苷进行化学治疗抑制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
通过监测外周血EB病毒DNA判断化学治疗效果,若治疗无效(EB病毒DNA下降≤10%)则进入第二步多药联合化学治疗,方案首选改良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其次为ESCAP(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甲泼尼龙+泼尼松龙)方案。
第三步为allo-HSCT,即免疫功能重建,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的3年整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其他
包括EBV-CTL输注、单克隆抗体、JAK抑制剂、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等,其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评估效果。
预后
治愈情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在2~3周痊愈,少数可持续1月或数月,个别可迁延数年;偶尔会复发,复发后病情较轻。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易合并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综合症、淋巴瘤等疾病,预后较差。
危害性
可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少数会引起脾破裂、心肌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膜炎、脑膜脑炎、噬血细胞综合征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本病有传染性,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宜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管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勿用力挤压腹部,以免诱发脾破裂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
预防
该病目前没有有效预防手段,尚无有效疫苗,但通过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避免与EB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多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