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窦性心动过缓
概述
成年人窦性心律,但频率低于60次/分
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胸闷、心悸;重者可有黑矇、晕厥
本病可为生理性,也可因疾病、药物而诱发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服用药物治疗,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
定义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成年人窦性心律,但频率低于60次/分。简称窦缓。
窦性心律: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是控制整个心脏电活动的主导节律。属于正常的心脏节律。
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正常窦性频率为60~100次/分;婴幼儿和儿童的频率快于成年人。
分型
作为一种因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心律失常,窦缓可分为生理性窦缓和病理性窦缓。
生理性窦缓的频率通常在50次/分。
发病情况
窦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据文献报道,65岁以上人群窦缓发生率达11.61%。
病因
致病原因
生理性窦缓
常见于健康年轻人、运动员、老年人或重体力劳动者,一般发生在安静或睡眠状态。
病理性窦缓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大多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传导,或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缓。
心脏疾病
窦房结功能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等致窦房结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进展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受损: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
急性心肌梗死:10%~15%的患者发生窦缓,常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通常为一过性。
心脏外疾病:通常伴随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颅内疾病:如脑血管病脑瘤等引起颅内压升高的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
某些传染病恢复期:如流感、伤寒、麻疹、白喉等。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尿毒症。
阻塞性黄疸。
严重缺氧、低温状态。
药物: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或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的药物,如拟胆碱药物(如东莨菪碱)、新斯的明、胺碘酮、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洋地黄、镇静药或麻醉药等。
发病机制
因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
症状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心动过缓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窦缓但心率>40次/分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如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一般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胸闷、心悸等轻微不适;若合并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减少,出现头晕、气促、胸痛等,严重者出现晕厥先兆或晕厥。
心率<40次/分者,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可引起心、脑、肾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胸闷、胸痛、头晕、乏力、黑矇、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发生晕厥。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66
窦性心动过缓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常规体检发现心电图结果有异常,或出现乏力、心慌、黑矇、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等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及心跳停止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可能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需至医院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主要症状是什么?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其他疾病?
近期在服用哪些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心电图(包括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
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监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钠多洛尔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66
窦性心动过缓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尽量在有症状时记录心电图,并在就诊时出示给医生。
病史
生理性窦缓:多为健康年轻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发生于夜间睡眠时。
病理性窦缓:多合并心脏疾病(如窦房结功能受损、心肌炎、心肌病等),服用影响窦房结功能或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的药物。
临床表现
轻者可无症状,或出现轻微胸闷、心悸;重者可有黑矇、晕厥等。
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标准如下。
P波:窦性P波。
成年人:频率<60次/分,通常为40~59次/分,一般不低于40次/分。低于45次/分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儿童:婴幼儿窦缓的心率诊断标准为1岁以下<100次/分,1~6岁<80次/分,6岁以上同成年人诊断标准。
PR间期:0.12~0.25秒。
QRS波:每个P波后紧随一个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
T波U波:可正常,也可表现为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
动态心电图
通过记录24小时心电图,了解窦缓发生时间,以及窦缓与症状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明确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24小时窦性心搏小于8万次。
鉴别诊断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相似点:都可出现心悸、胸闷,严重时出现黑矇、乏力、胸痛,甚至晕厥。
不同点:心电图即可鉴别。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可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的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2倍。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倍。
2∶1窦房传导阻滞
相似点:都可有心悸、胸闷,严重时出现黑矇、乏力、胸痛,甚至晕厥。
不同点:心电图即可鉴别。
2∶1窦房传导阻滞:指2次窦性激动有1次下传心房,1次受阻于窦房交界区,长间歇恰好是窦性周期的2倍。2∶1窦房传导阻滞消失以后,窦性心率成倍增加;活动可使2∶1窦房传导阻滞暂时消失或转变为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窦缓:频率逐渐变化,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即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心电图中不同PP间期的差值大于0.12秒)。
治疗
治疗原则
心率≥50次/分,无症状者,通常无需治疗。
如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相关症状,可临时应用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无可逆因素者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
一般治疗
应积极寻找病因,大多数窦缓无症状,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无需治疗。
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窦缓,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心率<40次/分,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窦缓心排血量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且有症状者,可通过静脉途径临时应用增快心率的药物,如抗M胆碱能受体药。非冠心病患者亦可选择异丙肾上腺素。
抗M胆碱能受体药
可以增快心率,缓解心动过缓相关症状。
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异丙肾上腺素
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增快心率。
用于抗M胆碱能受体药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时。
冠心病者禁用。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植入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植入体内控制心率的电子治疗仪器。
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针对心动过缓的患者发挥暂时或长期提高心率的作用,从而降低严重情况的发生风险。
临时起搏器
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可通过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节律。
去除病因后,如自主心率恢复正常,可去除临时起搏器;若不能恢复(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窦缓伴发症状者),需要更换为永久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
适用于以下情况。
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明显症状,甚至发生晕厥、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
器质性心脏病伴发窦缓,同时合并窦性停搏或持久反复的窦房传导阻滞且无逸搏心律,或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癫痫引起的发作性心动过缓,经抗癫痫治疗效果不明显。
起搏器使用注意事项
远离有高压电的设备或磁铁、电磁炉等具有磁性的物品。
具备核磁兼容功能的起搏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出现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预后
治愈情况
生理性窦缓一般无需治疗。
病理性窦缓去除诱因后,经积极治疗一般可痊愈。
危害性
有症状者如不及时治疗,疾病进展则症状加重,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从而影响生命安全。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对活动场所、生活用品等有所限制。
日常
日常管理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管理
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充足。可选择豆制品、奶类、瘦肉、鱼(可每周1~2次)、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坚果等。
适当控制糖类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替代精米、精面。
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油炸、腌制和烧烤食品。
避免食用生冷、质硬或过烫的食物,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芥末等。
运动管理
适当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广场舞、骑行等运动,或按照医生指导选择运动项目。
适量运动,避免过劳。
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作息管理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其他
注意安全:如发生头晕、黑矇或晕厥先兆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
戒烟,远离“二手烟”。
戒酒。
病情监测
如症状无好转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防治各种可引起窦缓的心脏和心脏外疾病,及时消除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合理用药
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和剂量,慎用减慢心率和影响心脏传导的药物,避免过量和误用。
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断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合理膳食,预防心脏疾病
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充足;避免暴饮暴食,维持适宜体重。
避免高盐、高糖、高脂及腌制和油炸食品。
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芥末等。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种类应多样化,交替食用。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运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