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内旋
概述
髋部向大腿内侧方向扭转
可伴有髋部及下肢酸痛、活动受限
进行肌肉拉伸,活动关节后可缓解
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定义
髋关节内旋是指髋部围绕股骨长轴向内旋转,表现为脚尖的方向朝向身体中线,脚后跟远离中线的动作。
髋关节位于骨盆两侧,由股骨头和髋臼共同构成。
髋关节内旋与股骨内旋表现上类似,也可两者同时存在,在临床上需要注意区别以便治疗,其不同点是髋关节内旋时膝关节腘窝(后侧凹陷处)向外扭转。
发生机制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共同构成,其外为富含纤维结构的关节囊,髋关节囊内外有4条韧带,可加强和稳固关节囊,平衡髋关节活动范围。
髋关节周围还有着丰富的肌肉覆盖包绕,这些肌肉对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髋关节的肌群按功能可分为屈曲肌群、后伸肌群、外展肌群、内收肌群、内旋肌群和外旋肌群。
当发生神经、肌肉病变,或长期不良姿势,引起内旋肌群肌张力增高或外旋肌群张力过低,也会出现髋关节内旋的表现。
神经研究表明,正常儿童骨盆、大腿、小腿骨骼可能有过于前倾的情况,但是随着骨组织成熟,这种前倾会逐渐缓解,还原为中立位。而脑瘫儿童则缺少骨骼重塑这一过程,因此出现关节的发育异常,导致胫骨前倾和髋关节内旋。
表现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下肢保持正立位时,双足会略微外旋6°~8°,即略微呈现“外八字”。如果双足尖向前或者向内,则称之为“髋关节内旋”。
髋关节内旋,在症状特点和伴随症状上有所不同,可以此来推断病理变化和可能的原因。
症状特征
髋关节是否能自行回复中立位
髋关节回复中立位是指双足调整到略微外旋6°~8°。
如能通过姿势矫正可恢复中立位,则多为不良姿势所致,称为姿势性髋关节内旋;
髋关节内旋位固定,难以自行回复,多为病理性髋关节内旋,常见于髋关节脱位和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的单双侧
单侧髋关节脱位:可见于外伤、骨关节疾病或者单侧跷二郎腿者。
双侧髋关节脱位:多见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者脑瘫,导致髋关节双侧出现脱位。
伴随症状
疼痛
髋关节内旋,可引起下肢力线变化,增加外侧关节面的压力,出现髋、膝关节疼痛。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膝关节炎。
髋关节活动时关节隐痛、酸胀不适,长时间的行走会加重疼痛症状。部分可出现突然间的剧痛。可见于髋关节发育不良。
部分按压髋关节可有压痛,可见于髋关节损伤及感染(如髋关节结核)。
如果肌肉异常放电,可导致肌肉持续收缩,出现痉挛,引起疼痛。
活动受限
髋关节内旋,周围肌力不均可能引起走路内八字,增加膝、踝关节外侧的受力,影响功能和体育活动。容易出现乏力。
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痛,继而伴随髋关节卡顿,甚至跛行(走路时髋部突然卡顿无法活动,忍痛挥动下肢后可继续行走)。
髋部畸形
受到外伤(尤其是交通事故),可能导致髋关节后脱位伴随骨折,出现髋关节内旋伴患腿的缩短、内旋、内收、屈曲畸形。固定姿势难以活动。
髋关节脱位时可以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明显。
脑瘫患儿会出现下肢的内旋内收,步态异常等表现。
全身症状
可出现低热、乏力、倦怠、食欲缺乏、消瘦及贫血等全身症状,常见于髋关节结核。
原因
非疾病因素
肌力不均
由阔筋膜张肌、臀小肌前部纤维组成,髋关节内旋肌数量比外旋肌少,肌力约为外旋肌肌力的1/3。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而灵活,而且肌肉的起止点广泛,使得髋部肌肉功能复杂,功能交叉可变。
姿势不良
平时坐位或站立时不注重正确姿势,如经常跷二郎腿,站立或走路时双脚尖直立向前或“内八字”等,可能造成髋内旋。
疾病因素
骨关节疾病
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先天性髋脱位,多为家族遗传病。与髋关节韧带松弛、母亲臀位生产、宫内挤压、髋臼球窝较浅等有关。
髋关节后脱位:常见于外伤(如交通事故),在坐位并两腿并拢内收时,膝部受到撞击,股骨头从髋关节囊后方脱出。表现为患肢短缩,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6°~8°。
髋关节结核:髋关节结核多为单侧发病。随病情发展髋关节即表现为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髋部肿瘤:髋关节骨骼及周围组织肿瘤,可导致髋关节结构破坏,出现髋关节内旋。
肌肉痉挛
就医
可回复的髋关节内旋且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与不良姿势有关,纠正姿势后即可好转,无需特殊处理。但是伴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其他情况,尤其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则常常需要就医进行处置。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伴有髋部疼痛,休息后无缓解,或逐渐加重。
伴有髋部疼痛或下肢疼痛,持续2周以上。
伴有髋部及下肢畸形、间歇性跛行等。
伴有髋部卡顿、活动受限等。
伴有乏力、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明确由外伤引起的髋关节内旋,可伴有髋部剧痛、无法活动等症状;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伴有长期反复髋部疼痛、消瘦或有基础肿瘤、结核病史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排查肿瘤、结核。
就诊科室
当出现髋关节表现时,通常建议就诊于骨科或康复科。
如果是明确受外伤,出现髋部疼痛、无法活动,建议及时就诊急诊科。
如果既往确诊结核,出现髋关节内旋伴疼痛,建议就诊感染内科。
如果伴有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病变,建议就诊神经内科。
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或者原发病已控制,寻求姿势纠正,可就诊康复科。
如果是儿童发病,建议就诊儿科。
由于导致髋关节内旋的原因较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发现髋关节内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怎么发现的?
髋关节内旋是单侧还是双侧的?
是否伴有髋部(胯部)疼痛?是休息时疼痛还是活动时疼痛?是否有加重缓解的情况?
有无膝关节疼痛,下肢畸形短缩或者活动受限?
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的畸形、疼痛、麻木等不适?
是否有长期跷二郎腿、站立走路内八字的情况?能否自行矫正?
病史清单
是否有明确外伤史(如交通事故)?
以前是否有髋关节脱位?治疗过程如何?
是否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者家里人有髋关节相关疾病?
出生时是否难产?
是否有基础肿瘤、结核等病史?
是否长期伏案工作,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视诊:观察骨盆及髋部局部有无红肿、瘀斑、包块等;是否有外观上的畸形,如臀部可见脱出的股骨头轮廓,下肢内旋短缩等;是否双侧髋关节出现内旋,患侧对比健康侧是否有明显变化。
体征:可进行“4”字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和托马斯(Thomas)征来检查髋关节是否屈曲畸形。
常规检查
X线检查:是髋关节内旋的首选评估方法,对初步评估髋关节结构、结核、肿瘤等均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对显示骨盆创伤等具有很好的效果。可进行骨盆正侧位摄片,双侧对比。
CT检查:对骨结构的显示优于X线,尤其是能清楚显示髋关节内积液量,骨及软组织侵害,显示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微小骨破坏病灶。
超声:超声有利于新生儿的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软组织解剖以及髋关节关系,是发现新生儿髋关节异常的有效辅助手段。
其他检查
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对感染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结核菌素试验:作为一种皮肤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从而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脑CT或MRI检查:发现与神经功能缺损一致的病灶,用于判断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异常。
神经电生理: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判断周围神经病变。
缓解与治疗
如果仅是单纯的髋关节内旋,伴有或不伴有轻微的、短暂的髋部疼痛,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无需特殊治疗,疼痛即可明显好转,髋关节内旋也会有一定改善。
如果伴有髋部酸痛,膝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及时向医生求助,获取专业建议。
缓解措施
髋部疼痛时,不要过度活动。需要休息。如果是运动损伤或者慢性劳损出现的,可适当热敷以缓解疼痛。如果是急性创伤引起,在没有创口的情况下可间断冷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
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跷二郎腿、W型屈腿坐、并腿久坐等;站立或走路时避免内八字,可适当外八字(如脚尖外展6°~8°)。
没有症状者,可进行全身协调性活动,如瑜伽、健美操、游泳等。游泳建议采用蛙泳姿势。
运动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大量的剧烈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活动髋膝关节,运动后及时、有效地放松肌肉。可适当拉伸髋部内旋肌(如将一侧小腿搭在另一侧大腿上,向下压同侧的膝部),也可进行开髋训练。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可行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以调节气血通畅、松弛局部肌肉紧张。
可局部行微波、冲击波、红外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血管痉挛,减轻局部软组织水肿、粘连等。
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拉伸内旋肌,松解紧张的组织,必要时配用弹力带辅助。
对因治疗
针对髋关节内旋,不同的病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如果已造成骨骼肌肉的明显病理改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下为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髋关节发育不良
如果新生儿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尽快治疗,可采用Pavlik连衣挽具等支具治疗。
对于大于6月龄的婴幼儿,则根据情况采取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或支架塑形。如果塑形失败,则建议进行切开复位可配合截骨术以矫正。
髋关节后脱位
单纯髋关节脱位:建议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暂时用绷带固定,穿丁字鞋或皮肤牵引2~3周。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伴有骨折:根据情况早期进行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髋关节结核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滑膜切除术、髋关节融合术、截骨矫形术等。如果结核病控制良好,也可选择关节成形术。
脑瘫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康复及姿势管理。可通过服用解痉药物(如肉毒毒素A、巴氯芬)缓解肌肉松弛。适度理疗如进行热疗、水疗等。还可配合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外敷中药,以减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
还可进行康复治疗,拉伸内收肌、加强臀肌肌力,以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使用支具,矫正步态。
严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松解、旋转截骨术、髋关节置换术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