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分泌流率试验
概述
涎分泌流率(salivary secretion flow rate)又称涎分泌速度或称涎流率,一般测定15分钟的分泌量,然后计算出单位时间的涎分泌量。涎流率和成份可反映涎腺的功能,并与许多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涎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散在小涎腺分泌的体液,又称唾液,分泌受神经反射的调节。主要作用是湿润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涎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在口腔起免疫、牙齿再矿化、润滑、消化等多种功能。SFR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间的差异也较大。年龄显著影响涎流率,儿童期流量较高,妊娠期明显高于孕前。
适应证
诊断Sjogren综合征及某些口腔疾病。还可用于某些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的实验诊断以及药物的监测、药物中毒的急诊检验等。
检测方法
常用方法包括静态涎总流率测定和动态涎总流率测定。静态涎总流率的测定方法有滴取法、吐取法、吸引法、棉棒法等;动态涎总流率的测定方法有酸刺激法、咀嚼刺激法、方糖法等。
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每日涎分泌量为1~1.5L,>0.05ml/min 。
1. 流量增高
见于流涎症、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如癔病,胃肠疾病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口腔病如口颊炎及某些药物反应如使用毛果芸香碱时等。
2. 流量减低
目录
概述
适应证
检测方法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