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诊断
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诊断是指通过免疫学、病理学等方法检查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颊部蝶形皮疹、关节痛、肌痛神经痛为主要表现,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系统,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定期随访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病情,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检查内容
1.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主要针对抗核抗体谱(ANAs),包括各种针对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可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IF-ANA)进行筛查,诊断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65%。抗双链DNA抗体对SLE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70%,并可提示疾病活动及预后;抗Sm抗体的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有25%,此抗体与疾病活动无明显关系;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SLE的精神症状有关;抗单链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也可出现于SLE的血清中,但特异性较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也常存在ANA,一些慢性感染亦可出现低效价ANA。
其他自身抗体包括:与抗磷脂综合征有关的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与溶血性贫血有关的抗红细胞抗体;与血小板有关的抗血小板抗体;与神经精神性狼疮有关的抗神经元抗体;同时也常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2.病理检查
SLE的免疫病理学检查包括狼疮带试验,表现为皮肤的表皮-真皮交界处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等)和补体(C3c、C1q等)沉积,其中IgG型狼疮带更具特异性。狼疮肾炎患者的肾脏免疫荧光多呈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被称为“满堂亮”。
3.其他血液检查
患者可有游离血红蛋白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等溶血性贫血表现,血细胞计数可有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4.尿液检查
患者可有尿蛋白阳性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可与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依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部分SLE患者初期可能不满足相关诊断标准,而免疫学异常和高效价抗核抗体具有诊断意义,故应对此类患者进行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做出诊断和及时治疗。此外,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可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定期随访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检查内容
临床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