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外斐反应
概述
立克次体(Rickettsia)为革兰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等传入人体。立克次体可引起多种疾病,常见的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机体感染立克次体后,血清中逐渐产生相应抗体。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O抗原(如OX19、OXk和OX2)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反应叫外斐反应(WF)。
临床意义
外斐反应可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该抗体在发病后5~12天出现,至数月后基本消失,一般凝集价在1:160以上或病程中效价明显上升有诊断意义。我国常见的立克次体病主要为斑疹伤寒恙虫病,其外斐反应结果如下:
1.流行性斑疹伤寒:OX19阳性率100%,主要表现为OX19凝集价升高。
2.地方性斑疹伤寒:OX19部分可在1:200~1:800。
3.恙虫病:主要表现为OXk凝集价升高。恙虫病患者患病后第一周OXk有14%在1:80以上,第4周可达80%。
4.斑点热:外斐反应通常为OX19高于OX2,但也有OX2较高者。若仅出现OX2阳性,则对诊断斑点热有特殊意义。
另外,外斐反应可在变形杆菌尿路感染、伤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病患者和孕妇出现假阳性反应。
正常值参考范围
<1∶8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临床意义
正常值参考范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