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概述
是一种医生用感官和检查工具来了解和评估人体状况的检查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可以对许多疾病作出临床诊断
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做出初步的临床判断
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就诊的患者或体检的人群
定义
体格检查是指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等,客观地了解和评估人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通常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分类
体格检查根据检查方法可分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根据检查部位可分为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根据检查方法分类
体格检查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五种,即视触叩听嗅。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査后,根据所发现的体征(包括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运用体征学来分析与思考,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又称为检体诊断。
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可用于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体征的检查,如年龄、营养、意识状态、步态等。
局部视诊则可了解患者身体各部分的改变,如皮肤、五官、头颈胸腹等。
特殊部位的视诊需借助于某件仪器,如耳镜、鼻镜、裂隙灯等帮助检查。
触诊
触诊是医师用手接触被检查者部位,通过手部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可以进一步检查视诊发现的异常征象,还可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如体温、湿度、压痛、以及包块的位置、大小、硬度、移动度等。
根据触诊目的不同,施加的压力轻重不同,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
触诊的适用范围很广,尤以腹部检查更为重要。
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又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
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叩击被检查部位,诊察反射情况和有无疼痛反应也属叩诊。
适用于确定肺部、胸膜、纵膈、心脏、肝脾、腹腔积液等有无异常情况。
听诊
听诊是医师根据患者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包括听身体各部分所发出的任何声音,如咳嗽声、呼吸音、肠鸣音、关节活动音等,这些声音有时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有用的线索。
听诊可分为直接听诊和间接听诊两种方法。
适用于心、肺、腹、血管音、皮下气肿音、关节活动音等。
嗅诊
嗅诊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包括来自患者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呕吐物、排泄物等的气味。
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性质也不同,如特殊的狐臭味见于腋臭的患者。
嗅诊可迅速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但必须要结合其他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根据检查部位分类
体格检查根据检查部位又可分为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的内容有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发育与体型、营养、意识状态、言语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皮肤和淋巴结等。
头部检查
头部检查的内容有头发、头皮、头颅、颜面及其器官等。
颈部检查
颈部检查的内容有颈部外形与分区、颈部姿势与运动、颈部皮肤与包块、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等。
胸部检查
胸部检查的内容有胸壁、胸廓、乳房、肺、胸膜、心脏、血管等。
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的内容有腹部外形、腹壁、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的内容有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肛门、直肠等。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的内容有脊柱、四肢、关节等。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有脑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神经反射、自主神经功能等。
检查目的
体格检查可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人体的状况,若再结合病史,通常就可以对许多疾病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它是发现体征、研究体征,继而进行检体诊断的一种必需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用人群
体格检查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就诊的患者或体检的人群。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着重安排相应部位的体格检查。以下针对常见体格检查部位进行介绍。
一般检查
适用于所有需要体格检查的人群,但是因疾病不同,某些内容的侧重点会有区别。如肝硬化的患者,会着重检查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是否有蜘蛛痣等。
头部检查
主要适用于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神经内科等疾病的患者。如急性咽炎的患者,会检查咽部黏膜是否有充血、红肿、黏膜腺分泌是否增多等。
颈部检查
主要适用于普外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会检查甲状腺有无肿大,是否有杂音等。
胸部检查
腹部检查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
主要适用于妇科、男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患者。如直肠息肉的患者,会检查息肉的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是否可扪及蒂部。
脊柱与四肢检查
主要适用于骨科、普外科等疾病的患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检查有无腰椎侧凸、腰部活动是否受限、椎体有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是否阳性等。
神经系统检查
主要适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疾病的患者。如眼肌麻痹的患者,会检查眼球上下左右运动的情况、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
禁忌人群
如有以下情况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后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体格检查。
绝对禁忌证
严重外伤者或有脊柱严重损伤者。
有活动性内脏出血的者,不宜进行腹部触诊。
孕妇不宜进行较为剧烈的腹部检查。
有严重的精神器质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不能配合者。
相对禁忌证
高龄或有骨质疏松者。
因被动体位而不能配合者。
全身有严重感染性皮肤疾病者。
检查风险
体格检查通常很安全,一般不会有风险。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暴露胸腹部、评估肢体功能、使用窥阴器及压舌板等器械,而出现着凉感冒、意外摔倒、软组织损伤等。以上意外皆属于小概率事件。
参考价格
体格检查一般在住院或门诊由主治医师进行,不需要单独收费,其费用包含在诊查费中,但是有些检查需要借助医疗器械,所以会收取费用。具体费用需要根据检查项目、当地医院等级等因素综合来决定。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具体报销比例以当地医保局政策为准。
检查流程
检查时间
体格检查的部位不同,需要的检查时间也不同。一般全身的体格检查大约30~60分钟,局部的体格检查10~20分钟。具体时间依据主治医生的操作为准。
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下列常见检查部位举例。
一般检查:是整个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主治医师通常以视诊为主,再配合触诊、听诊和嗅诊进行检查。
头部检查:头部及其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外形特征之一,是主治医师最先和最容易见到的部分,通常会进行全面的视诊、触诊。
颈部检查:颈部的检查通常在平静、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被检查者一般取舒适坐位,解开内衣,暴露颈部和肩部。如患者卧位,也应尽量充分暴露。
胸部检查:胸部检查时患者应尽可能暴露全部胸廓,视病情或检查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主治医师会全面系统地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进行检查。一般先检查前胸部及两侧胸部,然后再检查背部。
腹部检查:腹部检查通常会嘱患者排空膀胱,取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全腹,注意保暖。主治医师会站在患者右侧,按顺序全面检查。腹部检查顺序与其他部位稍有不同,为视、听、叩、触。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男女生殖器检查时,通常让患者充分暴露下身,男性双下肢取外展位,女性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外展、屈膝。肛门直肠检查取肘膝位或截石位,主治医师用手分开患者臀部,通过视、触诊全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脊柱检查时患者可处站立位或坐位,主治医师进行全面视、触、叩诊。四肢检查包括四肢和关节的检查,嘱患者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由主治医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全面视、触诊。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通常需要检查工具,如叩诊锤、音叉等。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由主治医师进行全面视、触、叩诊,并且会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指鼻试验、快速轮替试验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是否空腹
体格检查通常不需要空腹,进食和饮水不会影响检查过程和结果。若进行腹部检查,建议检查前半小时不要进食,避免腹部触诊引起不适。
着装注意
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等物品。
饮食及运动建议
检查前可建议正常饮食,但不要饱餐,在体格检查前半小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部位检查结果,如心率、血压等。
药物管理
体格检查一般不需要停用常用药物,具体需听从主治医师安排。
检查中
配合检查的操作者,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
若在检查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告知医生。
检查后
体格检查后无特殊的注意事项,若在检查后出现任何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出报告时间
体格检查通常检查完,主治医师会根据视、触、叩、听、嗅五诊来综合判断有无阳性体征。有些需要借助医疗器械的检查项目则需根据检查项目、医院等为准。
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
全身体格检查或局部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异常结果
体格检查部位不同,判断阳性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需要主治医生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情况进行解释。
一般检查
头部检查
颈部检查
胸部检查
腹部检查
出现异常结果可见于腹壁静脉异常,蠕动波,腹膜刺激征,肝脾肋下可触及,胆囊墨菲征阳性,肠鸣音异常等,可出现腹壁静脉曲张,出现胃肠型蠕动波,腹部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肿大,胆囊触痛,肠鸣音减弱或亢进等。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
出现异常结果可见于男女生殖器有异常分泌物,肛周异常,直肠指诊可触及包块等,可出现男女生殖器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异常气味,肛周有脓血、黏液、瘘管口或脓肿等,包块可有触痛或指套表面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等。
脊柱与四肢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出现异常结果可见于脑神经异常,肌力、肌张力异常,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等,可出现嗅觉异常、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面部感觉异常等,瘫痪、肌张力增强或减弱,肱二头肌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等。
就医建议
体格检查部位不同,就医建议也不同,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情况进行解释。
一般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皮肤黏膜苍白,提示可能有贫血,建议就诊于血液内科。
头部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眼球运动障碍,提示可能有眼肌麻痹,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颈部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甲状腺肿大,提示可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建议就诊于内分泌科。
生殖器与肛门直肠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肛周有脓血、黏液、瘘管口或脓肿等,提示可能有肛周脓肿,建议就诊于肛肠科。
脊柱与四肢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脊柱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受限等,提示可能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建议就诊于骨科。
神经系统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如嗅觉异常,提示可能有嗅神经损害,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目录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