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高低肩
概述
两侧肩膀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呈现肩膀一高一低的状态
长期姿势不良、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长短腿、肩胛骨周围神经性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均可引起高低肩
出现明显的高低肩,应及时就医
应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一般治疗、康复锻炼、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定义
双侧肩膀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呈现一高一低的状况,称为高低肩。
正常的人体呈对称结构,双肩应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双侧肩胛骨同样在同一水平线上,长期姿势不良、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长短腿、肩胛骨周围神经性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可引起高低肩。
发生机制
正常人两侧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均衡,可维持双侧肩关节在同一水平面上。当长期的姿势不良,可引起双侧肌肉力量相差悬殊,在静息状态下双侧肌肉长度不同,出现双侧肩膀一高一低的状况,称为姿势性高低肩。
当由于长短腿、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因素引起身体双侧不等长,继而引起两侧力量不均衡,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会出现代偿性的高低肩姿态。
表现
大多数高低肩人群仅表现为站立时双侧轻微的肩膀不等高,影响美观和姿态,少数人群可较为明显,或可合并脊柱侧弯、肩背痛等其他表现。
症状特征
高低肩根据其轻重程度分为两类:
轻度高低肩:如果双侧肩膀高度差距很小,几乎难以发现,也并未出现明显的肩背部不适、脊柱侧弯等,属于轻度的高低肩。
重度高低肩:如果双侧肩膀高度悬殊,肉眼可见的明显的高低肩,或合并明显的脊柱侧弯,一般属于重度高低肩。
伴随症状
肩背部疼痛
高低肩可合并肩背部的疼痛,疼痛最初多表现为酸痛。由于两侧肩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和松弛程度不一致,一侧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状态,会出现酸痛不适;松弛的一侧由于长期被拉长,也可有乏力等不适。
脊柱侧弯
长期的高低肩可出现身体两侧肌肉力量不均衡。脊柱由于两侧肌肉受力不均,难以维持中立位的状态,可表现为高低肩,如站立或者弯腰90°时,两侧肩膀不等高。一般在体格检查或脊柱全长摄像检查时发现。
其他
合并严重脊柱侧弯还有可能压迫肺部及相应神经,引起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肩胛骨周围神经性病变引起的高低肩,可能会有手臂上举无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原因
高低肩是一种常见的异常体态,可能是长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姿势等非疾病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脊柱侧弯、长短腿或先天性发育问题等疾病因素造成的。
通常需要结合高低肩的基本特征,如年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等,来综合分析原因。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高低肩的部分原因,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非疾病因素
非疾病因素导致的高低肩,一般是指高低肩的症状较为轻微,而且未能发现引起明显脊柱曲度变化和其他骨性畸形的明确原因。
长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姿势养成,导致双肩周围肌肉力量的发展不均衡,偏高的一侧上方肌肉过于紧张,下方过于松弛,正常的肩关节生物力学关系被打破,出现高低肩的症状。
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长期背单肩背包、长期歪头打电话(尤其是喜欢用肩膀和头部夹着电话的人群)、工作时长时间身体倾向一侧等。
骨盆倾斜也可导致高低肩,有可能是长期姿势不良导致的,如跷二郎腿、喜欢单腿负重站等,导致骨盆两侧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出现骨盆的倾斜或旋转。长此以往,身体为适应这种变化,保持身体平衡,脊柱会出现代偿性的侧弯,进一步引起高低肩。
疾病因素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发生侧向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畸形。脊柱侧弯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即病因不清的脊柱侧弯,也可分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脊柱的骨折、退行性病变、肿瘤等也可引起脊柱侧凸,出现高低肩症状。
当发生脊柱侧凸时,背部两侧肌肉出现力量和长度的不均衡,也可引起高低肩的症状;相反,如果长期的姿势性高低肩,也可引起脊柱的侧凸,两者可互为因果。
发育不良
部分先天性的骨盆发育不良,如骨盆两侧不对称,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会进一步引起脊柱侧弯,导致高低肩。
长短腿
长短腿是指双腿长短不一,包括功能性长短腿和结构性长短腿,其中以功能性长短腿居多。
长短腿可引起骨盆的代偿性倾斜,进一步引起脊柱侧弯和高低肩,常见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由于髋关节的髋臼发育过浅,髋关节的股骨头出现半脱位甚至脱位,导致长短腿,可进一步导致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高低肩等一系列症状。
其他
若肩胛骨周围神经出现损伤,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麻痹,也可引起高低肩症状。
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斜颈等,也可引起高低肩症状。
若两侧足弓高度不一致,可进一步引起功能性长短腿、骨盆倾斜、脊柱侧弯以及高低肩症状。
就医
若出现明显的高低肩、伴有其他症状,常常需要就医进行处置。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肩背痛明显,难以缓解,影响生活质量;
出现高低肩现象之后,病情程度进展迅速;
高低肩明显,严重影响体态;
高低肩合并有上臂抬举无力;
伴有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的高低肩。
就诊科室
出现高低肩后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骨科。
合并脊柱侧弯的人群可以到脊柱外科就诊,合并髋关节问题的可以到关节外科就诊。
仅出现轻度的、不合并脊柱侧弯的姿势性高低肩,可以就诊康复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发现高低肩多久了?进展是否明显?
肩背部是否有明显疼痛不适?
是否有肩部活动受限、上肢抬举无力等?
髋关节是否有疼痛或行走跛行?
是否感觉到呼吸不畅?
病史清单
是否有经常背单肩包、跷二郎腿等不良生活习惯?
是否患有脊柱侧弯?
是否患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是否患有扁平足或高弓足
是否有过骨盆或下肢的手术?
是否患过其他的脊柱疾病,如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骨折等?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症状、病史后,将观察高低肩的严重程度,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脊柱曲度、髋关节活动范围、双腿长度、足弓情况等,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进行初步诊断。
三种最直观的检测法:站立法、坐姿法、双手平举法。站立法是手自然下垂站直,检查双肩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坐姿法是挺直腰背保持坐姿,对着镜子或者让朋友查看自己双肩是否出现一高一低的情况。双手平举法是双手侧平举,然后观察是否出现高低肩的问题。
常规检查
X线:能对肩关节、脊柱、骨盆的骨性结构性问题做出初步诊断,如脊柱全长X线可清楚显示是否存在脊柱侧弯,以及用来评估侧弯的严重程度;骨盆X线可对骨盆发育异常、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倾斜等问题做出初步诊断。
CT:CT能对脊柱疾病做出进一步的诊断,如椎体骨折、脊柱肿瘤等;同时三维CT能对脊柱侧弯中椎体的旋转做出精准诊断,有利于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磁共振(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脊柱、肩关节、肩胛骨以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用来检查是否合并有器质性疾病,对脊柱肿瘤、肌肉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肌电图:当出现高低肩、手臂抬举无力等症状时,肌电图检查主要辅助诊断肩关节周围神经或者肌肉功能是否损害,以及神经肌肉信号传输的问题。
缓解与治疗
出现高低肩症状,需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缓解或治愈疾病的关键。绝大多数人群通过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只有极少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缓解措施
一般治疗
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尽量不背单肩背包、尽量不跷二郎腿,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睡姿,站立或者坐位时,保持身体的中立位,不要习惯性将头偏向一侧,睡觉时不能总一侧卧位或枕头过高,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要保持一定起身活动时间。
康复锻炼
放松“高”的一侧肩部肌肉
对高低肩人群“高”的一侧,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多做肩颈肌群拉伸,如肩胛提肌拉伸、斜角肌拉伸、斜方肌拉伸,也可通过手法按摩,或应用筋膜球对肩颈部肌肉进行按摩松解。
强化“低”的一侧肌肉力量
对肩部“低”的一侧,应通过肩颈部肌肉的抗阻力训练进行强化,如利用弹力带进行肩颈肌肉训练、手臂负重下的耸肩训练等。
专业治疗
针对脊柱侧弯的康复锻炼
矫正原则包括:凸的部位反向矫正、呼吸训练、训练薄弱侧肌群、纠正脊柱旋转、骨盆矫正等。
对于脊柱侧弯的康复锻炼不建议居家进行,建议在医生评估后,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包括施罗德疗法、功能训练、瑜伽、普拉提、腰背灵活度训练、力量训练等。
矫正训练要点包括:日常姿势训练、呼吸训练、延展及悬挂训练、肌肉力量练习、平衡与协调。
物理治疗
对于脊柱侧弯较明显,且未达到手术指征的人群可通过佩戴支具进行矫正。
对于合并扁平足的高低肩人群,可应用个体化定制足弓垫进行矫正。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脊柱侧弯所引起的高低肩患者,如脊柱侧弯角度大于40度,或影响心肺功能、引起神经症状的,一般需要手术矫正,属于骨科较复杂手术,需到正规大型医院进行。
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所引起的高低肩,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髋关节截骨术、髋关节置换术等,在矫正髋关节后,再进一步通过康复锻炼、支具治疗等恢复正常身体姿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