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肛门刺痛
概述
发生在肛门及周围皮肤的刺痛感觉
主要由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窦炎、外伤、肛肠手术后等原因导致
若有持续不缓解的刺痛感或外伤后导致肛门刺痛感,应及时就医
主要对引起刺痛的病因进行治疗,辅以止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定义
肛门刺痛是由于各类疾病导致的肛门及周围皮肤的刺痛感觉。
肛门刺痛主要由肛门直肠疾病导致,如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窦炎、肛管直肠癌等,外伤等也可导致肛门刺痛。
发生机制
肛周会阴组织内的血管神经较丰富,对于外伤和炎症的刺激较敏感,即使是很小的损伤和很局限的炎症病变,也可以引起严重甚至剧烈的不适。
齿状线以下病变由体神经支配,疼痛明显而坠胀感较轻,且定位较准确。
肛门直肠的病变均有可能刺激齿状线以下的体神经,从而导致引起疼痛感。
表现
不同程度、性质以及不同伴随症状的肛门刺痛,可反映出不同的疾病特点。
症状特征
肛裂:患者的疼痛具有周期性,开始排便时会出现肛门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缓解,随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会再次出现刺痛,因为害怕疼痛不愿意进行排便,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肛瘘:由于有脓性、血性或者黏液性的分泌物,有时甚至有粪便的刺激,加上肛门部潮湿,会出现肛门部明显且持续的刺痛感。
肛周脓肿:可以出现肛周持续性的跳痛,全身感染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但是病变处出现明显的红肿疼痛,有时表现为刺痛,有波动感,穿刺时可以抽出脓液。
肛窦炎:急性期可以表现为肛门刺痛及下坠感,疼痛常波及到会阴和骶尾部,排便时肛门受到粪便的刺激和压迫会使疼痛加剧。
痔疮:内痔一般并无明显疼痛。常见的外痔,不严重时候也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一旦痔疮上升为血栓性外痔或者炎性外痔,就会出现患处的肿胀、充血,甚至有强烈且持续的刺痛感。
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的肛门疼痛主要是以坠痛为主要特征,但是在排便时,肛门会出现明显的撕裂样疼痛。当肛门有明显的分泌物时,由于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有持续的刺痛。
肛管直肠手术后疼痛:由于术后创面神经暴露,若有分泌物、粪便、药物刺激时,出现刺痛。
外伤:若外伤等引起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坠痛、刺痛等。
伴随症状
便血
为肛裂、痔疮、肛管直肠癌、肛门外伤等的常见症状。
肛裂患者排便时,粪便损伤创面导致出血。粪便干硬时,可见大便带血、滴血或手纸带血,血色鲜红。
内痔出血可呈滴血状或喷血状,外痔若因粪便划破而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大。
可有大便刺激症状,大便稀,偶尔有便血,甚至有黏液血便或者黏液脓血便
肛门外伤出血可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一定区别。
分泌物流出
分泌物流出为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痔疮、肛管直肠癌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直肠黏膜长期受炎症、粪便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
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
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为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痔疮、肛管直肠癌等疾病常见症状。
由于疾病导致的分泌物、粪便等刺激肛周皮肤,而引发瘙痒不适,甚至出现湿疹,进而引起肛门瘙痒。
肛门坠胀感
肛门坠胀感为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痔疮、肛管直肠癌等疾病常见症状,肛门的外伤若出血严重或继发感染时,也可引起肛门坠胀感。
病变或继发的炎症均可刺激到齿状线附近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进而产生肛门坠胀感。
感染症状
各类肛管直肠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均有可能继发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会向肛周扩散,引起黏膜下、肛周多间隙脓肿,可出现肛周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
严重者还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出现寒战、高热等。
原因
疾病因素
凡可刺激齿状线以下体神经的疾病,主要以肛管直肠疾病为主,均可导致肛门刺痛。
常见疾病
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痔疮、肛管直肠癌等疾病,可因粪便刮破肛管皮肤、分泌物刺激创口、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导致肛门出现刺痛。
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及周围病变的手术,造成局部炎性渗出、肛门水肿、创口暴露等,可导致肛门刺痛。
肛门外伤:若外伤等引起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坠胀、刺痛等。
就医
若有持续不缓解的刺痛感或外伤后导致肛门刺痛感应及时就医,通常建议就医进行处置。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进行处置。
患者排便时刺痛加重而后缓解,便后肛门滴血,而后刺痛再次发作;
患者出现持续的刺痛,并伴有肛门下坠、肿胀等症状时;
刺痛持续,并且出现肛门流血、黑便、鲜血便、黏液血便等异常情况时;
患者出现肛门脱垂、肛周有异常分泌物等时;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外伤后出现持续的肛门刺痛感需要前往医院急诊就诊,防止因外伤导致肛门周围组织。
尤其当伴有肛门流血、坠胀感时,更应提高警惕,以防延误病情。
就诊科室
若患者有肛门刺痛,其他症状没有或难以形容时,意图明确诊断,建议到肛肠科、普外科就诊。
若患者合并肛门流血、黑便、鲜血便、黏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习惯改变、肛门有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建议到普外科或肛肠科就诊。
若患者为急性外伤后出现肛门刺痛,应及时到急诊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刺痛感与排便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排大便困难?排便时是否有剧烈疼痛感?便后会缓解吗?
是否有肛门流血、黑便、鲜血便、黏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习惯改变、肛门有异常分泌物等伴随症状?持续时间有多久了?
是不是总想排便,但排便后便意并不缓解?持续时间有多久了?一天大概上厕所多少次?
排大便的形状如何,是成形大便还是稀便,甚至带较多黏液样便?
若大便带血的话,是大便表面带血,还是血与大便混合一起?是否有便后肛门滴血,纸巾擦拭时纸巾带血?
是否有发热症状?若发热的话,体温可达多少度?能否自行退热?退热后,是否还会再次发热?
除了以上症状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是第一次出现肛门刺痛?若不是第一次,上一次该症状出现是什么时候?大概出现过多少次了?
过去是否有痔疮、肛窦炎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病史?
平常是否有便秘病史?是否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是否接受肛门直肠的手术,如痔疮、肛瘘手术?
在肛门刺痛感出现之前,是否遭受过腹部或会阴部的外伤?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该进行何种辅助检查,而后明确导致肛门刺痛的具体病因。
身体检查
肛门视诊:医生会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血渍及脓性分泌物,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有无充血、水肿、瘘管口、裂口等,有无外痔及赘生物等。
肛门指诊
医生首先会检查肛门及括约肌的紧张度,而后检查肛管及直肠内壁。
触摸直肠,了解直肠有无肿块、溃疡、狭窄、触痛等,感受直肠周围是否存在波动感。
手指退出后,还会观察手套是否有血迹或分泌物。
常规检查
肛门镜或直肠镜检查:能查看直肠内黏膜颜色,帮助诊断直肠溃疡、息肉直肠癌及直肠异物等;还可以观察齿状线处附近组织,帮助诊断内痔、肛瘘、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管癌等。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协助明确肛管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明确原发疾病是否为肛管直肠疾病。若考虑疾病为恶性,还可根据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出现转移等,指导疾病的下一步治疗。
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意义基本同CT检查,但对于明确软组织病变的鉴别能力高于CT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可帮助了解血细胞、血红蛋白情况,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
C反应蛋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或组织损伤的程度。
降钙素原:通过指标可判断有无表现出严重感染。
血沉检查:可帮助判断机体是否发生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或风湿免疫性疾病。
其他检查
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若考虑为细菌感染导致,对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可了解是哪种细菌感染,药敏试验能判断该细菌对哪种药物敏感。
缓解与治疗
在肛门刺痛未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应积极就诊,明确疾病原因后采取相关治疗,以防因延误病情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次排便的时间不要过长,经常做提肛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胃肠活动。
避免排大便时过于用力,并养成定时排便和规律作息的习惯。
平时保持肛周清洁卫生、避免着凉。适宜坐浴者,应用温水坐浴,每天坐浴三次,每次坐浴5~10分钟。若不适宜坐浴,也应每日用清水清洗肛周皮肤,尤其是在排便后。
饮食方面
均衡膳食,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切勿暴饮暴食。
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每天水的摄入也应达到标准(1500毫升)。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情,应注意避免较大的情绪波动。
此外,持续不缓解的肛门坠胀感可导致患者出现烦躁、多虑、焦躁等精神症状,应充分了解该症状通过积极治疗后可有效缓解,若造成较大困扰,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药物应用
对于难以忍受的刺痛,可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但在明确诊断前,一般不建议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有条件者,可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清洁肛门和肛周,以预防继发感染。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明确诊断后,对于难以忍受的刺痛,可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如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利多卡因凝胶可用于局部镇痛。
润肠通便:口服蓖麻油、麻仁软胶囊等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肛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乳膏可缓解肛门皮肤痉挛,缓解疼痛。
对因治疗
肛裂
一般患者通过注意饮食、润肠通便、缓解肛门局部痉挛均能有效缓解。
若对于持续不会缓解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肛裂切除术、肛门括约肌切断术等。
肛瘘
肛裂通过保守治疗基本无治愈可能,需通过手术治疗。
手术方案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
急性感染发作期或有全身感染者,还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肛周脓肿
脓肿初期,脓肿尚未局限时,应采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辅以坐浴、口服缓泻剂等治疗方式。
若脓肿形成时,应行切开引流、切开挂线术等。
肛窦炎
肛窦炎初期多为保守治疗,可口服及外用抗菌药物、辅以坐浴、口服缓泻剂等进行治疗。
若肛窦内已脓肿者,或并发有肛乳头肥大、隐性瘘管者,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肛窦切开术以及肛窦切除术。
痔疮
多数痔疮可通过坐浴、润肠通便、外用痔疮栓等药物等保守治疗方式缓解。
若出现内痔嵌顿、血栓性外痔、环状痔等,建议及早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内痔硬化、内痔套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剥离术等。
肛管直肠癌:若有手术切除机会,均应手术治疗,而后根据病理结果采取进一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
肛管直肠手术后疼痛: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尤其判断疼痛来源。若为术后正常情况,则通过止疼、加强换药即可缓解。
肛门外伤:若不严重,一般可以行一期的缝合。若严重者,可行经会阴肛管直肠修补术、经骶部修补引流术等,并辅以抗感染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