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痛
概述
耻骨痛一般是指骨盆前下部、阴毛起始部疼痛
轻者可进行物理治疗,疼痛剧烈或有外伤、肿瘤转移者需要手术治疗
积极合理治疗后一般预后及恢复较好
避免久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补充钙剂
定义
耻骨痛是大腿根部和小腹交界处出现的疼痛,多由耻骨区域损伤或炎症引起,常见于孕产妇、老年人、骨盆外伤者。
耻骨痛可包括两侧耻骨的疼痛及耻骨联合处疼痛,耻骨联合为会阴前侧中部突出的骨性部位。
耻骨痛的原因包括久坐、外伤及骨肿瘤等。怀孕后期或者产后一段时间内,耻骨联合会有轻微扩大或者错位,产生耻骨痛。
发生机制
耻骨痛的发生机制根据病因而异,具体如下:
外伤引起的耻骨痛:高处坠落伤、交通伤或跌倒伤,均可造成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等表现,引发急性剧烈的耻骨疼痛。
肿瘤引起的耻骨痛:耻骨处的原发或者转移性恶性肿瘤,侵犯骨组织,破坏骨性结构,可以引起比较剧烈的耻骨痛。
孕产因素引起的耻骨痛:在妊娠后期或生产后初期,女性因体内孕激素、松弛素水平升高,骨盆韧带发生松弛。如胎儿生长或分娩,对耻骨联合施加额外压力,多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出现耻骨持续疼痛。
炎症引起的耻骨痛:若耻骨区域存在炎症,如耻骨炎,可刺激耻骨联合区域的软骨、骨膜等,引发耻骨疼痛。
表现
耻骨痛,在疼痛性质、症状持续时间等方面,无统一标准,不同人的感受各不相同。
此外,耻骨痛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肿胀、瘀斑、泌尿系统感染等。
症状特征
不同类型耻骨痛各有特点,以下按不同类型进行症状描述。
疼痛性质
耻骨痛多发生于耻骨及附近区域,由于病因、部位不同,疼痛的感觉有所差异。耻骨痛可有酸痛、钝痛、撕裂样疼痛、针刺样疼痛。
耻骨酸痛:感觉酸软且疼痛,与耻骨韧带松弛、分离有关,姿势改变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主要是怀孕晚期及分娩时耻骨分离因素导致。
耻骨钝痛:表现为钝痛,无尖刺、针扎的感觉,大多与持续压迫等情况有关,主要为妊娠压迫。
疼痛时间
急性耻骨疼痛一般发病比较急。在发病之后,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可能在一周左右恢复,也可能一个月左右恢复。但是慢性耻骨疼痛发病相对较慢,可能会一个月以上,也可能会持续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急性耻骨痛:多见于耻骨联合分离及外伤引起的耻骨支骨折等疾病。
慢性耻骨痛:多见于女性因盆腔炎,男性因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耻骨痛。
肿瘤引起的耻骨痛可以是急性耻骨痛,如肿瘤侵蚀骨质导致病理性耻骨骨折;也可能是慢性耻骨痛,与盆腔肿瘤增大压迫有关。
伴随症状
耻骨痛可能伴随有肿胀、皮下瘀斑、翻身困难、泌尿系统症状、神经刺激症状、夜晚疼痛加重、下肢行走困难及乏力、失眠、精神萎靡等。
肿胀,皮下瘀斑
出血淤积在耻骨联合附近皮下组织,刺激该处软组织肿胀,并在皮下形成大面积瘀斑。一般有明确的外伤或者交通伤病史,主要是耻骨支等骨折后导致。
翻身困难
女性妊娠晚期,因孕激素刺激引起耻骨联合松动。女性生产后初期也可能因耻骨联合分离未能复位,造成短时间内床上翻身及活动困难。
还可因外伤等造成耻骨联合分离,耻骨骨折严重等疾病导致。
泌尿系统症状
排尿异常,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盆腔坠胀疼痛等。
女性排尿异常可因慢性盆腔炎,压迫和刺激到尿道导致。
神经刺激症状
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出现麻木、刺痛等症状。可因耻骨支骨折损伤或者是恶性骨肿瘤转移损伤阴部神经引起。
夜晚疼痛加重
夜晚疼痛加重主要是指因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耻骨疼痛,造成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和休息。
下肢行走困难
下肢行走困难主要发生妊娠晚期,因耻骨联合分离,产生骨盆结构的不稳定,影响到下肢的稳定性,引起下肢行走功能障碍。
乏力、失眠、精神萎靡等
乏力、失眠等精神萎靡症状主要发生于长期耻骨慢性疼痛、影响到休息及睡眠的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
原因
耻骨痛是临床上一个十分常见的症状,导致耻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妊娠分娩,但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常需要结合耻骨痛的部位、诱因、潜在病史及伴随症状,来综合分析原因。
疾病因素
以下仅列举可能导致耻骨疼痛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种疾病,如需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常见疾病
外伤引起的疾病:耻骨支骨折、耻骨体骨折、耻骨联合脱位。
肿瘤引起的疾病:耻骨原发性骨肉瘤、尤文氏瘤及软骨肉瘤等恶性肿瘤;耻骨转移性肿瘤:肺癌及肝癌的耻骨转移性肿瘤等。
其他疾病
全身性骨质疏松可引起耻骨支骨折,导致耻骨痛。
不洁性生活可以引起前列腺炎和盆腔炎,导致耻骨痛症状。
非疾病因素
耻骨痛的非疾病因素包括:妊娠生育、着凉、饮酒、进食刺激食物、久坐等。
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行为可使盆腔器官充血,出现耻骨痛。
缺乏运动、久蹲久坐等,或者坐过硬的椅子,盆腔内受力过大,引起充血和水肿,出现耻骨疼痛症状。
就医
由于可导致耻骨痛的疾病较多,且患者自行诊断较为困难,除妊娠和生产因素外,其他疾病在未能明确之前,一般均建议积极就诊。
就医指征
门诊就医指征
持续或反复出现耻骨痛。
活动、翻身时耻骨痛加重。
伴行走受限。
出现失眠、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夜晚耻骨疼痛加重。
出现神经受损症状如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等。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急诊就医指征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耻骨疼痛明显,并伴有明确外伤病史,脸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症状时建议120急救或者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耻骨痛,并伴有妊娠中晚期,孕妇翻身及行走困难,需要及时到产科就诊,如果有早产或者临产症状,需要120急诊或者医院急诊科就诊。
就诊科室
耻骨痛主要就诊科室为骨科。但因耻骨痛涉及多个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以医生建议为准。
出现耻骨痛,孕产妇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妇产科。
耻骨痛患者如果有尿痛、下腹坠胀,可以直接到泌尿外科就诊。
有的医院设有疼痛科,患者也可以到疼痛科请疼痛科大夫帮助筛查和检查确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耻骨疼痛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耻骨疼痛是什么样的疼痛?是肿胀痛?还是烧灼痛?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情况?
耻骨痛是否在晚上明显加重?
是否有排尿异常?
是否有失眠、乏力等神经衰弱情况?
病史清单
是第一次耻骨痛吗?若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是否已经是怀孕中晚期?或者近期有生育史?
是否有明确的外伤病史?
既往是否有肿瘤病史?
平时生活习惯如何?是否有久蹲、久坐习惯?
是否有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的习惯?
有无不洁性生活?
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或者妇科疾病?
是否吃过治疗耻骨疼痛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了解病史后对患者进行查体,主要包括观察局部耻骨联合或会阴处有无红肿、淤青,局部有无压痛,有无骨盆挤压或分离试验阳性。
如果患者伴有全身其他关节活动受限,还需对其他部位行针对性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X线检查:是外伤致耻骨联合分离的首选评估方法,表现为耻骨联合横向分离,常伴有患侧或损伤重的一侧向后下方移位。耻骨联合缝隙宽10 mm,左右错合差度≥5 mm,可作为诊断耻骨联合分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CT检查:对骨结构的显示优于X线,尤其在合并有隐匿性骨折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MRI检查:能够较早探查到耻骨联合处骨髓水肿信号,对诊断耻骨联合处周围软组织和微小骨骼损伤灵敏性极高。
多普勒彩超:对软组织敏感性高,能够较为精准地测量耻骨联合的宽度及结构。当耻骨联合间距离≥11.5 mm时,可作为超声诊断耻骨联合分离症的参考值,是孕产妇确诊的首选评估方法。
其他检查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等,适用于发生骨盆骨折的老年患者。
盆腔超声检查:可初筛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或女性盆腔炎。若男性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紊乱,可提示存在前列腺炎。女性阴道超声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可能为盆腔炎。
缓解与治疗
如果仅是轻微、短时间的耻骨痛,且与过量运动相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注意增加休息、避免过量运动。
如耻骨痛持续时间长,或逐渐加重,则应引起注意,需要及时向医生求助获取专业建议。
缓解措施
卧床休息,避免负重活动。
避免过早负重(坐起),6周内以休息为主,禁止过度运动。
下地行走,可以使用辅助行走器辅助,以减少骨盆负重。
受伤期间,避免性生活。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骨盆及下肢。
局部予以针灸、电刺激、中药等中医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疗效。
对因治疗
骨盆分离
保守治疗适合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介于10~25mm之间,无明显骨折及其他部位损伤,临床症状较轻患者。
佩戴骨盆矫正带,收紧分离的骨盆,保护耻骨,缓解疼痛,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
肿胀消退后可进行中医推拿正骨手法治疗,改善局部肌肉、韧带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促进软组织修复及恢复局部解剖结构。
局部予以针灸、电刺激、中药等中医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疗效。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减轻疼痛,也可外用药膏。必要时局部注射进行封闭治疗。
对于耻骨联合分离>2.5cm者,目前大都采取手术治疗,可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
耻骨支骨折
保守治疗:卧床休息,膝下垫一软垫、保持髋关节适当屈曲,放松腹部及大腿肌,以减轻疼痛。一旦疼痛消失,即可扶拐逐渐负重,平均需要8周时间。无后遗症。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或存在其他内脏或神经损伤,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外固定手术通常采用外固定架,适用于失血性休克、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既可以作为临时固定,也可以作为最终治疗,但外固定治疗可能会影响髋关节活动。
内固定手术可采用钢板固定、钉棒系统固定、空心螺钉固定等,能够提供足够力学稳定性,临床上已逐渐取代外固定成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其他
对于孕晚期产妇出现耻骨联合分离伴严重疼痛,必要时可行剖宫产手术。
对于因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耻骨痛患者,在进行相关的肿瘤原发病灶切除及放化疗等治疗同时,对耻骨处肿瘤进行切除和耻骨重建手术。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