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上腭肿痛
概述
一种常见的,发生于上腭的肿胀合并疼痛的表现
可由上腭黏膜病变、牙周病、咽喉炎、过敏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引起
上腭肿痛严重,影响咀嚼、吞咽、说话时,需及时就诊
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定义
上腭即口腔的上部的“天花板”,俗称“上牙膛”。当把舌头往上顶就会触到口腔顶部一块半圆形的硬骨板,并感觉有很多软组织的皱襞的这个地方,就是上腭。
当上腭发生外伤、黏膜疾病、囊肿等时,主要表现即为肿痛。上腭前方是上颌牙和牙周组织,后方是咽部、扁桃体等,如果有根尖周炎牙周病,或者咽炎、扁桃体发生炎性感染时,常波及到上腭产生肿痛症状。
发生机制
上腭表面由黏膜覆盖,与牙周黏膜、咽部黏膜直接相连。上腭肿痛主要通常有以下几种机制:
上腭表面的口腔黏膜发生病变,如出现溃疡、疱疹等,可以出现肿痛。
上腭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炎症,如牙周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可直接波及上腭。
上腭在日常活动中常直接受到外界机械和病源刺激,在受伤后通常都表现为肿痛。
类型
上腭肿痛临床上没有明确的分类,根据导致上腭肿痛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外伤性和疾病性两类:
外伤性上腭肿痛:上腭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如烫伤、食物擦伤等导致的上腭肿痛。
疾病性上腭肿痛:口腔黏膜感染、口腔溃疡或者由附近组织器官炎症播散等引起,黏膜下纤维瘤等也可表现为上腭肿痛。
表现
症状特征
上腭肿痛的发作时间、疼痛程度、局部黏膜的病损等,大多同原发病的时间和程度密切相关。
烫伤或外伤引起的肿痛
肿痛一般局限于损伤处。
烫伤主要表现为黏膜红肿、脱落等。
外伤表现为黏膜有擦伤、出血、穿刺伤、创伤性血疱等。疼痛程度和外伤程度相关。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引起的上腭黏膜过敏反应,常表现为黏膜灼热发胀、充血,继之出现红斑、水疱。
水疱大小不等,多为大疱。疱破后局部糜烂,疼痛明显,渗出多,在表面形成灰黄或灰白色假膜。
灼口综合征
临床特征是口腔发生持续的烧灼样疼痛,也可累及上腭。
疼痛程度与牙痛相似,但烧灼感更为突出,不出现酸痛和跳痛。
疼痛可能于傍晚时最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口腔黏膜病
上腭肿痛多伴随上腭黏膜局部斑片丘疹、疱、溃疡等黏膜病的典型症状。
周围炎症波及
上颌根尖周炎牙周病、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波及导致的上腭肿痛,除肿痛外还伴随原发病的症状。如咬合痛,牙龈肿胀、出血,咽部不适等。
伴随症状
出血
常见于外伤,且多发生于硬腭。
由于硬腭黏膜较坚韧,牢固地附着于腭骨膜上面,不能移动,故受伤后伤口较难自行合拢,易出血不止。
若伤口较深甚至有口鼻相通风险,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
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生于软腭、牙龈黏膜处的溃疡常引发上腭肿痛。
溃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凹陷,有白色或黄色的中心,周围充血伴红肿,有明显的疼痛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常常可以在两周内自愈,但易反复发作。
脓肿
常见于根尖周炎和牙周炎。根尖周炎发展到化脓期,根尖组织附近脓液堆积。
当形成的脓液未能排出引起局部肿胀,向深处其他组织扩展,常引起上腭肿痛,并可能有脓肿形成。
其他
疱疹:可见于单纯疱疹、手足口病、药物过敏性口炎、接触性口炎、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斑片:可见于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
咽部不适: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等。
全身皮疹及瘙痒:药物过敏时,除引起口腔病变外,还可以导致全身皮肤出现药疹,可能伴有严重的瘙痒,以及其他多种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原因
疾病因素
多种疾病因素可以导致上腭肿痛,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上腭肿痛的部分常见疾病,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就医。
常见疾病
上腭擦伤、烫伤、穿刺伤、创伤性血疱等外伤及并发症。
上腭黏膜病:口腔溃疡、单纯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灼口综合征、手足口病、药物过敏性口炎、接触性口炎、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上腭周围感染波及:根尖周炎牙龈炎、牙周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等。
药物过敏:如果发生药物过敏性口炎,病变可以出现在上腭部位,表现为上腭肿痛。
其他疾病
上腭正中囊肿合并细菌感染。
上腭良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
上腭癌等。
非疾病因素
上腭肿痛一般由于疾病因素所致,非疾病因素不会直接导致该症状。但以下情况为导致上腭肿痛的高危因素:
喜欢吃过烫或过硬食物,可能发生口腔黏膜烫伤或擦伤。
某些人习惯将硬物食在口内,如含牙签、筷子,木工将螺钉含在口中等,也会导致黏膜损伤。
口腔卫生差,易发生口腔内感染。
吸烟、饮酒、嚼槟榔习惯。
就医
就医指征
偶发的上腭肿痛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持续数周或伴发其他症状,尤其是影响到生活,常常需及时就医处理。
上腭肿胀、疼痛严重,或伴黏膜局部有斑片丘疹、疱、溃疡等,特别是有影响日常进食的情况。
上腭肿胀并伴随牙咬合痛、牙周肿胀、溢脓,甚至出现间隙感染伴随颌面部肿胀的情况。
伴发咳嗽、咽干、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呼吸不畅、流清水样鼻涕、轻度畏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伴咽痛,扁桃体肥大,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
就诊科室
出现上腭肿痛症状常建议首诊于口腔内科。
如伴发其他伴随症状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
上腭肿物呈逐渐长大的趋势,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排除恶性肿瘤。
如伴发咳嗽、咽干、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呼吸不畅、流清水样鼻涕、轻度畏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就诊于呼吸内科。
如伴发咽痛,扁桃体肥大,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影响呼吸等症状,建议就诊耳鼻喉科。
如果出现严重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到急诊科诊治。
导致上腭肿痛的原因众多,可能涉及多个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肿痛什么时候开始,发作前有无明显诱因?
肿痛持续多久,发作频率如何?
肿痛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近期口腔卫生情况如何,口内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是否有牙痛、咽痛、吞咽不适等症状?
上腭隆起部分有没有变化?是否逐渐长大?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外伤史?
是否有龋齿或牙周炎?
近期是否有拔牙史、牙科相关治疗史?
近期是否感冒?
是否有长期的咽炎、鼻炎等慢性疾病?
近期是否在使用药物?用了什么药?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病人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上腭肿痛的检查通常以口腔检查为主,如有必要可能需进行曲面体层片、常规检查等。
口腔检查
查看上腭是否有明显外伤、是否有肿胀、是否有触痛、压痛、黏膜表面是否有典型黏膜病损。
查看上颌牙列是否有明显龋坏、叩痛。
检查口内卫生情况,进行牙周检查判断牙周情况。
全身检查
包括咽、扁桃体是否存在炎症,全身皮肤黏膜是否存在病损等。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有感染发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曲面体层片:为X线检查,可以在一张胶片上显示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及全口牙齿等,可观察上下颌骨及牙列的外伤、龋坏、根尖炎症、埋伏牙、上颌窦炎等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习惯
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忌烟忌酒忌咀嚼槟榔,避免刺激上腭及口腔其他部位的黏膜。
口腔卫生习惯
早晚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饭后漱口,建议辅助使用牙线或者冲牙器清洁牙缝。
维护好口内卫生,降低口内黏膜组织出现感染概率。
定期洗牙
一年至少一次定期洗牙。
洗牙期间发现有口腔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防牙体、牙周疾病。
由于引起上腭肿痛原因较多较复杂,出现症状持续数周,或伴发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不宜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外伤引起的上腭肿痛,伴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清创缝合。若缺损较大可能需口内黏膜取转移瓣封闭伤口。术后需局部外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消炎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对因治疗
口腔黏膜病
治疗原则是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除去口腔局部刺激因素,进行对症治疗,减少疼痛,并在局部予以抗炎、止痛、促进病损愈合的措施。
局部外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碳酸氢钠溶液等;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使用抗菌药如甲硝唑、阿莫西林,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抗真菌药物如制菌霉素、氟康唑,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槽脓肿
开髓引流或切开引流缓解压力,然后进行根管治疗去除病因。
牙周炎引起的牙周脓肿
脓肿切开引流缓解疼痛后,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并根据情况使用抗菌药物。
咽炎或扁桃体炎
由耳鼻喉科医生根据病因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上腭肿瘤
根据肿瘤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恶性肿瘤应行手术切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