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口腔黏膜脱落
概述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口腔黏膜发生脱落
由于口腔或全身疾病、理化损伤、药物等因素引起
口腔黏膜脱落一般伴有广泛的糜烂、出血和疼痛,可形成溃疡、形成假膜等
针对引起口腔黏膜脱落的疾病进行治疗,或停用相关药物、保持口腔卫生进行治疗
定义
口腔黏膜脱落不是独立的医学概念,一般是指多种原因导致原来正常的口腔黏膜从原生长部位脱离的情况。
口腔黏膜脱落是多个临床科室,包括口腔科、皮肤性病科、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症状之一。在黏膜脱落的同时,共同的症状是口腔黏膜广泛性糜烂,可伴有疼痛出血。
正常状态下,在除牙冠以外的所有口腔内部位均由口腔黏膜作为最表层结构,与皮肤一样起到保持作用。
口腔黏膜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会发生周期性脱落,但这个过程并不明显,一般不会被察觉。而且这种情况引发的脱落,拭去脱落物后遗留的口腔黏膜外观正常。
病理性的口腔黏膜脱落涉及病种繁多,表现多样,可由口腔局部病变引起,也可能是全身疾病在口腔黏膜的表现,常见疾病有急性过敏性口炎、放(化)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多形红斑等。
某些药物、牙膏、局部理化刺激等也可引起口腔黏膜脱落。
发生机制
口腔黏膜上皮完整性由于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而被破坏,其表面坏死的黏膜发生脱落,黏膜下的组织暴露,并可伴有继发的损害。
口腔局部或全身疾病、使用药物等原因,可使口腔黏膜发生各种病理性变化,如出现血疱或水疱,疱壁破裂后脱落,病变部位出现溃疡、糜烂,其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下方结缔组织的多血管状态更明显等。
机械或化学损伤也会导致口腔黏膜坏死而发生脱落。
表现
口腔黏膜脱落的共同症状是口腔黏膜广泛性糜烂。患者口腔黏膜出现破损渗出形成假膜,渗出过多会影响口腔的活动,例如说话、进食、吞咽等。
症状特征
黏膜缺损
口腔黏膜脱落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先出现病变,如糜烂、起疱等,然后从原来的部位剥脱。这种脱落是可感知的。但很多情况下,只能发现原本完整的口腔黏膜出现缺损。
黏膜溃疡
口腔黏膜坏死脱落后,会在原来的部位形成凹陷,可能覆有黄色假膜,边缘红肿,疼痛明显。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自愈的。
黏膜糜烂
疱破裂后形成的溃疡糜烂是黏膜上皮的部分损伤,其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鲜红透亮,可出现有液体渗出,多有疼痛不适。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脱落可能伴发身体其他部位的黏膜糜烂、皮肤发疱溃烂,甚至可能出现高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原因
引起口腔黏膜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病种是单纯由局部原因引起,但许多时候和全身状况有密切关系。有些口腔黏膜病损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
疾病因素
常见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数患者有吃辣食或烫食时局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长期糜烂型病损,有癌变风险,WHO将其列入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前状态。
过敏性口炎:可由药物等过敏原在过敏体质者口腔黏膜等部位引起剥脱性唇炎腺性唇炎浆细胞性唇炎,是发生在口唇部位的变态反应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由于棘层松解,形成上皮内疱。典型表现为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在口腔黏膜表现为壁薄而透明的水疱,易破,水疱破裂后出现经久不愈的糜烂面。
剥脱性牙龈炎: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各种不同疾病在牙龈的非特异性表现。表现为牙龈呈弥散性红斑,亮红色,上皮易剥脱,严重者全口牙龈疼痛,脱皮、表面覆以坏死的假膜,易出血。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的风湿免疫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同时或先后出现眼、生殖器黏膜等的损害。
二期梅毒:口腔病损可表现为口腔黏膜红斑、糜烂,浅在性剥脱面上覆盖暗灰白色渗出液或灰白色半透明假膜,境界清楚,不易拭去。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为头颈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发生的口腔溃疡为主的口腔黏膜损害,伴有疼痛,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受到一定影响。
其他疾病
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副肿瘤性天疱疮、黏膜类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全身疾病,也可出现口腔黏膜的剥脱糜烂。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温度异常:各种高温饮食或牙科治疗中的光固化灯,可对口腔黏膜造成热灼伤,致黏膜剥脱糜烂。有些人喜欢吃过烫的食物,也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烫伤。
物理创伤:残根残冠或牙齿的锐利边缘,不良的咬颊咬舌习惯,刷牙方向错误、用力不当,有嚼槟榔习惯,不良修复体等,均可擦伤口腔黏膜,致使黏膜剥脱糜烂。
化学损伤
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可引起口腔黏膜及咽部、消化道损伤,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长期使用漱口水使口腔黏膜受刺激后脱落,一般为白色膜状物脱落,脱落部位无红肿、渗出、疼痛,可不必处理。
某些功效型牙膏也可致口腔黏膜脱落。
药物
含酚药物等口腔治疗用药意外接触灼伤口腔黏膜,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奎宁、氯丙嗪、抗高血压药(如利尿剂)等可导致机体出现变态反应,口腔黏膜苔藓样反应,表现为口腔黏膜剥脱糜烂、充血红斑,边缘伴有短放射状细纹。
某些抗代谢药物及重金属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如果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较长或个体耐受性较差,即可出现毒性反应症状。累及口腔黏膜可表现为浅表不规则的糜烂充血。
就医
就医指征
生理性的口腔黏膜脱落不易察觉,也无需治疗。
如果出现黏膜剥脱糜烂长期不愈合、伴有疼痛、影响说话和进食,或出现身体其他部位黏膜糜烂,以及既往有系统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就诊科室
出现口腔黏膜剥脱、红肿、糜烂等,1周内不愈合,并伴有疼痛、影响说话进食,一般就诊于口腔内科。在口腔专科医院一般会设置口腔黏膜病科,或牙周黏膜病科,可前往该中心就诊。
如果有口腔以外部位的症状,可能需要到相应科室就诊:
如果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或黏膜起疱、红斑及糜烂,可能需要就诊于皮肤科。
如果伴有生殖器黏膜溃疡、眼炎,可能需要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口腔黏膜脱落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涉及多个临床学科,最终的就诊科室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口腔内溃疡或糜烂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和黏膜糜烂?
口腔内的病变是否发生过变化,如先起疱后发生溃疡?
是否伴有疼痛?病变是否影响进食或说话?
是否发热?
病史清单
是否有口腔的创伤史?
家族中有人患天疱疮红斑狼疮吗?
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疾病?
是否长期服用抗代谢药物、抗高血压药物?
是否曾接受放疗或化疗?
是否有咬唇、咬颊习惯?
是否吸烟、饮酒、嚼槟榔?
是否长期使用漱口水?是什么漱口水?
近期使用什么类型的牙膏?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为普通的口腔黏膜脱落,通常无需检查即可确诊,深大溃疡糜烂面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活检。
身体检查
口腔检查
检查全口黏膜有无颜色、形态、质地的变化,有无残冠残根或不良修复体等机械刺激因素,辨别病损的类型等。还会检查病损基底及周围黏膜的情况,相应部位淋巴结情况。
经检查可初步分辨是一般炎症或特殊感染,是良性或恶性病损。
皮肤及其他部位检查
某些口腔黏膜病伴有皮肤病损,因此仍需注意皮肤、外阴、眼、鼻或其他孔腔黏膜有无病损,以及病损类型、分布及症状等,有助于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清抗体检查
感染性疾病或口腔黏膜病有继发感染时,血常规可用于判断感染情况及程度。
当怀疑过敏性疾病时,应关注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伴有舌乳头萎缩等,应关注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以分辨是否存在贫血。
当怀疑天疱疮和黏膜类天疱疮时,应抽血进行大疱性疾病特异性抗体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
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减轻患者痛苦的诊断方法,可作为多种口腔黏膜病的初步诊断或辅助诊断。
用无创的细胞刷刷取上皮全层的脱落细胞,使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
免疫功能检查
检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可协助诊断某些与免疫相关的口腔黏膜病。
影像学检查
对疑似副肿瘤性天疱疮的患者,应当进行X线检查、B超和CT检查,以检测潜在的肿瘤。
组织病理学检查
当临床不能明确诊断时,可以在病损处取部分活体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根据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可得出较明确的诊断。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掉咬唇、咬舌等不良习惯,避免咬伤黏膜。
避免吸烟、饮酒、嚼槟榔。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饮食方面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强的食品。
避免吃过烫食物、过硬的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停用相关药物
如果正在服用治疗药物,可咨询医生后停用或更换可能引起口腔黏膜脱落的药物。
长期使用漱口水者,可暂停可能引起黏膜脱落的漱口水。
疑与牙膏类型相关者,可更换牙膏,避免继续使用可能引起黏膜脱落的牙膏。
心理保健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较大波动,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有焦虑紧张情绪时及时倾诉。
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减轻不良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专业治疗
针对引起口腔黏膜脱落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以下列举常见疾病的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全身治疗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或维A酸类药物,可酌情选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
盘状红斑狼疮
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转型、毁容以及癌变的发生。
尽量避免或减少日光照射,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药物治疗可考虑免疫抑制剂,及中医中药治疗。
天疱疮
全身治疗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选择适用于口腔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局部使用,以减轻口腔创面的炎症。
剥脱性牙龈炎
强调口腔卫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洗牙)以控制牙菌斑
特发性剥脱性牙龈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全身性疾病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口腔黏膜病损导致严重疼痛时,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对症止痛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