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纵隔病变
概述
概述
纵隔病变主要是指纵隔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形态改变多表现为纵隔增宽,位置改变是指纵隔向左右移位。
就诊科室
心胸外科、血液科、普通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
部位
胸部
常见疾病
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类肿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支气管囊肿、肺癌等。
检查
X线片、CT、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原因
常见原因
上纵隔:如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纵隔支气管囊肿等。前纵隔:畸胎瘤皮样囊肿等。中纵隔:淋巴瘤等。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判断纵隔增宽是位于上纵隔、中纵隔或下纵隔。若上纵隔增宽,可能是甲状腺、胸腺或无名动脉。若中纵隔或下纵隔增宽,可能是淋巴结肿大、主动脉增粗、食管扩张或裂孔疝。
2.CT:对纵隔增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利于暴露纵隔内的隐蔽病灶,还可将病灶与纵隔内血管、气管等重要结构的相互关系分辨清楚。CT可以确定增宽的纵隔是正常还是异常,确定肿块的位置、性质,对病因诊断提供帮助。
病理检查
在诊断纵隔疾病时,可采用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或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判断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时,如CT扫描为阳性,仍需进行淋巴结活检加以证实。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X线胸片见到纵隔异常增宽,结合胸CT多可确诊。
鉴别诊断
纵隔肿块伴钙化,且肿块随吞咽动作而上移,多见于胸内甲状腺肿
重症肌无力者,多考虑为胸腺瘤。肿块与食管相近,可出现液平,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多见于支气管囊肿。引起纵隔增宽的病因有很多,需及时诊断,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及良恶性,减轻疾病对机体的影响。
1.胸内甲状腺
大多数是颈部甲状腺肿块向下延伸入前纵隔,可有压迫症状。X线检查可见前、上纵隔增宽,软组织肿块向纵隔双侧或单侧突出,可见颈纵隔肿块连续征,其可作为胸骨后甲状腺的重要诊断依据。
2.胸腺瘤
为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中年患者较多,25%~50%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胸片见纵隔阴影增宽变形,且增宽多为单侧性,侧位显示肿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有时可发现钙化。
3.淋巴瘤
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淋巴结肿大。中晚期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X线片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至纵隔增宽,多轮廓清楚,呈波浪状,密度均匀。
就医
治疗原则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若为纵隔原发性肿瘤,宜手术切除。肿块若为恶性,术后需结合放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原因
检查
诊断
就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