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凝血因子Ⅱ(FⅡ:C)、Ⅴ(FⅤ:C)、Ⅶ(FⅦ:C)和Ⅹ(FⅩ:C)的活性测定
概述
凝血因子Ⅷ(FⅧ: C)、Ⅸ (FⅨ: C)、Ⅺ(FⅪ: C)、Ⅻ(FⅫ: C)的活性测定,是指在受检血浆中分别加入缺乏FⅡ、FⅤ、FⅦ和FⅩ的基质血浆、兔脑浸出液和钙离子(Ca²⁺)溶液,分别记录加入兔脑浸出液和Ca²⁺混合物到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然后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Ⅱ:C、FⅤ:C、FⅦ:C和FⅩ: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主要用来评估某个凝血因子是否正常,可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
适宜人群
血栓与止血系统异常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是。
检查前一天,白天宜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可适当饮水,次日早晨空腹检查。
检查后
采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分钟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让针眼沾水。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参考区间
因子Ⅱ:C(97.7±16.7)%
因子Ⅴ:C(102.4±30.9)%
因子Ⅶ:C(103±17.3)%
因子Ⅹ:C(103±19.0)%
(数据来源: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临床意义
升高
可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见于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降低
分别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和Ⅹ缺乏症;获得性因子缺乏见于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缺乏症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