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枕部疼痛
概述
枕部的神经、血管、脑膜、肌肉等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疼痛症状
常由枕神经痛、颈椎病、颅内病变、颈部肌肉劳损或外伤等引起
突发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急性疼痛,和长期慢性疼痛的应积极就医
可应用药物对症止痛,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避免诱发因素
定义
枕部即“后脑勺”。枕部疼痛即为枕部的神经、血管、脑膜、肌肉等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不适症状。
常表现为头后枕部疼痛,一般为针刺样、电击样痛,可伴有麻木感、紧缩感皮肤敏感度下降、有过电感等。
大部分人偶发头痛,短暂影响生活,未必会被诊断为疾病。
除了较常见的枕神经和颈椎病导致的频繁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外,对于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头痛常常是肿瘤、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的一种表现,以上情况都需要及时就医。
发生机制
枕部疼痛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神经性头痛:由于枕部软组织劳损、变性组织挤压或牵拉,支配枕部的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受卡压引起的头痛。
颈源性头痛:颈椎病导致的枕部头痛,可出现颈部僵硬症状,通常但不总是伴有颈痛。
血管性头痛:多见于颅内感染、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与颅内外动脉的扩张和痉挛有关。
牵引性头痛:多见于颅内肿瘤颅内血肿脑积水高颅压等,与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被牵拉或移位有关。
脑膜刺激性头痛: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疾病,与脑膜受到炎症、病变刺激有关。
紧张型头痛:长时间睡眠不足或头部保持固定位置,颈、枕部等颅外肌肉发生持续收缩导致的软组织疼痛。
精神心理性头痛: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见于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类疾病,出现部位不固定的疼痛,其中包括枕部疼痛。
除上述因素外,枕部疼痛发生还有致痛性神经介质参与,如P物质、神经激肽A、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等。
类型
通常可以将枕部疼痛分原发性枕部疼痛和继发性枕部疼痛。
原发性枕部疼痛
指发病原因为非器质性疾病(如精神心理性原因、休息不足等)导致的枕部疼痛。
常见的包括长时间睡眠不足、头部保持固定位置等导致的紧张型头痛,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等原因导致的精神心理性头痛。
继发性枕部疼痛
指可以找到确切病因的枕部疼痛。
高血压:在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均可能出现枕部胀痛和发紧的感觉。
局部炎症:如后颈部淋巴结炎,由于炎症侵袭可以造成后枕部胀痛和发紧的感觉。
枕神经痛:头后枕部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常为神经卡压和神经源性炎症导致。
脑内病变:特别是接近颅底的病变,最常见的是枕叶病变和小脑病变,小脑占位、小脑梗塞出血,包括枕叶出血、枕叶占位,都会感受到枕部发胀的感觉。
颈椎病:因存在有颈椎曲度不良或颈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疾病,造成支配头枕部的颈神经根或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椎动脉压迫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引起枕部疼痛的症状。
表现
症状特征
疼痛部位:从枕部(后脑勺)向头顶放射,多为单侧疼痛,严重时可进展至双侧。
疼痛性质:常为阵发性针刺样、电击样痛,也可为钝痛、胀痛。
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可呈阵发性加剧或间歇性发作,发作间期枕部可能存在持续性钝痛。
诱发情况:疼痛可突然发作,也可因头颈部的动作(梳头、转头)、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喷嚏、咳嗽等诱发。
伴随症状
颈部肌肉痉挛
颈枕部疼痛区及周围肌肉紧张、僵硬、按压时出现疼痛。
有时可出现局部肌肉抽搐。
眼部不适
疼痛侧的眼部有不适感、易疲劳,看东西模糊,严重发作时可伴有流泪。
眼科检查常无明显异常。
头皮感觉异常
感觉过敏:疼痛处头皮特别敏感,轻轻触碰即可引起明显疼痛或头痛发作,甚至不敢梳头、洗头。
麻木: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可出现枕部皮肤麻木感、蚁走感
感觉减退:枕部疼痛区域的皮肤对冷热、触摸、针刺不敏感。
感觉过敏:疼痛处头皮特别敏感,轻轻触碰即可引起明显疼痛或头痛发作,甚至不敢梳头、洗头。
睡眠障碍
长期的枕部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
焦虑抑郁
长期的慢性疼痛、睡眠不佳、头颈部不敢自由活动,影响生活质量,可能导致焦虑抑郁。
原因
引起枕部疼痛的原因较多,轻至情绪、睡眠等非疾病因素,重至脑出血、脑肿瘤等危急重症,都可引起枕部疼痛。
可能是一种原发性疾病,也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
疾病因素
以下仅枚举可能引起枕部疼痛的部分疾病,不代表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常见疾病
枕神经由于头颈部肌肉劳损或外伤、颈椎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神经损伤,出现枕神经或颈神经根卡压以及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刀劈样爆炸样剧痛,可出现于患者的前额部、后枕部或整个头部。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可发生在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之后。
枕叶出血:可导致患者感受到枕部发胀的感觉。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可引发枕部疼痛、发热,还可伴随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癫痫发作等症状。
脑肿瘤:主要是小脑占位、枕叶部位的肿瘤。初期肿瘤小,多为间歇性钝痛。随着肿瘤增大,对脑组织的压迫加大,颅内压力增高,疼痛也日渐加重并呈持续性。
精神疾患: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常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烦躁等不适,头痛程度加重常和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疼痛出现的部位不确定,部分可出现于枕部。
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病,疼痛部位可出现在后脑勺。以胀痛、跳痛、昏痛多见,低头或屏气用力后加剧,控制血压后缓解。
非疾病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等可导致偶发的枕部疼痛,而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等原因可导致长期频发的枕部疼痛。
生活习惯:过劳,不规律的睡眠或睡眠不足,缺乏运动,食物中毒,头颈姿势不良等引起的头部与颈部肌肉持久收缩等。
就医
偶发且短时间内可缓解的枕部疼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其他情况则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器质性病变原因导致的枕部疼痛可能,建议尽快就医。
新发、严重的枕部疼痛
新发或突发枕部疼痛、此次经历的枕部疼痛的特征较之前的发生改变或恶化。
疼痛难忍,可从睡眠中痛醒、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突然出现从未经历过的剧烈疼痛时,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有特殊表现
出现意识、精神、认知功能异常。
发热、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皮疹
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走路不稳、视力下降。
发生在头部受外伤后。
特殊人群的头痛
如中老年人、孕妇、产妇,或有长期饮酒史、吸烟史的高危人群。
肿瘤史、自身免疫疾病或存在免疫缺陷,如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
长期服用抗凝药,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病史。
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可选择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或疼痛科。
若患者有枕部突发的撕裂样疼痛、难以的控制的恶心呕吐症状甚至有意识丧失时,应就诊于急诊科或拨打120电话。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患者把握头痛的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准确描述,能让医生更高效地锁定病因。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疼痛达到高峰的时间?每次持续时间、发生频率?
部位:疼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是单侧还是双侧?
性质:是钝痛还是锐痛?是否有放电、刀劈、搏动、针刺、紧缩等感觉?
诱因:头痛前有没有头部外伤、感冒发烧、劳累、失眠等情况?哪些因素可以使头痛加重或缓解?
症状加重因素:哪些情况会引发或加重症状?
伴随症状:有没有恶心、呕吐、脚踩棉花感、视力下降或视物重影、肢体麻木或无力、走路不稳、眩晕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是第一次出现枕部疼痛?若不是第一次,上一次该症状出现是什么时候?
是否有颈椎病、肿瘤、带状疱疹等疾病?
近期是否进行过颈部手术?
既往是否发生过头颈部外伤?
相关检查
医生会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方面来对疾病进行诊断。
身体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有无血压异常、发热、结膜充血、压痛、皮疹、浮肿、颈部活动度等。
神经系统检查:有无局部体征、脑膜刺激征、神经刺激症状等神经专科查体异常。
常规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颈椎MRI检查,排查神经病理性改变和肿瘤,以及头颈部的CT和X线检查。医生还可能针对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影像学检查。
如怀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血管性疾病,需尽快完善头颅CT,并酌情完善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造影检查等。
如怀疑颅内肿瘤,需完善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
如怀疑颈椎病,需完善颈椎MRI。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判断有无感染及全身系统性疾病。
当怀疑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时,需完善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查。
缓解与治疗
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既往有过类似发作的枕部疼痛,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诱因即可。
如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发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获取专业建议。
缓解措施
环境:对声、光敏感的患者,可在光线暗、安静的房间休息,能改善症状。
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咖啡、茶、酒。如果发现某些食物能诱发头痛,尽量避免食用。
睡眠:睡得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引起头痛,建议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较大波动、压抑或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练瑜伽等放松方式,舒缓情绪。
局部理疗:轻按枕部头皮,用热毛巾热敷头部。
专业治疗
对于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枕部疼痛,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于非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疼痛,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对症止痛。
对症治疗
口服药物
有多种药物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临时用药或短期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洛索洛芬、塞来昔布。
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
肌肉松弛药:如乙哌立松,为中枢性肌松药,有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的作用。
神经营养药:常用B族维生素、甲钴胺,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也可用于治疗枕部疼痛。
用药期间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尤其注意应用卡马西平时一旦发现皮疹,即刻停药。
神经阻滞治疗
针对于枕神经痛的患者,可使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直接作用于枕大神经周围,起到镇痛、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压迫的作用,也具有诊断价值。
对因治疗
微创治疗:对于神经性枕部疼痛,可以采用脉冲射频、射频消融和低温等离子消融等微创手术,通过神经调控等方法对枕神经或颈神经以及椎间盘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针对于微创手术难以缓解的枕神经痛,还可以采取枕神经减压术、单纯枕大神经切断术、头下斜肌切断术等手术治疗缓解疼痛。
其他针对引发枕部疼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颅压异常所致者,对颅高压患者予以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颅内感染患者,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积极抗感染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积极控制血压。
对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等,针对相应原发病进行干预。
对于颈椎病患者,一般采取牵引、针灸、理疗联合止疼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