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尿胆红素
概述
正常人尿中胆红素含量极低,肝胆疾病时可升高
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黄疸的鉴别诊断以及疗效监测
指标阳性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胆石症等有关
结果异常需及时就诊消化内科等科室,必要时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
定义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经肝脏处理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多随胆汁经胆囊、胆道排入肠道内,尿中含量极微,一般不能被检出,但当肝细胞损伤或胆道受阻时,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超过了肾的重吸收能力,可随尿液排出,检测结果为阳性。
尿胆红素检查是指用干化学法检测尿液标本中有无结合胆红素,它是尿常规的基本指标之一,能较敏感地反映有无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
临床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筛查,协助鉴别黄疸的病因,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参考范围
阴性(-)。
温馨提示
当尿常规报告中,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同时阳性,应高度重视,常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肝细胞损害,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肝病科就诊,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尿液标本中检测出结合胆红素称为结果阳性,检测报告单中常用“+”标识。
一般来说,结果阳性后面的加号越多(如++、+++),代表尿液标本中结合胆红素含量越高(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过量的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可抑制偶氮反应而呈假阴性。如果尿胆红素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时,需关注假阴性可能。
单纯依靠单次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并不能确诊任何疾病,往往需多次复查以及联合血清甚至影像学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原因
常见疾病:肝细胞损害,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胆汁排泄受阻,如胆石症胆管炎胆管肿瘤、胆道狭窄等。
其他情况:碱中毒,服用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盐、盐酸苯偶氮吡啶等药物,可出现尿胆红素阳性结果。
危害
尿胆红素阳性表明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可引起黄疸,出现皮肤瘙痒。
导致尿胆红素阳性的原发疾病如肝脏疾病,会引起疲乏、厌食、肝区不适等症状;胆道梗阻疾病会出现右上腹痛、饱胀不适等症状。
诊疗建议
若体检发现尿常规中的尿胆红素阳性,而其他指标正常,建议就诊消化内科,复查尿常规和肝功能,排除疾病的可能。
若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同时阳性,医生怀疑肝功能损伤时,可能进一步行肝功能、乙肝六项、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若患者尿胆红素阳性,伴有右上腹绞痛、饱胀不适等症状,医生怀疑胆石症时,可能进一步行腹部彩超、腹部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符合手术指征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肤色、眼白发黄的患者,医生行尿常规及血清检查,以协助鉴别黄疸的病因,若尿胆红素阳性,提示为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若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阳性,提示为溶血性黄疸可能。
规范治疗有效时,尿胆红素水平会逐渐下降,甚至转阴;如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尿胆红素水平不降反升,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不具有使尿胆红素水平转阴的作用。对于肝胆疾病患者,避免油腻、高糖食物,多吃蔬菜,严禁摄入霉变食物。禁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