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血压高
概述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升高可无特殊症状,部分可有头晕、心悸、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不同疾病引起的血压高,预后有较大差异
定义
患者测量血压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发生机制
神经机制
各种原因使神经中枢功能变化,各种神经递质异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阻力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肾脏机制
肾性水钠潴留,增加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升高。现代高盐饮食的生活方式加上遗传性或获得性肾脏排钠能力的下降是许多高血压病人的基本病理生理异常。
激素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Ⅱ是RAAS的主要效应物质,可以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刺激醛固酮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些作用均可使血压升高。
血管机制
血管重构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壁内表面的内皮细胞能生成、激活和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心血管功能。
高龄及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吸烟等影响动脉的弹性功能和结构。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可以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数认为是胰岛素抵抗造成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肾脏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动脉弹性减退,从而使血压升高。
类型
根据引起血压高的原因,可分为非疾病因素所致的生理性血压升高和疾病因素所致的病理性血压升高。
生理性血压高
可见于运动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功能性饮料。
病理性血压高
可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和肾实质性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颅脑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继发性疾病。
表现
症状特征
生理性血压高
部分生理性原因所致的血压高可无症状。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病理性血压高
病理性血压高时,可同时存在原发疾病的相应症状及其他基础疾病的相应症状。如少尿、水肿、心悸、消瘦、头晕、乏力等。
伴随症状
如患有肾脏疾病,还可出现少尿、腰痛、血尿、颜面部水肿等症状。
如患有内分泌疾病,还可出现易激动、心悸、消瘦、易疲劳等症状。
如患有颅脑疾病,还可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可出现夜间睡眠时呼吸突然暂停,晨起后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
原因
疾病因素
肾实质性高血压
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和肾移植后等多种肾脏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终末期肾病80%~90%合并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病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症是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嗜铬组织,肿瘤间歇或持续释放过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
皮质醇增多症
80%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可血压升高,同时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血糖增高等表现。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多为先天性,少数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临床上主要为上臂血压增高,而下肢血压不高或降低。
其他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肿瘤、腺垂体功能亢进、风湿性疾病肾损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非疾病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
超重和肥胖
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超重组和肥胖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8倍。
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41-60g,女性21-40g)和有害饮酒(男性60g以上,女性40g以上)。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下降3.31mmHg,舒张压下降2.04mmHg。
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
大气污染
研究显示,暴露于PM2.5、PM10、SO2和O3等污染物中均伴随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
吸烟
吸烟可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使血压增高,同时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引起血压增高。
药物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一般程度较轻,其他如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也可使血压增高。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就医。
头晕、头痛较重不能自行缓解。
伴有少尿、腰痛、血尿、颜面部水肿等症状。
伴有易激动、小腿前侧水肿、心悸、消瘦、易疲劳等症状。
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伴有可出现夜间睡眠时呼吸突然暂停,晨起后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心悸、偏瘫、水肿、视物模糊、尿量增多或减少、尿蛋白、面部水肿等,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剧烈头痛、剧烈呕吐、言语不清、偏瘫、意识障碍、烦躁、剧烈胸痛、胸部压榨性或撕裂样疼痛和/或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有什么不舒服?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有没有疲劳、心悸等症状?
尿量有没有明显变化?
这些症状在什么时候更明显?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相关症状的?
病史清单
以往是否测过血压?血压是否高于正常?
之前得过什么病?
是否患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亲属有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吗?
最近吃过哪些药?
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以前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样?
进行过治疗吗?怎么治疗的?治疗效果怎样?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神志)。
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有无浮肿;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心尖搏动有无异常;静脉血管有无怒张;体型是否消瘦;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诊脉率是否过快或过慢;有无甲状腺体积和结构变化。
叩诊:心前区叩诊判断是否有心包积液;叩诊双侧肋脊角有无肾区叩痛。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聆听患者心音有无异常、有无心脏杂音;支气管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腹主动脉杂音;有无肾动脉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情况。
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血生化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液中钠离子、钾离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等。
可以明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做准备,或排除其他疾病。
尿常规
检测尿中蛋白、葡萄糖、沉渣等。
可明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或排除其他疾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可检测肾功能,明确病因和病变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用洁净的容器留取24小时的尿液,并量取尿液的体积;提取时应使用医院提供的尿管等洁净的容器。
激素水平
检测标本包括尿液、血液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
可明确病因,或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有无左心室的肥厚和扩大。
可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等。
头部CT和/或头部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是否存在脑血管、脑的病变,可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
肾上腺、肾动脉超声
可检查肾和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情况,肾动脉的情况。
可明确或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测量24小时的血压。可以明确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与时间、日常行为的关系。
可以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心电图
可以检查心脏电信号。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肥厚。
眼底检查
通过检查眼底血管、视网膜的情况。
可以明确高血压对于眼底的损伤情况。
睡眠监测
测量睡眠时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等。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明确病因提供信息。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生理性血压升高不需治疗,通常休息后、平复情绪、停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后血压可逐渐降至正常。
病理性血压升高根据血压升高的速度、程度、是否有靶器官损害确定缓解措施。
如血压骤升,出现头、眼、肾等靶器官功能受损,需及时就诊,静脉应用降压药降压,必要时给予生命支持治疗。
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应及时于心内科就诊,遵医嘱监测血压,调整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需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
专业治疗
如患者为病理性血压升高,需及时就诊,规范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改善生活方式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并适当运动。
药物治疗
使用降压药物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常见的口服降压药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利尿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应根据心血管危险和靶器官损伤程度选择个体化用药。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适合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年轻人和患过心肌梗死或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绞痛者适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
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蛋白尿及伴心力衰竭者适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血压水平较高,危险程度较高,伴有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患者需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对于合并有慢性心衰的患者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沙库巴曲缬沙坦。
继发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必须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小于3g,如果不存在使用禁忌证,联合治疗方案中一般应包括ACEI或ARB,有利于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肾血管性高血压
应早期解除狭窄,可根据病情和条件选择经皮肾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血运重建术,肾移植术和肾切除术。不适宜上述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如果本症是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所致,应尽早手术切除。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增生,也可作肾上腺大部切除术,但效果相对较差,一般仍需选择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嗜铬细胞瘤
大多为良性,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手术切除效果好。手术前或恶性病变已有多处转移无法手术者,选择α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
库欣综合征
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射和药物方法根治病变本身,降压治疗可采用利尿剂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主动脉缩窄
治疗主要采用介入扩张支架植入或外科手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