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血小板减少
概述
健康人群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最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起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可引起严重出血,若有出血倾向或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及时就医
出血需对症止血治疗,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
定义
健康人群外周血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由于血小板功能主要是生理性止血,因此血小板减少常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出血、齿龈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呕血、便血、尿血,甚至脑出血等。
发生机制
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消耗增多及分布异常。
生成减少:血小板主要来源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各种因素可导致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不能成熟,进而血小板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病原体入侵可直接破坏血小板;免疫因素介导的血小板抗体增多,和血小板脱落的抗原结合后附着在血小板上加速其破坏。
消耗增多:各种因素导致的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需消耗大量的血小板。
分布异常:脾脏功能亢进,脾脏体积增大,更多的血小板滞留于脾脏,外周循环中的血小板数量则减少。
分类
根据发病的原因,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减少两类。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指明确由免疫因素或骨髓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免疫因素包括机体产生破坏血小板的异常成分,或者体内原有的正常成分数量异常。
这里的免疫因素不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获得性血小板减少
指有明确的病因或在机体本身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血小板减少。
包括感染、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等。
分级
按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分为四级:
1级:7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机体一般无出血症状,磕碰或受伤后可能会出血较多。
2级:5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患者可出现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和瘀斑,部分患者可能无自发性出血,进行一些开胸、开腹的大手术时需提升血小板数量。
3级:25×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可能出现广泛的皮肤出血点、瘀斑,可出现口腔黏膜及牙龈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4级:血小板计数<25×109/L,患者随时可能出现脑出血、大量呕血、便血或视网膜出血等致死性出血,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
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多久见效
美罗华为商品名,其通用名为利妥昔单抗,其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起效时间不同患者会有差异,反应大多延迟,一般在首次注射后4~8周起效。
利妥昔单抗属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二线治疗药物,是复发或者慢性ITP的很好的二线治疗方法。患者需要每周输注一次,连续四周。它的目标是使制造抗血小板抗体的浆细胞停止克隆。
利妥昔单抗华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输注反应、乙肝再激活、进展性多灶性遗传性脑白质病和肺毒性等。
建议患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巨幼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多长时间会增加
巨幼细胞贫血经过治疗后一般1~2周血小板恢复正常。若合并其它疾病,血小板恢复时间延长,甚至出现恢复后反复降低的情况。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₁₂造成的,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是合成细胞核的关键物质,一旦缺乏不仅会影响红系细胞合成,同时也会引起粒系及产板巨核细胞的合成,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
所以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之后,约7~10天新的血小板生成,1~2周血小板恢复正常。
对于长期素食、偏食、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肠道疾病、做过胃大部切除术、平素口服药物(比如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对氨基水杨酸、甲氨蝶呤等)、孕妇或者青少年人群出现乏力、头昏、久治不愈的感染、出血、食欲不振、肢端麻木、抑郁、失眠等症状,需要尽早就医。
并且查验血常规,明确有无贫血,检查外周血涂片,明确贫血类型,在医师指导下给予正规系统的治疗。
表现
血小板减少可以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以各种出血为主,出血可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血小板减少还可能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如发热、乏力、关节痛等。
症状特征
血小板减少引发的出血症状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密切相关,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部位可能越深,出血越难止住。
皮肤黏膜出血:为血小板减少者的典型表现,通常表现为自发出现的皮肤出血点瘀斑或紫癜,部分患者可有口腔黏膜血泡。
鼻出血:为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表现,多为双侧鼻腔出血。
齿龈出血:部分患者表现为刷牙时出血,重者可出血自发性齿龈出血,部分患者晨起可在嘴角或枕巾上发现血迹。
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者表现为黑便,出血量多者表现便血、呕血等,一般不是血小板减少者的首发表现,且需排除出血部位的相关疾病。
泌尿系出血:通常表现为血尿,出血量少者尿液外观无异常,仅显微镜下可发现红细胞,出血量多者尿液外观呈洗肉水色或鲜红色,部分患者血液凝固后堵塞尿道出现尿液在膀胱里排不出来。
生殖道出血:部分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月经期延长、淋漓不净。
颅内出血:一般血小板计数<10×109/L可出现,表现为头晕、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为血小板减少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眼部出血:主要出现结膜下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等。
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减少者常出现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部分患者拔牙后出血不止,压迫止血或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效果不佳。
伴随症状
发热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发热。
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
关节痛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关节痛、关节变形,呈对称性出现,以掌指关节多见。
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口干、眼干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口干、眼干、慢性干咳,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皮肤黄染、神经症状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失语、惊厥、视力障碍等。
脾大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脾脏肿大。
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白细胞异常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异常。
见于感染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贫血
血小板减少者本身合并贫血,或者出血过多引发了贫血。
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
常见于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血栓形成
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检查可有凝血功能异常。
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原因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疾病导致,如果有出血倾向或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病因。
疾病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
由于血小板是血细胞之一,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引起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疾病为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感染性疾病
各种病原体入侵后,可使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能力减弱,也可直接破坏血小板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通常伴有发热。
常见的病毒感染:水痘、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
常见的病原虫感染:疟疾钩虫病恙虫病血吸虫病等。
常见的细菌感染:菌血症猩红热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结核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
遗传性疾病
因遗传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均伴有染色体的异常,较为罕见。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Trousseau综合征、地中海血小板减少症伴巨大血小板、Alport综合征等。
其他疾病
如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肝硬化失代偿期、恶性肿瘤等。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甲醛苯酚等或长期在有电离辐射的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导致血小板减少。
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可通过抑制骨髓造血或介导免疫性血小板破坏造成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
抗肿瘤药:环磷酰胺阿糖胞苷、长春新碱、阿霉素等。
抗感染药:氯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克拉霉素、链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
抗结核药:利福平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保泰松、水杨酸钠、布洛芬等。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丙硫氧嘧啶等。
镇静药:安定、安宁、氯氮、氯丙嗪等。
抗凝药:肝素
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德福韦酯、α-干扰素等。
心血管药:洋地黄毒苷、维拉帕米、辛伐他汀卡托普利等。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昔单抗依替巴肽等。
其他因素
妊娠
部分女性在妊娠前血小板计数正常,妊娠后特别是孕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抗体均无异常,通常无出血倾向,产后迅速恢复正常,胎儿通常不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这是一种良性的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部分妊娠期女性合并高血压,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进一步激活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目的。此时,血小板消耗增多,因而出现血小板减少。
HELLP综合征:部分母体对胎儿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血管损伤,而出现溶血、肝损伤、血小板减少的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常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输注库存血
目前认为库存血中可能存在血小板凝集因子,大量输注库存血后可引起微血管栓塞导致血小板减少。
大量失血后紧急输注库存血,由于库存血中的血小板无活力,而失血后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来不及造血,因此还会出现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
指临床采血后形成血小板聚集而仪器无法识别出现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因素多种多样,有乙二胺乙酸(EDTA)依赖性因素、冷聚集因素、药物性因素等。通常更换抗凝剂重新采血或进行血涂片人工计数可诊断。
就医
血小板减少不一定是疾病引起,部分轻度血小板减少者可能没有症状,也无需特殊处理。但是,血小板减少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发现血小板减少或有出血倾向,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血液科就医
无特殊症状,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或合并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异常。
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皮肤自发性出血点、黑便、鼻出血或刷牙时齿龈出血等少量出血。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前往急诊科
外伤后出血量不止且出血量大,伴头昏、心慌、四肢冰凉。
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较多。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障碍、意识模糊、昏迷等。
血小板减少合并高热
产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合并高血压、皮肤或尿液黄染。
血小板计数<30×109/L。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用肝素后10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肝素注射部位皮肤坏死等。
就诊科室
血小板减少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建议首选血液内科。
若出现上述危及生命的情况,可先就诊于急诊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明确病因。
其他相关病史者可就诊于相关科室:
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可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有恶性肿瘤病史者,可就诊于肿瘤内科。
肝病病史者,可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感染科。
发热且有疫水疫区接触者,可就诊于感染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儿科。
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可产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出血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次出血持续多久?
出血的频率如何?出血量有没有增多?
是否有发热?若有发热,体温最高多少?是否有畏寒、寒战?
是否伴有尿液加深?
是否伴有关节痛、口干、眼干皮疹等症状?
近期是否有体重减轻?
病史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的血小板减少?有没有复查?血小板减少程度有没有加重?
血常规检查除了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没有异常?
是否做过其他检查?
发现血小板减少后是否经过治疗?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时间?
有没有毒性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的接触史?
有没有疫水疫区旅居史?
是否处于妊娠期?
家里其他亲属有没有血小板减少相关疾病?
是否有血栓栓塞的病史?
是否有恶性肿瘤病史?
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否有肝炎病史?
是否有甲状腺病史?
是否有相关用药史,如抗生素、肝素、化疗药物等?
相关检查
在充分了解病史后,医生还需进行体格检查,除了有明确的药物因素如化疗后骨髓抑制,通常还需要完善其他的辅助检查如血涂片、骨髓穿刺等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
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血压、心率、血氧、体温等生理指标,明确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视诊
医生会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其他出血情况,如皮肤瘀斑瘀点、口腔黏膜血泡、眼底出血等,并观察是否有皮肤苍白或黄染、以及面部是否有特征性红斑。
医生还会观察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特征性疤痕。
触诊
医生会触摸患者全身的淋巴结,看是否有肿大,如有肿大,还需明确其大小、位置、活动度等。
医生还会触摸腹部,明确是否有肝脏或脾脏的肿大。
听诊
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听肺部的呼吸音情况及腹部的肠鸣音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以及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无异常,如果三者都偏低,提示可能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白细胞偏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抗体增多提示可能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涂片:看外周血是否有幼稚细胞,并明确是否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
凝血功能:可进一步推断出血的原因,可初步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反应蛋白:升高则考虑有感染。
肝、肾功能:看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如间接胆红素升高则提示溶血,可能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抗体相关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均阳性则考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原学检测:肝炎病毒、EB病毒、寄生虫等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相关感染。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显微镜下直接观察骨髓造血细胞的形态,有助于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
骨髓活检:对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
流式细胞学:检测骨髓细胞的免疫分析,有助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分型并判断预后。
染色体:有助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及MRI检查可发现恶性肿瘤、脾肿大、肝硬化等多种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头颅CT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及预后。
缓解与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原发病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部分有明确诱因的血小板减少者在解除诱因后血小板可上升,甚至恢复正常。但多数疾病则需要长期规范性治疗。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磕碰,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应严格卧床。
饮食上尽量选择软食,避免坚硬的、带骨头、带刺的或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食管或胃黏膜造成胃肠道出血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时造成肛门出血。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电离辐射。
用药调整
如果是明确使用抗生素、抗血小板、降糖药、解热镇痛药或抗肿瘤药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停药,选择其他替代药物。
饮食调整
如果是因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应均衡营养,荤素搭配,多食用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绿色蔬菜:青菜、菠菜、西红柿、花椰菜等。
新鲜水果:橘子、草莓、香蕉、猕猴桃等。
豆类及豆制品:黄豆、绿豆、红豆、豆腐等。
动物食品:动物肝脏、肉类、蛋类等。
专业治疗
血小板减少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部分症状较轻的血小板减少者可能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患者则分为两种情况,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以及明确具体病因后的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止血
加压止血:对于出血部位明确的患者,如鼻出血、外伤或手术部位出血。
药物止血:如酚磺乙胺血凝酶、垂体后叶素。
内镜下止血:对于消化道出血且药物止血效果不好的,可紧急行胃肠镜止血。
输血
血小板计数<40×109/L且有活动性出血,常规方法无法止血者可行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10×109/L,通常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若因药物导致的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至<20×109/L,经医生评估后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者需行有创治疗或手术,如拔牙、淋巴结活检等,医生需评估是否在术前予血小板输注提升血小板数值。
需注意的是,反复输注血小板可产生免疫性同种抗体,而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即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数值提升不明显。
对因治疗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很多,不同疾病其治疗方式差异较大,以下为部分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的治疗方式。
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对于单纯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30×109/L且无出血倾向者,若无计划行有创性治疗或从事出血风险较高的活动,一般不需要治疗,观察和随访即可。
根据不同疾病,药物上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部分治疗后反复复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选择脾切除。
部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需行血浆置换,即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将体内的血浆离心出来并弃掉,再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去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根据其具体分型选择相应的全身化疗、局部放疗治疗、靶向治疗等。
非血液系统疾病
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如猩红热首选青霉素、恙虫病可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恶性肿瘤:根据其具体部位、分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全身化疗、局部放疗或靶向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血小板减少可予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必要时行血小板输注。
脾功能亢进:可行脾动脉栓塞术或脾切除术。
遗传性疾病:治疗方式有糖皮质激素、脾切除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