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心血管堵塞
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中断
可出现剧烈胸痛、心悸、胸闷、大汗、濒死感
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缺血时间不同,预后有较大差异
定义
心血管堵塞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出现急性闭塞,其他原因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等也可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造成心肌急性缺血坏死。
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后,部分斑块纤维帽较薄,内容物较多,且富含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可分泌组织因子和蛋白酶溶解纤维帽,造成斑块破裂和糜烂。
冠状动脉管腔内压力升高、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心动过速时,心室过度收缩和扩张所产生的剪切力以及斑块滋养血管破裂均可诱发与正常管壁交界处的斑块破裂。
斑块破裂或糜烂后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黏附在糜烂表面或进入到破裂斑块的脂核内,并导致斑块的迅速生长,最终导致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可能源于多种机制,例如内皮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如暴露在非常寒冷的环境温度中造成血管痉挛)及血液中物质(如肾上腺激素)的刺激。
冠状动脉栓塞
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及肿瘤钙质碎片等均可栓塞于冠状动脉,造成心血管堵塞。
类型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心血管堵塞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发生血流中断,进而堵塞冠状动脉血流。
冠脉痉挛所致心血管堵塞
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
冠脉栓塞
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进入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血流。
表现
症状特征
心血管堵塞的典型症状为剧烈胸痛,多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可向左臂、背部、下颌等部位放散。
常无明显诱因,且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伴随症状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所致的心血管堵塞患者出现胸痛的同时常伴烦躁不安、大汗、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濒死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晕厥以及休克。
原因
疾病因素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血管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尤其是小而致密的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B的水平异常。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管斑块的发生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内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栓子可随血流流至冠状动脉,造成心血管堵塞。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心腔内易形成炎性赘生物,脱落后可栓塞至冠状动脉,造成心血管堵塞。
非疾病因素
吸烟、酒精、毒品
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且吸烟、酒精和毒品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诱发因素。
超重和肥胖
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内脏脂肪组织还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因而血管斑块发生的风险增加。
膳食不平衡
总热量和钠摄入过多,常进食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者,以及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少者血管易形成粥样斑块。
缺乏体力活动
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但有维护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还能降低升高的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减少体重。缺乏体力活动者发生心脑缺血的风险更高。
年龄
血管斑块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其实病理变化在青年期甚至儿童期即已开始,但在中老年期才出现临床表现。
性别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于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发病者迅速增多。
社会心理因素
抑郁、焦虑等情况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和血小板反应性升高,从而促进血管斑块形成。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伴有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痛持续不能缓解、伴大汗、呕吐、呼吸困难、濒死感时。
伴有四肢湿冷、血压低、意识障碍时。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出现胸部压榨性或撕裂样疼痛和/或胸闷、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大汗等症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血管内科
出现胸痛、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可就诊于心内科,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如提示心肌梗死,需考虑心血管堵塞,根据发病时间决定行急诊介入手术或择期介入手术开通血管。
心外科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管堵塞,病变复杂,介入治疗不能开通血管或风险较高,可就诊于心外科,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恢复血供。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有什么不舒服?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什么时候出现相关症状的?
有没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没有疲劳、心悸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什么时候更明显?
症状出现有没有诱因?比如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用力排便等?
病史清单
既往有无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
既往有无心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
以前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么样?
近期是否服用过相关药物?是怎么服用的?效果怎么样?
家里其他人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视诊: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心尖搏动有无异常;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触诊:触诊脉率是否正常,触诊是否有心包摩擦感。
叩诊:叩诊患者心界是否正常。
听诊:听诊患者呼吸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干湿啰音;听诊心率、心脏节律有无异常;有无额外心音、有无心脏杂音、有无心包摩擦音。
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等。检查是否存在心肌坏死,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
在发生心肌梗死时会出现异常,用于明确诊断,并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情况。
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血生化
检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液中离子水平、血脂水平、心肌酶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等。
可以明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做准备,或排除其他疾病。
尿常规
检测尿中蛋白、葡萄糖、沉渣等情况。
可明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或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有无瓣膜脱垂、附壁血栓以及室间隔穿孔
可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等。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使其在X线下显像,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病变严重程度,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
必要时直接植入支架治疗。
心电图
可以检查心脏电信号。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情况等;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以及范围。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如出现粥样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血管堵塞,患者胸痛剧烈,病因明确时可适当应用吗啡、哌替啶等药物止痛镇静,并尽早遵医嘱选择溶栓、介入等方式开通血管,减少脏器缺血时间,改善预后。
如介入手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管闭塞,应立即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地尔硫䓬解除痉挛。
专业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
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除颤仪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对于严重泵衰竭者还需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对有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者,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通过鼻管面罩吸氧。
推荐低盐低脂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各类膳食纤维的摄入,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
药物治疗
扩张血管药物
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心血管闭塞,可适当应用扩张血管药物,改善心脏血供。
常用的扩张血管药物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尼可地尔等。
调整血脂药物
血脂异常的患者,需要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调整血脂药物常用的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等。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如无禁忌证,一般常规口服。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各种类型的急性心血管堵塞均需要联合应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负荷剂量后给予维持剂量。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组合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
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
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时,时间窗内可选择溶栓,继而用抗凝药物治疗。
溶栓药常用的包括链激酶尿激酶、阿替普酶等。
抗凝药常用的包括那屈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快速型恶性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阻滞,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胺碘酮、利多卡因、维拉帕米等。
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包括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抗心力衰竭药物
包括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等。
代表药物有呋塞米、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螺内酯地高辛、达格列净等。
手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若患者在救护车上或无PCI能力的医院,但预计120分钟内可转运至有PCI条件的医院并完成PCI,则首选直接PCI策略,力争在90分钟内完成再灌注;
若患者在可行PCI的医院,则应力争在60分钟内完成再灌注。
直接PCI适应证为
症状发作12小时以内并且有持续新发的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12~48小时内若患者仍有心肌缺血证据(仍然有胸痛和心电图变化),亦可尽早接受介入治疗。
补救性PCI
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者,应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如相关动脉未再通,宜立即施行补救性PCI。
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
溶栓成功后有指征实施急诊血管造影,必要时进行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可缓解重度残余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降低再梗死的发生;
溶栓成功后稳定的患者,实施血管造影的最佳时机是2~24小时。
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者,宜争取6~8小时内施行紧急CABG,但死亡率明显高于择期CABG。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