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质电泳
概述
脑脊液蛋白质电泳是利用各种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迁移率的差异进行检测。该检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有利于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适宜人群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腰椎穿刺。
检查前
了解腰椎穿刺的目的,放松心情。排空大小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检查时
摆正体位,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增加腰椎间隙宽度以利于进针。
检查后
去枕平卧4~6小时,24小时内勿下床活动,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遵医嘱静滴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等。
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小时内不宜淋浴。
参考区间
前清蛋白:3%~6%
清蛋白:50%~70%
α1-球蛋白:4%~6%
α2-球蛋白:4%~9%
β-球蛋白:7%~13%
γ-球蛋白:7%~8%
(数据来源:尚红,王毓,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临床意义
前清蛋白
降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清蛋白
升高见于脑血管病变。
降低见于脑外伤急性期。
α-球蛋白
升高见于脑膜炎、脑肿瘤等。
β-球蛋白
升高见于退行性病变、外伤后偏瘫等。
γ-球蛋白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