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异常
概述
心电图波形表现与正常标准心电图不一致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者无须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大都预后良好,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预后较差
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到的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曲线。
当心脏电信号形成和传导系统自身出现异常,或心脏结构和功能节律发生改变、某一部分心肌发生缺氧缺血等异常情况时,其心脏电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如果发生异常时通过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就会显示出异常。这一表现就被称为心电图异常。
发生机制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内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电信号通过心肌纤维传导,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当各种原因,如情绪激动、运动、疾病等因素导致电信号及传导系统出现紊乱,就会导致心肌细胞失去原有电活动规律,通过心电图记录出来从而导致心电图异常。
类型
按发病原因分类
生理性心电图异常:不良情绪、睡眠不足、饮用浓茶、长期进行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也可导致心电图异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和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心电图异常:心脏本身疾病和非心脏本身疾病等因素引发的心电图异常,通常有明显症状。
表现
症状特征
部分心电图异常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慌、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伴随症状
原有心脏疾病患者,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大汗、胸痛等症状。
出现阿斯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可有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等症状。
原因
疾病因素
遗传
部分基因突变可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使心脏频率、节律及电信号的起源和传导等改变。
常见有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Brugada综合征等,这类疾病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
其他疾病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心电图异常十分常见,如室性期前收缩等,通常与遗传、运动、情绪等因素相关,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如运动情绪激动、睡眠不足、过量饮酒或喝浓茶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长期运动、重体力劳动、老年人及睡眠状态下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情况。
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乙酰胆碱、胺碘酮、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心慌伴头晕,头痛,伴胸痛,伴胸闷,伴消瘦及出汗等。
心慌虽不伴上述伴随症状,但是频繁发作,影响生活时。
心慌进行性加重,如发作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加剧烈等。
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
以下情况必要时需紧急就医
心电图异常伴持续性胸痛或剧烈胸痛,长时间不缓解。
心电图异常伴晕厥,抽搐等情况。
心电图异常伴严重呼吸困难。
就诊科室
心电图异常一般非急诊情况下建议首诊心内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就诊其他科室,如伴体重下降及出汗等,需就诊内分泌科,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病史时可就诊心外科。
当符合上述需紧急就医指征时,建议就诊急诊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以前是否出现过心前区不适?
不适时有什么特点?如心慌、胸痛等
不适的持续时间?
不适的缓解方式?
不适发生的频率?
是否伴随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服药史和是否规律服药?
是否既往有明确的心律失常?
是否有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史?
是否正在妊娠期?
是否有甲状腺疾病?
是否有贫血、出血以及手术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视诊:医生会观察患者有无发绀,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心尖搏动有无异常;静脉血管有无怒张;体型是否消瘦;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叩诊:叩诊检查心界是否正常,心前区叩诊判断是否有心包积液。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尿沉渣:可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异常。
凝血:如D二聚体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
大生化:可明确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若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见于较为严重的肾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提示存在肝脏病变如肝炎,还可以查看血糖高低、血脂是否异常以及是否有电解质异常等。
心衰标志物检测:可明确是否有心力衰竭。若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脏衰竭。
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对于严重性心脏病有帮助明确诊断的作用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以帮助诊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因为一过性心电图异常不能帮助明确诊断或一次心电图检查不一定能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发作,所以持续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间断发作的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电图异常是否有意义。
X线胸片:根据心脏是否有增大判断是否可能有心脏衰竭。
超声心动图:可以辅助判断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冠脉CT或冠脉造影:可以用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管理
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或食用辣椒、生葱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籽、鱿鱼、墨鱼、蛋黄等。
增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择鱼禽肉、豆制品、脱脂奶类、蛋清、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坚果类。
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量,可适量选择玉米、小米、白薯、山药等替代主食。
戒酒,戒烟。
生活管理
体位:患者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可以垫高枕头,半躺或选择自己舒服的体位休息但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打鼾等情况出现。
氧疗: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可在家中吸氧治疗,以缓解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情绪管理
随时注意舒缓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关怀,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专业治疗
通常去除诱因即可改善症状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如因发热、甲亢、贫血、休克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异常治疗原发病即可改善。
药物治疗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药物
钾通道阻滞剂(III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决奈达隆等。胺碘酮可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决奈达隆适用于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
钙通道阻滞剂(IV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主要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如用药后出现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尽快就诊。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心动过缓症状明显者的急性期治疗,药物治疗稳定后应及时植入起搏器。
常用药物
M-胆碱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心脏电复律
适用人群
心室扑动或颤动。
药物治疗无效、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得到控制,药物不能复律的心房扑动或颤动。
治疗方法
利用高能直流电电击心脏,消除心脏异常状态,恢复正常心律。
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治疗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急性肺水肿、室速或室颤等多种并发症。
导管消融术
适宜人群
治疗方法
导管消融术是指在X线检查的监测下,将电极导管通过血管进入心脏,确定异常起搏点,然后再对该处进行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适宜人群
治疗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指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置入导管,经导管将支架或球囊导入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再通,缓解患者的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挽救患者的生命。
植入心脏起搏器
适宜人群
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存在某些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治疗方法
心脏起搏器能够替代窦房结发出电信号,刺激心脏产生正常的兴奋和收缩。
目前临床常用普通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自动心脏起搏转复除颤器(AIPCD)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等。
植入方法:通过静脉穿刺,利用电极导管介入,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
其他治疗
对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心电图异常,如贫血、甲亢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通常原发疾病控制良好后,心电图异常也会改善。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