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梅毒特异性试验
概述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两种抗体:一种为非特异性抗体,即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另一种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包括非特异和特异性两类。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的潜伏期即可产生(约感染后2周),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很多,现在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ELISA试验是一种基于基因工程的特异性检测技术,而TPPA试验是利用纯化的致病性梅毒螺旋体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明胶颗粒上,两种方法检测的都是梅毒螺旋体的IgM和IgG混合抗体。
临床意义
梅毒特异性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一般用作确证试验。这种试验是检测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即使患者经过足够治疗,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血清反应仍持续存在阳性,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疗效。但对一期梅毒不如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试验)敏感。
梅毒特异性试验也存在生物学假阳性,另外,某些其他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硬化、糖尿病、妊娠等,也可引起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假阳性。因此在对梅毒诊断时应紧密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正常值参考范围
阴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临床意义
正常值参考范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