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新生儿低镁血症
概述
正常新生儿血清镁为0.6~1.1mmol/L(1.2~2.8mg/dl),离子镁为0.40~0.56mmol/L(0.97~1.36mg/dl),血清镁<0.66mmol/L(1.6mg/dl)为低镁血症。当血镁低下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临床上可以出现类似低钙性惊厥。主要见于3个月以下单纯牛奶喂养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
病因
1.先天性酶储备不足
胎儿从母亲获得镁主要在孕期后3个月,早产儿、多胎或母亲低血镁症都可导致胎儿镁储备不足。宫内发育迟缓:胎盘转运镁障碍,胎儿摄取镁减少。
2.镁摄入减少
新生儿患有肝病或肠道手术后吸收不良。单纯牛乳喂养时因磷摄入多影响镁的吸收。腹泻时影响肠道对镁的吸收。
3.镁丢失增加
肾小管疾病:缺氧缺血先天异常等可使肾小管重吸收镁减少。有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使尿镁排泄增加,如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糖尿病母亲因肾重吸收镁发生障碍,常有缺镁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导致新生儿低镁血症。
症状
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血清镁<0.5mmol/L(1.2mg/dl)可出现症状,但严重程度与血清镁降低的程度不完全平行。
1.神经肌肉系统
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烦躁不安,震颤惊跳,两眼凝视,面肌或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四肢强直,严重者出现喉痉挛,呼吸暂停,窒息。
2.心血管系统
低镁血症时,可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3.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
4.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发生呼吸困难。
检查
1.血清镁
血清镁<0.6mmol/L即可诊断。
2.有低钙血症
由于低镁血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且肾和骨等靶器官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反应亦低下,不能动员骨钙入血,不能减少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因而新生儿低镁血症常伴有低钙血症。
3.尿镁
24小时尿镁比血镁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尿镁排出<1.0mmol/L,提示体内缺镁,但肾小管重吸收镁障碍引起的低镁血症,尿镁排泄增加>1.5mmol/L。
4.心电图
早期T波高尖,QRS波增宽,严重者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平坦、倒置,出现U波,Q-T间期正常,可与低钙血症鉴别。
诊断
有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低镁血症:有多种电解质紊乱、原因不明难以纠正的低钙血症低钾血症、顽固性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呕吐腹泻后突然发生惊厥,且补充血钙后惊厥仍发作,结合实验室检查,有血镁低于正常即可诊断。
低镁血症与低钙血症在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故对于低镁血症患儿应同时测定血清钙。而低钙血症患儿经钙剂治疗无效时,亦应考虑有低镁血症的可能。
治疗
1.补镁
2.5%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如症状未控制可重复给药2~3次/d,惊厥控制后改为口服。早产儿不能肌内注射。肾保镁作用较差,补镁需持续7~10天。补镁过程中如出现肌张力过低、呼吸抑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2.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镁血症常伴有低钙和低钾,在补镁的同时可适当补钙和补钾。伴低钙的低镁血症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常无效,甚至使血镁更低,症状加重,应强调用镁剂治疗。
3.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预防
重视孕期保健,防治母亲低镁血症,防治新生儿肝肠疾患。当有镁丢失过多的因素存在时应注意镁的补充。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血磷较高也可致血镁的下降,应积极预防。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