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真菌性肺炎
概述
因真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性疾病
症状有发热、咳嗽、咯血、气促、发绀、精神萎靡等
病因为在免疫能力下降的基础上发生真菌感染
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定义
小儿真菌性肺炎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
多是在儿童患有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降低的基础上发生的。
流行病学
小儿真菌性肺炎较少见。
引起本病的真菌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
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小儿真菌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
分型
按照感染真菌的种类分为多种类型,以下列出部分类型。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假丝酵母菌肺炎。
因曲霉菌感染引起:
过敏性肺泡炎。
非侵袭性腐生性疾病(又称曲霉菌球)。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
病因
致病原因
主要病因为在免疫能力下降的同时感染真菌。
可引起小儿真菌性肺炎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致病力较强。
诱发因素
疾病因素
患代谢紊乱性疾病,如儿童糖尿病、肾衰竭等。
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患免疫缺陷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
发生严重感染性疾病。
治疗因素
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进行化疗后。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静脉营养。
因治疗长时间将导管留在体内,如深静脉导管等。
其他因素
新生儿。
营养不足。
早产儿、新生儿、营养不良儿及虚弱患儿。
发病机制
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真菌可以进入呼吸道,但不会引起疾病。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真菌进入呼吸道,并在这些组织或器官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出现多种症状。
症状
主要症状
发热。
咳嗽。
咯血:可咳嗽出带有鲜血的痰液。
气促:呼吸急促。
发绀:皮肤和黏膜发紫。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其他症状
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出现拒绝哺乳、哭闹等表现。
糖尿病患儿还可出现肥胖或体重下降、多饮、多食、多尿等表现。
肾衰竭患儿还可出现少尿、水肿、腰痛等症状。
免疫缺陷疾病患儿还可出现其他感染症状,如腹痛、腹泻、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合并症
鹅口疮:出现在假丝酵母菌肺炎患儿,表现为口腔黏膜呈乳白色、口腔疼痛等。哺乳期儿童可出现拒绝哺乳、哭闹等表现。
皮肤白色念珠菌感染:出现在假丝酵母菌肺炎患儿,表现为皮肤瘙痒、皮肤红斑、皮肤丘疹或脓疱等。
消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出现在假丝酵母菌肺炎患儿,表现为腹痛、腹泻等。
就医
需要就医的情况
出现发热、发热、咳嗽、咯血、气促、发绀、精神萎靡等。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或小儿内科。
就诊准备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医前需要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异地就医的病人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孩子有什么不舒服?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发热?发热最高多少摄氏度?
是否有咳嗽?咳嗽时是否有痰?痰量是多还是少?痰液中是否有血液吗?
是否患有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是否在使用化疗药物、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营养等进行治疗?
体内是否有因治疗安装的长期静脉导管?
是否进行过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足月才出生?日常饮食如何?是否有营养不良?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小儿真菌性肺炎?是否与正在使用的药物有关?
小儿真菌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炎有什么不同?
会传染他人吗?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如何进行治疗?是否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诊断
疾病诊断
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检查见到典型的菌丝及真菌培养阳性。临床诊断依靠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菌丝检查和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查。
病史
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新生儿或出生时早产。
患有糖尿病、肾衰竭、先天性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在使用化疗药物、大量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营养等。
因治疗长期使用深静脉导管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有发热、咳嗽、咯血、气促、发绀、精神萎靡等症状。
体征
胸部查体:叩诊肺浊音增强。听诊呼吸音增强,可听到管状呼吸音(类似气流吹过管道的声音)、中或小水泡音。
其他查体: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水疱、下肢水肿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
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明确肝、肾等器官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结核菌素试验:排除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情况。
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如怀疑病毒感染,可明确病毒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假丝酵母菌可表现为粟粒样的结节影。
胸部CT检查: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典型征象是实变区周围的磨玻璃状晕轮征。
真菌培养
取痰液等进行真菌培养,可以确定感染真菌的种类,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鉴别诊断
肺结核
相同点:发热、咳嗽、咯血等。
不同点: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多因接触肺结核病患者的飞沫而被传染。发热多为低热,还可伴有消瘦等症状。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斑点试验等进行区分。
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
相同点: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不同点: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是除结核分支杆等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可通过细菌培养、病毒抗体检测等进行区分。
支原体肺炎
相同点:发热、咳嗽等。
不同点: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等进行区分。
衣原体肺炎
相同点:发热、咳嗽等。
不同点:衣原体肺炎是由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发热多为低热。多可自愈。可以通过检查进行区分。
治疗
治疗目的:杀灭真菌、缓解症状、避免发生严重情况。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保证营养充足
保证营养均衡、充足。
哺乳期儿童应保证哺乳的量。
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糖尿病、肾衰竭、免疫缺陷疾病。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调整药物。
如体内有因治疗长期安放的管路,应按医生要求去除或更换。
避免其他感染性疾病
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换气。
远离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真菌治疗
通过抑制真菌生长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以下以假丝酵母疾病、曲霉菌感染为例。
治疗假丝酵母菌病首选的药物为氟康唑,也可使用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伏立康唑等。
治疗曲霉菌感染可以使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等。
若为卡氏肺囊虫肺炎,则首选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治疗,加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
其他药物治疗
如发热较重,可能会使用退热药物。
如患有糖尿病,须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如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会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治疗原发病
如患有肾衰竭,可能须进行透析治疗。
如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可能会更改化疗方案继续进行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如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治愈,但治愈难度较大。
危害性
本病多属于严重状态,影响孩子的活动、进食。
可以出现鹅口疮、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合并症。
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生活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分充足。可选择豆类、乳类、肉类、鱼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坚果类等。
适当控制糖类(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等替代精米、精面。
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避免油炸、腌制、烧烤食品。
保证每日饮水量。
避免生、冷、硬、烫的食物,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哺乳期儿童应保证哺乳或人工喂养的量。
改善生活习惯
远离“二手烟”(避免被动吸烟)。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舒缓情绪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长应注意疏导患儿的情绪。
改善环境
注意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查。
感觉不适及时就诊
如原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保证营养均衡,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积极治疗糖尿病、肾衰竭、免疫缺陷疾病等。
按照医生要求使用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避免自行加药、减药。
进行化疗期间应远离人多的地方,出门应戴口罩,避免感染。
如因治疗长期使用静脉导管,应按医生要求定期进行护理,避免感染。
孩子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