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嗜睡
概述
一种意识障碍类型,以异常睡眠增多为主要表现
患者出现异常的睡眠过多或过长,伴随醒转困难
多与感染、中毒、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心脑血管、心理精神疾病等有关
导致嗜睡的病因很多,需针对病因治疗
定义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一种类型,往往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嗜睡和健康人由于劳累、睡眠不足而出现的“瞌睡”、“困倦”不一样,属于一种疾病状态。
嗜睡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表现为异常睡眠增多,多由脑的高级功能受损所引起。
患者表现为大部分时间陷入睡眠中,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一旦失去刺激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发生机制
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能量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均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造成负责意识状态的上行网状结构、功能发生损害,脑功能减退,产生嗜睡等意识障碍。
什么是“意识”
“意识”在现代医学中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脑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理解、对内外环境刺激进行有意识应答的能力。
这种应答可通过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度的称为嗜睡。
意识包括什么
意识包括意识内容及其“开关”系统。
意识内容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自知力、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完整的联系。
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各种神经冲动经过开关系统激活大脑皮质,使皮质维持一定的兴奋性,人体就处于觉醒状态,维持睡眠觉醒节律。
如何保持意识清晰
保持意识清晰应具备两个最基本条件:
首先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功能,即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力,在定向力完整的情况下,人们才能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过程;
其次是对自身的认知功能,也就是自知力,包括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职业等项目的确认。
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
大脑皮层是意识内容及各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场所,所以意识内容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损害或半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时,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内容异常。
涉及“开关”系统不同部位与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意识障碍。
表现
症状特征
嗜睡是一种病理性困倦,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伴随症状
嗜睡可由不同的病因所引起,临床宜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伴随不同症状时对病因诊断有很大提示,常见类型如下。
伴有头痛,多见于脑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
伴有视乳头水肿,多见于高血压脑病、颅内占位病变。
伴有瞳孔散大,多见于脑疝、脑外伤、乙醇中毒或抗胆碱能与拟交感神经药物中毒。
伴有肌震颤,多见于乙醇或镇静药过量、拟交感神经药物中毒。
伴有偏瘫,多见于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
伴有脑膜刺激征,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伴有肌强直,见于低钙血症、破伤风、弥漫性脑病。
伴有痫性发作,见于脑炎、脑出血、颅内占位病变、低血糖。
伴有发热,多见于脑炎、脑膜炎、败血症
伴有体温过低,见于低血糖、肝性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伴有血压升高,可见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
伴有心动过缓,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患。
原因
各种感染、中毒和机械压迫等因素引起脑神经细胞或轴索损害,均可产生嗜睡症状。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
常见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静脉系统血栓、高血压脑病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膜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阿米巴、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的感染。
脑炎: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森林脑炎、乙型脑炎等。
寄生虫感染:包括脑囊虫、血吸虫、疟原虫、弓形虫等引起的感染。
其他:脑脓肿、朊蛋白病(CJD)等。
脱髓鞘疾病
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脱髓鞘脑病等。
脑肿瘤
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室管膜瘤、淋巴瘤等。
其他
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血肿、癫痫等。
全身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包括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嗜睡、低血糖。
内分泌疾病:如垂体性嗜睡、黏液性水肿、甲状腺脑病、肾上腺危象等。
缺氧性疾病: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脏停搏、窒息、溺水、自缢、休克脑病、贫血性脑病、高山病、肺栓塞等。
全身感染:如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百日咳、伤寒等。
中毒性疾病:药物中毒,如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病药物、阿片类药物、化疗药物等;农药中毒,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杀虫剂、灭鼠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汽油、甲醇、苯、铅、汞等;其他物质中毒,如酒精、毒蛇毒素、鱼胆、河豚毒素、毒蕈、霉变甘蔗、臭米面等。
其他: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维生素缺乏、体温失调(中暑、低温)、物质依赖、恶性肿瘤等。
就医
就医指征
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白天经常瞌睡。
伴疲倦、头痛、乏力、食欲下降、身体不适等。
伴记忆力下降、消极、反应迟钝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有毒物质接触史或大量药物服用史,疑似中毒者。
伴严重头部外伤。
出现高烧不退、四肢抽搐症状。
出现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皮肤湿冷等症状。
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精神恍惚。
出现言语障碍、行为异常、手部震颤时。
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时。
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者,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
如患者病情较轻,症状平稳,应及时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就诊。
如伴有明确外伤史,需就诊于神经外科、急诊科。
如伴有高血压、头痛,需要就诊于神经内科、心内科。
如怀疑有脑部疾病时,需要就诊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
如出现发热时,需就诊于感染科、急诊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嗜睡的症状出现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嗜睡的症状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嗜睡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外伤?饥饿?
嗜睡症状有加重或减轻的时候吗?什么情况下加重或减轻?
在嗜睡症状出现前,是否有其他先兆症状出现?
除嗜睡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头痛、疲乏、记忆力减退等?
以前有过这种现象吗?
病史清单
患者既往有颅脑、糖尿病、高血压、感染、精神等相关疾病吗?如何治疗的?
患者既往是否做过手术?什么手术?
患者是否曾到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诊断是什么?
患者使用过哪些药物?
患者家人有类似症状吗?
患者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
患者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患者有饮酒习惯吗?多长时间?每日饮酒量?
相关检查
对嗜睡的患者应边检查、边治疗和边观察。
治疗的同时详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尽快明确病因,确定诊断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了解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神经检查:观察眼球位置、瞳孔、步态、神经反射、肌肉功能,表面有无触痛等。
全身情况:注意患者的气味、皮肤黏膜、头面及胸腹部、四肢的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提示有感染;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可提示有贫血;血小板计数低者应考虑血液病可能。
甲状腺激素检查
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功能及帮助确诊甲状腺脑病。
血生化检查
血糖是确诊低血糖意识障碍和糖尿病昏迷的重要指标。血氨和肝功能检测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肾功能检测是判断肾性脑病的指标。电解质检测可用于诊断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意识障碍。
血气分析
用于诊断酸碱代谢失衡引起的意识障碍。
有毒物质的检测
各种有毒物质的特殊检测能确定外源性中毒,如呕吐物检查。
脑脊液检查
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异常的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
常规X线检查
对头颅、胸腔和腹腔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能发现颅骨骨折、肺部肿瘤和炎症,腹部平片可发现肠梗阻
CT检查
可发现全身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定性及定位;还可显示肿瘤位置、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对炎症改变也能较好地显示。
磁共振检查(MRI)
对微小病变及软组织病变较为敏感,可显示肿瘤同周围组织间关系,为治疗、分期等提供参考。
脑血管造影检查
可诊断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有时也用以判断脑死亡。
其他检查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疑为心脏病者应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等最常用而直接的检查。
脑电图
是一种对大脑功能变化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最常用于诊断癫痫。
(3)睡眠监测(PSG)
其他检查
包括睡眠量表测评、认知功能评估,可以评价失眠的严重程度,情绪相关改变,记忆能力等。
缓解与治疗
尽力维持生命体征,进行周密的检查,确定嗜睡的病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避免由于脑缺血、缺氧和低血糖等疾病导致不可逆脑损害。
通常患者在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嗜睡状态可逐渐好转,甚至消失。
缓解措施
对于出现或疑似出现嗜睡症状的患者,不推荐自行采取某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包括掐人中、泼凉水、针刺或服用牛黄安宫丸、阿司匹林等药物。建议直接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查明病因,通过相关治疗缓解症状。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加强护理,通过侧睡或使用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后坠,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调整异常血压,适当的补液。
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脱水剂,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换气等,药物无法控制,可酌情选择脑室引流、脑减压术等。
控制高热,通过冰毯、冰帽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降温。
对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如地西泮、氯硝西泮、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低血糖状态,补充营养。
如患者有血压骤降、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时应首先处理,立即输液保证入量和静脉给药途径,维持循环血量。
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采取及时果断措施是治疗嗜睡的关键。
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外伤性血肿及高血压脑出血等,若条件许可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或放、化疗治疗。
若为颅内感染性疾病则应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形成脓肿则需依据病情和条件,适时进行反复穿刺脓肿引流、脓肿切开引流或切除术。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和循环障碍、缺氧、代谢障碍等全身性疾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和心血管机能,改善急性缺血缺氧状态和代谢机能。
若有低血糖须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对糖尿病酮中毒者,应给予胰岛素治疗和补液。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要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位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急性中毒者须及早查明原因,采用有效的清除毒物和特殊解毒措施,如洗胃或使用解磷定等解毒治疗。
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及高血压,则需要抗心律失常治疗(利多卡因、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电复律、电除颤、控制血压(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