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上腹部疼痛
概述
上腹部发生的疼痛
急、慢性起病,上腹部出现隐痛、绞痛、胀痛、刀割样疼痛
主要由炎症、功能性、肿瘤、阻塞、穿孔、腹腔外器官病变等引起
急性、持续的、剧烈的上腹痛,外伤后发生的上腹痛等需及时就医
定义
上起横膈,下至骨盆范围内发生的疼痛称为腹痛,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症状。
发生在肚脐以上腹部的疼痛称为上腹痛。
发生机制
腹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但是腹痛并不代表身体必然存在组织损伤(器质性因素)。
器质性腹痛
根据发生机制主要分为三种: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被腹部的疼痛感受器感知到后,就会通过外周神经传到中枢,产生疼痛的感觉。
内脏性腹痛
内脏性腹痛是腹腔内某个器官的痛觉信号由神经传入脊髓引起。这种腹痛的特点是:疼痛部位不明确,接近腹部中线;疼痛感觉不易描述,多为不适、钝痛、灼痛、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躯体性腹痛
躯体性腹痛是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疼痛信号经过神经传递到脊髓,再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这种腹痛的特点是:定位准确,可局限于腹部的某一个区域;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局部腹肌强直;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牵涉痛
内脏的疼痛可以通过和躯体性疼痛类似的方式“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起体表部位的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肉紧张和感觉过于敏感等。
非器质性腹痛
非器质性腹痛多认为与脑-肠轴的异常有关,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内脏器官过度敏感、中枢对于疼痛信号过于敏感等。
类型
按照发生机制分类
根据发生机制主要分为三种: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具体见上文描述。
按照腹痛时间分类
按照腹痛的持续时间分为急性上腹痛和慢性上腹痛。
急性上腹痛
急性上腹痛指疼痛持续不超过6个月。
急性上腹痛主要见于:急性胃肠炎、胃或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胆道蛔虫症、阑尾炎早期、食管裂孔疝、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肠系膜血管栓塞等。
慢性上腹痛
慢性上腹痛指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数月或数年维持不变的疼痛显然为慢性。
慢性上腹痛主要见于: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脱垂、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憩室与憩室炎、十二指肠结核十二指肠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结核、空回肠憩室与憩室炎、小肠肿瘤、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系膜缺血、腹主动脉瘤等。
表现
症状特征
发生的急缓
急性腹痛多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慢性腹痛一般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稳定,或者以急性腹痛起病后反复发作,有时可以迁延数月或数年之久。
发生的诱因
饮酒和进食油腻食物是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的诱发因素。
饮食不洁是急性胃肠炎的诱发因素。
外伤或腹部受到外力冲击是胰腺、十二指肠等器官破裂的诱发因素。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等)或糖皮质激素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诱发因素。
饱餐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诱发因素。
加重与缓解因素
进食、药物、体位、运动和排便等都是上腹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进食后加重多提示胃溃疡,进食后缓解多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多在身体前倾时加重,直立时明显;胃黏膜脱垂患者左侧卧位疼痛可减轻;胰腺病变的患者仰卧位时疼痛明显,前倾或俯卧位时减轻。
部位
腹痛的部位包括腹痛的起点和转移部位。上腹痛可以迅速或缓慢扩散至整个腹部,有时也可以转移至右下腹(多为急性阑尾炎)或下腹部。
腹痛部位的变化提示着病情的变化以及严重程度,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性质
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痛或烧灼样痛,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中上腹持续性隐痛多为慢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
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疼痛,并且阵发性加剧多为急性胰腺炎。
胀痛可能为是指肝、胰腺等脏器包膜牵张所致。
绞痛多为胆囊、肠道等空腔脏器痉挛、扩张或梗阻引起。
腹痛的放射
胰腺炎多放射至后腰背部。
伴随症状
伴发热、寒战
提示有炎症存在,多见于急性胃肠道感染、胰腺脓肿腹腔脓肿等,也可见于腹部外的感染性疾病。
伴休克
多见于胃肠穿孔(尤其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也可有腹痛伴有休克,应特别警惕。
伴呕吐、反酸
提示食管、胃肠病变,呕吐量大提示胃肠道梗阻;伴反酸嗳气则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
伴腹泻
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伴黄疸
提示肝、胆、胰疾病,如胆道结石、壶腹周围癌等。
伴呕血
多见于消化道溃疡、食管癌、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伴便秘
多见于肠梗阻等。
伴腹泻、便秘交替
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伴腹胀
多见于肠梗阻、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等。
伴腹部包块
多见于肿瘤、脏器扭转等。
伴进食困难
多见于食管疾病,如食道癌。
伴消瘦
多见于消化吸收不良、长期营养不良、结核感染、炎症性肠病和恶性肿瘤等,对于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
原因
腹痛病因复杂,上腹疼痛主要与上腹部的器官有关。上腹部主要有肝、胆囊、胰腺、胃、十二指肠、大网膜、横结肠、主动脉、空回肠的一部分、肠系膜及其淋巴结等。这些器官发生的病变都可能会引起上腹疼痛。
疾病因素
腹腔脏器的病变
炎症:胃炎、肠炎、胰腺炎、阑尾炎、憩室炎、腹腔脓肿等。
阻塞或扭转:肠梗阻幽门梗阻肠粘连、嵌顿疝、肠扭转等。
肿瘤:胃癌、肝癌、肠癌、胰腺癌等。
穿孔或破裂:消化性溃疡穿孔、憩室穿孔、胰腺破裂、胃十二指肠破裂等。
血管病变: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血管炎缺血性肠病等。
其他:肠痉挛急性胃扩张等。
腹腔外脏器或全身性的病变
胸部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等。
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糖尿病、Addison病、高钙血症等。
免疫性疾病:腹型紫癜、血管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镰状细胞贫血、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害、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精神心理性疾病:中枢性腹痛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等。
非疾病因素
文化、情感和社会心理等因素都能够影响每个人的疼痛体验。部分腹痛患者经过充分检查不能发现上述病变,则可能为前述的非器质性腹痛(心理性腹痛)。
就医
就医指征
急性上腹痛必须立即紧急就诊。
持续的、剧烈的上腹痛,受到外伤后发生的上腹痛以及上腹痛的孕妇需要就诊。
出现上述伴随症状的上腹痛需要就诊。
就诊科室
突发急性上腹痛、外伤时应及时就诊于急诊科。
其他上腹痛患者就诊于消化内科、普外科。
儿童上腹痛就诊于儿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上腹痛开始时间、部位、性质?
腹痛持续时间,缓解、加重因素?
腹痛和月经、体位、饮食、排便有什么关系?
是否出现发热、寒战、便血、呕血、腹泻、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一起吃饭的人、家人或同事/同学有无类似症状?
既往有无手术史、外伤?
是否服用什么药物?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重点进行腹部查体:包括腹部视诊检查有无胃肠型、蠕动波、血管搏动、疝;腹部听诊肠鸣音、胃肠振水音气过水声;腹部叩诊、触诊检查有无腹部包块、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因素、药物因素。
尿常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感染。
血生化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伤、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以便于后续治疗。
便常规检查:粪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检出寄生虫卵提示发生了寄生虫感染。
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或急性心肌梗死有可能会表现为上腹疼痛,因此需要行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对于腹水、腹腔实质器官占位性病变及盆腔疾病有诊断价值。
立位腹平片:观察有无多发的气液平面,明确是否存在肠梗阻
腹部CT:明确是否存在肝胆胰疾病及其他腹腔实质脏器病变、胃肠道肿瘤。
腹部磁共振检查:可检查是否存在肝胆胰疾病及其他腹腔实质脏器病变。
消化内镜检查
胃镜、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内的情况,并适时取得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对于某些的诊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
食管测压用于发现食管动力性疾病,如弥漫性食管痉挛、贲门失弛缓等。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清淡饮食,必要时禁食,让患者的消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
多饮水,补充由于腹泻导致的体液丢失。
生活习惯
寒冷刺激引起的上腹痛可以将暖水袋敷在疼痛部位热敷,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脂肪肝、功能性腹痛的患者加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
家庭常用非处方药
如果患者只有比较轻微的、没有影响到日常活动的腹痛,且没有已知的消化系统基础疾病以及未受外伤,可以尝试使用解痉剂如维U颠茄铝、颠茄片等止痛。
如果疼痛十分剧烈并且出现其他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由医务人员给予专业诊治,并适时给予镇痛治疗。
专业治疗
腹痛的治疗因病因而异。
对症治疗
剧烈腹痛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山莨菪碱、哌替啶等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如果出现体内液体不足的情况,会给予静脉补液的治疗。
对因治疗
胃炎、消化性溃疡通常给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以及胃黏膜保护剂等,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阑尾炎可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补液治疗,必要时推荐接受手术治疗。
病毒性肝炎可给予抗病毒、护肝药,如恩替卡韦、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等治疗。
脂肪肝可给予护肝药、降脂药,如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辛伐他汀非诺贝特等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以给予解痉药、胃肠功能调节剂、益生菌等,如匹维溴铵、曲美布汀、双歧杆菌等治疗。
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以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如美沙拉嗪、泼尼松、甲氨蝶呤、英夫利昔单抗等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行手术、放化疗、介入治疗等。
胃肠道穿孔、破裂、梗阻可能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手术或内镜手术来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急症,均需要抗感染、急诊外科手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