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脐疝
概述
脐疝是肠管/大网膜等从脐孔脱出形成的腹壁疝,是一种先天性脐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程度减轻,大多数可在2岁以内自愈,少数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
病因
本病发生与脐部特点有关。在胚胎期,脐环下半部通过两根脐动脉和脐尿管,脐环上部通过脐静脉,出生后这些管道均闭塞而变成纤维条索。脐带脱落后脐部形成瘢痕与上诉结构形成索带相连。由于上述结构的存在使腹部肌肉和筋膜在脐环处留有缺损,在腹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如患儿呕吐、咳嗽、腹泻、便秘等肠管可通过薄弱区膨出而形成脐疝
症状
主要表现为脐部肿物脱出,呈半球状,患儿哭闹时扩大,且脐部皮肤及瘢痕处紧张呈微青色,患儿安静或平卧睡眠时肿物回缩或消失,脐孔部留有松弛的皱褶,用手指探入可以触及扩大而坚硬的脐环,还纳疝内容物时可以听到气过水声
除上述脐部肿物外,一般无不适,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时可以引起局部疼痛,有时可发生腹胀、呕吐,但较少嵌顿。
检查
1.脐部可复性包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婴儿啼哭时更为明显,一般无其他症状。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包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鼓得大而紧张。若用手轻轻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去。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嵌顿甚为罕见。
2.一般只需要做腹部X线片,了解有无肠梗阻征象。
诊断
脐部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胀满,安静时消失,检查脐孔扩大,即可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引起脐疝的诱因,如顽固便秘、腹部及盆腔肿瘤、腹水等,应做相应的检查予以鉴别,以指导正确的全面治疗。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有人用宽胶布压迫脐孔,粘胶布前将疝内容物还纳,垫以纱布,防止疝内容物脱出。多数人主张不需任何治疗,等待其自愈,不主张局部以硬币、纽扣或木片等硬物压迫,以防局部破溃感染。
2.手术治疗
仅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一般在2岁以后,如有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者或有嵌顿史者应及时手术。
治疗小儿脐疝的小妙招有哪些
治疗小儿脐疝的方法有硬币压迫、疝气带、手术治疗等。
1.硬币压迫:对于婴幼儿脐疝,可以采用硬币压迫,硬币的两面覆一层软棉花,外用柔软的纱布包裹,压迫在脐疝的位置,用脱敏胶带固定,再用绷带缠绕,避免移动,随着疝环发育,多数能自行闭合。
2.疝气带:也可以选用专业的医用疝气带,也是通过局部压迫固定后,避免脐疝疝出,有助于疝环愈合。
3.手术治疗;5岁以上,脐疝仍然没有自愈的儿童,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疝囊,缝合疝环。
治疗小儿脐疝,尽量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小儿脐疝包怎样揉回去
小儿脐疝包不建议揉,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不能自行治疗。
小儿脐疝包在哭闹时会明显增大,哭闹停止后会自行回纳,由于脐疝的疝环比较大,不容易发生嵌顿,如果孩子哭闹结束后,脐疝包没有消失,可能发生了嵌顿,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嵌顿的脐疝包内多数为小肠,自己无法控制揉的力度,很容易引起肠管破裂,长时间嵌顿也容易发生肠管坏死。
所以,小儿脐疝包不建议自己揉,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给予针对性治疗。
小儿脐疝如何护理
小儿脐疝需要进行以下护理:不能用硬物挤压脐疝、局部加压、避免腹压增加。
1.不能用硬物挤压脐疝:如果用硬物挤压脐疝,有可能导致皮肤破溃,甚至导致局部感染,局部会红肿和渗液,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2.局部加压:适当对脐疝加压,能够防止疝内容物反复突出,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脐疝有可能自愈,注意要用柔软的物体加压。
3.防止腹压增加:腹压增加是导致脐疝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腹压增加,脐部会反复出现肿物,故如果有便秘、咳嗽这些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
小儿发生了脐疝以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有些患者可以保守治疗,有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
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很少复发。非手术治疗时应加强脐部护理,防止压迫损伤脐部菲薄的组织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