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功效作用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为精神药品,是一种中枢兴奋剂,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认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能阻断突触前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以及增加这些单胺类物质释放至外神经元间隙。
适应证
本品可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本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治疗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以及成人患者均有疗效。不可用于6岁以下儿童。
当单项治疗效果不佳时,本品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治疗可能还包括其它措施(如:心理的、教育的和社会的)。
是否使用本品治疗需依据对每名患者症状严重性的全面评估,并非所有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均适用本品治疗。
对于那些继发于环境因素和/或其它原发精神疾患(包括精神病)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兴奋剂。应进行适当的教育,以及精神和心理上的调节。
药物起效时间
口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吸收迅速,6~8小时可达峰。
药物维持时间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给药后作用可持续12小时。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上市了吗,什么时候上市的?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于2017年8月31日上市。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是什么类型的药物?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为精神药品,是一种中枢兴奋剂。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属于管制药吗?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为一类精神药品,属于管制药。
儿童吃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多久停药?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用于6~12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不可用于6岁以下儿童。
长期使用可能会抑制儿童生长(体重和/或身高),因此应对需长期治疗的儿童患者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如患者未按预期生长或增加体重,应中断治疗。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有明显焦虑、紧张和激越症状的患者禁用。
已知对哌甲酯或本品其它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青光眼患者禁用。
正在或14天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禁用。
本品不可用于6岁以下儿童。
手术当天将接受卤代麻醉剂给药的患者避免使用本品。
患有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
慎用情况
本品应慎用于有药物依赖史或酒精依赖史的患者。
哺乳期妇女慎用。
运动员慎用。
精神病患者慎用。
高血压患者慎用。
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新近心肌梗塞或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慎用。
本品不建议用于治疗严重抑郁。
不建议患有严重胃肠道狭窄的患者(病理性或医源性)、吞咽困难的患者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慎用。尚无孕妇使用本品的安全性资料。因此只有潜在的利益大于对胎儿潜在的风险时,孕妇方可使用本品。
哺乳期妇女
慎用。尚不知哌甲酯是否由人体乳汁排出。许多药物可通过人体乳汁排出,所以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儿童
本品在6岁以下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不可用于6岁以下儿童。
老年人
本品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如需使用,请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禁忌联用
本品不应用于正在使用或在2周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
卤代麻醉剂和本品合并用药可能会增加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突然升高的风险。建议手术当天将接受卤代麻醉剂给药的患者避免使用本品。
谨慎联用
香豆素类抗凝剂、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或麦苏林)和一些抗抑郁药(如三环类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哌甲酯与这些药物合用,可能抑制后者的代谢。如需联合用药,应调整剂量或监测血浆药物浓度。
血清素能药物:因有哌甲酯与此类药物联合用药后发生血清素综合征的报告,故慎重联合
抗精神病药:与本品同服时可能会产生药效学相互作用,故正在同时服用两类药物的患者应谨慎。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缓释片:18mg/片;27mg/片;36mg/片。
具体用法
用法
本品为口服给药,应在早晨餐前或餐后服用。
本品要整片用水送下,不能咀嚼、掰开或压碎。
用量
本品每日口服1次,剂量可根据患者个体需要及疗效而定。
新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对于目前未接受本品治疗或其它兴奋剂治疗的患者,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为儿童和青少年18mg每日一次,成人18或36mg每日一次。
正在接受哌甲酯治疗的患者转为本品治疗:对于目前正在接受哌甲酯每日两次或每日三次治疗,剂量为10~60mg/天的患者,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如下:
既往5mg哌甲酯,每日2次或每日3次,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早上18mg。
既往10mg哌甲酯,每日2次或每日3次,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早上36mg。
既往15mg哌甲酯,每日2次或每日3次,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早上54mg。
既往20mg哌甲酯,每日2次或每日3次,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早上72mg。
对正在服用盐酸哌甲酯而剂量与上述不同的患者,应根据临床疗效确定剂量。
剂量调整:剂量可根据患者个体需要及疗效而定。每次可增加剂量18mg,每周调整1次。儿童日剂量不超过54mg、青少年日剂量不超过72mg和成人日剂量不超过108mg。
换用另一种哌甲酯缓释产品:因产品特有的释放特征,释放特征不同的其他缓释哌甲酯制剂可能会有不同的疗效和耐受性特征,故建议仅在医师监督指导下换用另一种缓释哌甲酯产品。
药物漏用
每日1次服药时,当天想起漏用时应尽快补服,如果第二天或之后才想起漏用,则无需补服。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的症状和体征
药物过量的治疗
可采取适当的支持疗法。
要防止患者的自我伤害,并避免加重已有过度兴奋症状的任何外部刺激。
尚缺乏用活性炭解救本品过量的有效性研究。
应严密监护以保证血液循环和呼吸通畅。
对发热患者可能还需体外降温。
在过量的情况下,应考虑到本品中哌甲酯的缓慢释放。
尚缺乏用腹膜透析和体外血液透析解救本品过量的有效性资料。
药物停用
如果症状加重或发生其它不良事件,应减少药量或停药。
哌甲酯与血清素能药物联合用药后如果怀疑发生血清素综合征,必须尽快停用本品。
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无癫痫但脑电图不正常的患者以及极少数的无癫痫病史且脑电图显示无癫痫发作的患者,可能降低其惊厥阈值。因此,一旦出现癫痫症状,应停用本品。
长期使用兴奋剂可能会抑制儿童生长(体重和/或身高),因此应对需长期治疗的儿童患者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如患者未按预期生长或增加体重,应中断治疗。
无精神病或躁狂症史的患者按常规剂量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出现新发的精神病(如幻觉)或躁狂症状,应考虑是否可能与本品具有相关性以及是否应停用本品。
本品治疗期间出现重度头痛、单侧无力或麻痹、协调能力、视觉、言语或记忆力受损症状,怀疑发生脑血管疾病时,需立即停止治疗。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表现
常见不良反应
儿童、青少年不良反应的症状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鼻咽炎。
精神病类:失眠(入睡难型失眠症和失眠症)。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头晕。
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咳嗽、口咽疼痛。
胃肠系统疾病:上腹部疼痛、呕吐。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发热、失眠(入睡难型失眠症和失眠症)。
成人不良反应的症状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厌食症。
精神病类:失眠、焦虑、入睡困难、情绪低落、躁动、激越、精神紧张不安、磨牙症、抑郁、情绪波动、性欲降低、惊恐发作、紧张、攻击、意识模糊状态。
眼器官疾病:调节紊乱、视物模糊。
耳及迷路类疾病:眩晕。
心脏器官疾病:心动过速、心悸。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高血压、潮热。
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口咽疼痛、咳嗽、呼吸困难。
胃肠系统疾病:口干、恶心、消化不良、呕吐、便秘。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多汗。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肌紧张、肌痉挛。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易激惹、疲乏、口渴、乏力。
各类检查:体重下降、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罕见不良反应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治疗反应减弱。
十分罕见不良反应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全血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精神病类:定向力障碍、幻觉、幻听、幻视、躁狂、多言症、性欲异常。
眼器官疾病:复视、瞳孔散大、视觉损害。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雷诺现象。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脱发、红斑。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关节痛、肌痛、肌肉抽搐。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阴茎异常勃起。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胸痛、胸部不适、药效减低、高热。
各类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异常。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若治疗期间儿童、青少年、成人出现咳嗽、口咽疼痛、上腹部疼痛、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止咳、止痛、止吐等对症治疗。
罕见不良反应
若治疗期间出现超敏反应、治疗反应减弱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进行治疗。
十分罕见不良反应
若治疗期间出现例如劳累性胸痛、不能解释的晕厥或者其他心脏病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心脏评估。
若治疗期间出现抽动,建议在每次剂量调整、每次访视和治疗中断时,密切监测抽动或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的发生或加重情况。
若治疗期间出现精神病(如幻觉)或躁狂症症状,应考虑出现的症状是否可能与本品具有相关性以及是否应该停用本品。
若使用本品后,发生阴茎异常勃起,应立即寻求治疗。
若治疗期间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异常,建议进行血液学监测。
若治疗期间出现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肝细胞损伤、急性肝衰竭,应立即寻求治疗。
若治疗期间出现脱发、红斑,应寻求医生的帮助来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若治疗期间出现关节痛、肌痛、肌肉抽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停药,并进行止痛等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本品应密封保存。
本品应放于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其他
长期滥用本品会导致明显的耐药性和心理性依赖,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行为失常。
对滥用药物的停用可能引起严重的抑郁症,应对其停用过程进行监护。长期治疗停药时,可能会使一些潜在疾病症状显现,需要进行随访。
本品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曾有患结构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心脏病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常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发生猝死的报告,要注意警惕。
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哌甲酯)可能引起或者加重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曾有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加重的报道。建议考虑患者的家族史,建议用药前进行抽动或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兴奋剂治疗伴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时,因为可能诱导这些患者的混合或躁狂性发作,应特别谨慎。在开始兴奋剂治疗前,应该充分筛选伴抑郁症状的患者,确定他们是否处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中常观察到攻击行为或敌意。使用本品的初期应监测患者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行为的恶化。
胃肠道梗阻风险:不建议患有严重胃肠道狭窄的患者(病理性或医源性)、吞咽困难的患者使用本品。
本品不被吸收的药物外模及片芯中的不溶成份最终被排除体外,如患者在大便中发现药片样东西不必担心。
对驾驶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兴奋剂可能会损害患者操作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机械或驾驶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本品对患者从事上述活动能力无不良影响之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测。
本品按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
目录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