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盐酸林可霉素
功效作用
本品为林可酰胺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敏感需氧菌及厌氧菌引起的败血症、肺炎等感染。
适应证
林可霉素适用于敏感需氧菌及厌氧菌所致各种感染,具体如下。
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败血症、肺炎、脓胸肺脓肿
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需氧菌和厌氧菌所致的妇产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非淋病奈瑟菌性卵巢-输卵管脓肿、盆腔炎、阴道侧切术后感染。
需氧菌和厌氧菌所致腹腔感染,如腹膜炎腹腔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骨、关节感染等。
不同的剂型其适应证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软膏剂适用于外科烧伤及敏感菌所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滴耳液用于由革兰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穿孔者。
滴眼液用于敏感菌感染所致结膜炎角膜炎等。
药理作用
林可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本品对常见的需氧革兰阳性菌有较高抗菌活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G 者)、表皮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对破伤风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本品对肠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真菌无活性。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口服制剂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2~4小时,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0分钟,药物在此之前可能已经起效,请遵医嘱用药。
栓剂、滴眼剂、滴耳液、软膏剂的起效时间尚不明确,遵医嘱用药即可。
药物维持时间
尚不明确,血液中本品半衰期约为4~6小时,肝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会延长至10~20 小时。本品药物剂型不同时,用药次数也不一样,遵医嘱使用即可。
药物联用
本品用于治疗盆腔感染和腹腔感染时常与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药联合应用。
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盐酸林可霉素主要治疗什么
盐酸林可霉素主要治疗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致病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关节或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盐酸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对厌氧菌和需氧革兰阳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盆腔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还可用作替代药物,应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者不宜用青霉素者。
盐酸林可霉素可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过敏反应(皮疹、瘙痒)、肝、肾功能异常、耳鸣、眩晕等。
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不推荐本品用于1个月以下新生儿和早产儿患者。
慎用情况
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有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史患者慎用。
肾功能严重减退患者慎用。
中度以上肝功能损害者应避免使用。
有哮喘史或严重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本品经胎盘后可在胎儿肝中浓缩,虽人类应用时尚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在孕妇中应用需充分权衡利弊,因此孕妇应慎用。
哺乳期女性:林可霉素可经乳汁排出,对乳儿的风险不能排除,哺乳期女性应慎用。如需应用,应用时宜停止哺乳。
儿童:不推荐本品用于1个月以下新生儿和早产儿患者。
老人: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使用本品时易发生腹泻或假膜性肠炎等不良反应,应谨慎用药,用药时需密切观察。
肾功能不全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林可霉素剂量无需减少,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
配伍禁忌
本品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导致肌无力呼吸抑制或呼吸肌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合用本品时应注意。
在林可霉素类疗程中易引起腹泻,甚至在停药后数周仍可发生假膜性肠炎。本品不宜与抗肠蠕动止泻药合用,以免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导致腹泻迁延和加剧。
林可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抗胆碱酯酶药等治疗肌无力的药物合用,可降低后者疗效,应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
氯霉素或红霉素的作用靶位与林可霉素相同,合用可抑制林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具拮抗作用,故林可霉素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
本品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可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暂停),应谨慎联用。
本品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
林可霉素不可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同瓶静脉滴注。
用法用量
本品有不同的剂型及规格,每种剂型、规格的用法用量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滴耳液:6ml:0.18g(按林可霉素计)。
滴眼液:8ml:0.2g(按林可霉素计)。
栓剂:0.4g/粒。
软膏:10g:50mg。
片剂:0.25g/片;0.5g/片。
胶囊剂:0.25g/粒;0.5g/粒。
注射液:1ml:0.2g;2ml:0.6g。
具体用法
用法
滴耳液:滴耳。滴药时,滴药者将患者耳廓向后下牵拉使耳道变直,滴耳液的滴管不可碰及外耳道,以免污染。
滴眼液:滴眼,滴于眼睑内。
栓剂:塞入肛门深处中。
软膏:外用,涂于患处。
片剂/胶囊剂:口服,温开水送服,宜空腹服用。
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用量
滴耳液:一次1~2滴,一日3~5次。
滴眼液:一次1~2滴,一日3~5次。
栓剂:一次0.4g,一日3~4次。
软膏:一日2~3次。
片剂:成人每日1.5~2g(按林可霉素计,以下同),分3~4次服;儿童每日按体重30~60mg/kg,分3~4次服。
胶囊剂:成人每日1.5~2g(按林可霉素计,以下同),分3~4次服;儿童每日按体重30~60mg/kg,分3~4次服。
注射液:肌内注射,成人一般为每8~12小时0.6g,儿童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2~3次注射。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6g,溶解于100~200ml输液内,滴注1~2小时,每8~12小时1次;儿童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2~3次给药。
药物漏用
外用剂型:滴耳液、滴眼液、栓剂、软膏剂等外用剂型漏用后在想起时补用即可。
注射剂: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给药,一般不存在漏用情况。
口服剂型:片剂、胶囊剂每日用药3~4次,如果想起忘记服药时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超过标准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则可补服;如果想起忘记服药的时候,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标准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按时、按量服药即可。
无需补服: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14时忘记服用,18时后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无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药物即可。
需要补服: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14时忘记服用,18时前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药物即可。
药物过量
本品注射剂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心电图变化等,偶可引起心搏、呼吸停止。
药物过量时,应立即就医或告知医生,由医生进行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洗胃、用催吐药及补液等。
药物停用
使用林可霉素期间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可能,及时停药并就医,遵医嘱处理。
如果用药后感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怎么用
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是一种抗生素类的外用药物,主要成分有林可霉素、尿囊素等,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取少量直接涂在受损皮肤上,主要用于痤疮、疥疮、脂溢性皮炎等的治疗。
清洁皮肤后取少许林可霉素凝胶直接均匀涂在病灶部位,1-2次/天,使用后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生局部烧灼、发红、瘙痒等症状,如发生此类症状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迅速将药物成分彻底清洗干净,如果不能自行缓解,需要及时就医就诊。对林可霉素凝胶过敏是禁止便用的。
提示:林可霉素凝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用药。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表现
常见不良反应
常见腹痛、腹泻、肛门瘙痒、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假膜性肠炎,表现为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疲乏等。
其他不良反应
林可霉素还可引起皮疹、瘙痒以及过敏样反应、黄疸、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样反应、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
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男性较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因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偶可出现尿潴留
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轻度腹痛、腹泻、肛门瘙痒等常见不良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可能,轻症患者停药后即可能恢复;情况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的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滴耳液:遮光,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滴眼液:遮光,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栓剂、软膏剂:遮光,密封保存。
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密封保存。
其他
林可霉素在脑脊液中浓度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水平,不适用于脑膜炎
使用本品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有增高,如需做相关检查,请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为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用本品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疗程至少为10日。
本品偶尔会导致不敏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或引起二重感染,一旦发生二重感染,需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本品疗程长者,需遵医嘱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严重肾功能减退和(或)严重肝功能减退,伴严重代谢异常者,采用高剂量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不同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可有相当大的差异,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有重要意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