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
概述
人体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称为浆膜腔(serouscavity),生理状态下,浆膜腔内存在少量液体,具有润滑作用,以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病理状态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形成浆膜腔积液(serouseffusion)。
适宜人群
新发生的浆膜腔积液的患者。
已有浆膜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
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浆膜腔积液采集。
检查前
了解采集标本时体位。
胸腔积液,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前额扶手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者前臂置于枕部,便于采集标本。
腹腔积液,以患者情况和腹水量,取平卧、侧卧、半卧坐位,便于标本采集。
检查时
由医生进行浆膜腔穿刺术采集,穿刺成功后采集中段液体于无菌容器内送检。般性状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采集2ml,采集后及时送检。患者在检查时应放松心情。
相关指标
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凝固度
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般性状检查可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明确积液的病因,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颜色(正常为淡黄色)
红色,见于穿刺损伤、结核病急性期、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胆囊或肠道穿孔等。
棕色,见于阿米巴脓肿破溃、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等。
黑色,见于曲霉菌、厌氧菌感染。
透明度
漏出液,多清晰透明或微浑。
渗出液,浑浊。
比重
漏出液,含细胞、蛋白质少,比重低。
渗出液,含细胞、蛋白质多、比重高。
pH值
pH降低见于感染性浆膜炎、风湿性疾病等继发性浆膜炎。
凝固度
漏出液般不易凝固。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相关指标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