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物理学检查
概述
浆膜腔积液物理学检查指运用物理学方法进行浆膜腔积液的量、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等检查。浆膜腔积液的物理学检查可以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同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
检查前准备
采集浆膜腔积液之前避免情绪紧张和激动,通过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和心包膜腔穿刺术等进行采集,确定穿刺部位无感染灶。抽取的浆膜腔积液一份加入抗凝剂,另一份不加抗凝剂,必须立即送验及时检查,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不能立即送检的浆膜腔积液可加入甲醛溶液延缓细胞溶解,但对细胞形态有一定影响。
操作方法
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及透明度;将未加抗凝剂浆膜腔积液静置数分钟后,肉眼观察有无凝块及程度;常用比重计法或折射仪测定浆膜腔积液的比重。
临床意义
1.量
正常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病理情况下液体量增多,其量的多少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由数毫升至数千毫升不等。
2.颜色
正常为清亮的淡黄色,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漏出液一般呈淡黄色,透明,比密低。渗出液多呈各种颜色且色深,比密高。
(3)绿色: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腹膜积液呈绿色可能是由于胆囊或肠道穿孔、胆汁混入积液所致。
(4)棕色:多有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浆膜腔积液所致。
(5)黑色:由曲霉菌感染引起。
(6)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3.透明度
正常浆膜腔积液呈清晰透明。透明度变化常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的数量和蛋白质浓度等有关,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菌、细胞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蛋白质较少,且无细菌而呈透明或稍微浑浊;乳糜液含有大量脂肪而浑浊。
4.凝固性
5.比重
浆膜腔积液比重的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漏出液因其含有的细胞、蛋白质等成分少,其比重常小于1.018;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细胞等成分,其比重常大于1.018。
目录
概述
检查前准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