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
概述
面部发红,自觉灼热感,还可同时伴有心慌、潮热、汗出等表现
多与情绪、环境温度相关,包括神经(自主神经)介导和血管活性物质介导潮红综合征
一般针对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停用致病物质可治疗外源性因素所致的皮肤潮红
定义
皮肤潮红的常见表现,为面部皮温升高感伴一过性皮肤充血。
发生机制
自主神经支配及循环中的血管活性物质都可影响面部血管平滑肌。其中任一因素改变,都可引起皮肤潮红反应。同时自主神经也支配小汗腺。
因此,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引起血管舒张且伴有出汗,而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往往仅引起皮肤潮红反应。
类型
根据是否有出汗症状可以分为两类: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血管舒张且伴有出汗,常常称为“湿”性潮红。体内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也可引起皮肤潮红,也称为“干”性潮红。
根据发作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一过性、持续性。
表现
症状特征
好发部位颜面部,以两颧部甚,表现为面部发红,自觉灼热感。
多数在情绪紧张、激动时、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时或环境温度较大变化时较明显或加重。
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心慌,潮热,汗出等表现,有时安静后面红症状可逐渐减退乃至消失。
伴随症状
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伴有心悸、口干等,可考虑情绪性潮红。
头痛、高血压、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可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嗜铬细胞瘤。
伴丘疹和脓疱,灼烧感,可考虑玫瑰痤疮。
伴阵发性热感、剧烈的出汗,可考虑绝经期。
伴反复短暂的电击样疼痛,突发突止,可考虑三叉神经痛。
伴搏动样疼痛、恶心、呕吐、畏光胃声等,可考虑偏头痛。
伴发热、咳嗽、咳痰、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考虑肺结核。
低血压、喘鸣、荨麻疹和腹痛,见于全身性过敏反应。
头痛、出汗、高血压、心动过速见于嗜铬细胞瘤。
原因
疾病因素
全身性过敏反应
常见皮肤潮红,包括面部,但往往伴有低血压、喘鸣、荨麻疹及腹痛。药物导致的全身性过敏反应中近50%可见皮肤潮红。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干扰自主神经功能的病变可导致皮肤潮红。可能引起自主神经不稳定性及皮肤潮红的神经系统疾病。
间脑自主神经性癫痫:全面性癫痫发作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放电,可导致出汗、潮红、竖毛、流涎、心动过速及高血压。
耳颞神经综合征(Frey综合征):耳颞神经的皮肤分布区内反复发作味觉性潮红和/或出汗。人们认为这由副交感神经纤维错向再生所致。可发生在腮腺手术或腮腺损伤、围产期产伤或儿童期面部创伤后。
三叉神经痛及偏头痛:可能引起单侧皮肤潮红,被称为“逆行感觉神经性潮红”。由源于脑干的非典型自主神经性血管扩张系统所介导,与小汗腺激活无关。
Harlequin综合征:也称丑角综合征,是一种包括单侧多汗症及头颈部皮肤潮红的罕见自主神经性疾病。人们认为该病继发于交感神经调节神经元的压迫或病变。皮肤潮红常由运动或发热引起。
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玫瑰痤疮
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面部,最常发生于40~60岁女性,特征是面中部的丘疹和脓疱,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面部皮肤潮红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可能受情绪、冷和热、运动、辛辣或热食,及酒精刺激有关。
面部红斑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的面部皮肤潮红都应怀疑该疾病。
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多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
内分泌方面
肥大细胞增生症
嗜铬细胞瘤
5-羟色胺综合征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活性增加,最常与药物副作用及相互作用有关。出汗及过热是特征性自主神经表现,可能表现为包括面部在内的皮肤潮红。
其他
其他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肿瘤方面
类癌综合征
甲状腺髓样癌
一种甲状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通常包括面部和上肢的皮肤潮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
胰腺肿瘤、血管活性肠肽瘤
血管活性肠肽(VIP)肿瘤是分泌VIP、前列腺素、抑胃肽及胰肽的非β胰岛细胞肿瘤,20%的患者发生皮肤潮红。
其他疾病
非疾病因素
体温调节性潮红:可由发热、运动、周围环境和摄入热饮导致。
绝经期:继发于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通常称为“潮热”,临床特征有阵发性热感、剧烈出汗和面部潮红。
情绪性潮红:好发于女性,患者常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轻微的健康情绪反应也可能诱发面部皮肤潮红。
药物:药物诱发机制包括血管扩张,前列环素生成增加,肥大细胞介质释放,及其他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常见药物为血管舒张剂,包括钙通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烟酸等药物。若干药物在于酒精联合摄入时可引起皮肤潮红。
食物摄入:多种食物或其添加剂可能导致皮肤潮红,常包括辛辣食物。
就医
就医指征
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更年期女性,伴有月经出现变化、焦虑、抑郁、疑病、性格改变等。
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出现长期低热、面色潮红、盗汗、乏力、咳嗽、咳痰等,要警惕结核病。
伴面部红斑、丘疹、水疱、瘙痒或烧灼感等。
面红发作次数特别频繁,且症状显著,患者为此苦恼、焦虑、恐惧。
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诊科室
怀疑过敏或中毒引起危急症状者,须及时到急诊科就诊。除了此危重情况外一般首诊于皮肤科或普内科,伴有其他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到相应科室就诊。
怀疑面部皮肤问题引起者,须于皮肤科就诊。
更年期女性出现面红应于妇科就诊。
怀疑结核病、高血压等引起者,须于感染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面红出现的时间,特征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您的面红现象会缓解或加重?
除了面红外,您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有充血潮红的现象?
是否有其他不适(包括局部潮红部位和或全身)?
病史清单
是否曾经有面部皮肤问题,比如面部脂溢性皮炎、痤疮?针对面部皮肤问题是否使用过外用药?
是否有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
今年多大了?是否做过卵巢切除术?是否已经绝经?(针对女性)
最近接触过结核病人吗?
近期有饮酒吗?是否接触过工业化学品、使用特殊药物(如吸入亚硝酸戊酯)或食用金枪鱼、大青花鱼类特殊食物?
居住的地区紫外线强烈吗?
之前是否在其他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相关检查
查体
专科检查
检查皮损的分布部位、皮损的种类、数目、大小、形态、表面及基底情况,颜色、及边界是否清楚。是否伴有水泡、皮疹、渗出、脱屑等情况。
其他系统检查
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
淋巴结检查:注意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
头颈部检查:有无结膜充血、巩膜黄染、外耳道脓性分泌物、乳突红肿、颈部有无阻力、甲状腺有无肿大、质地。
四肢查体:是否有杵状指、多关节肿痛、压痛及肌肉疼痛等。
实验室检查
仅局限于面部的皮肤潮红,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除面部以外,伴有全身皮肤潮红,可能的全身性疾病可通过典型的伴随症状所区分,当病史和体格检查不能得出可能的诊断时,应进一步完善以下检查:
斑贴试验
因背部、上臂和前臂屈侧皮肤有较多树突状细胞,常作为斑贴试验的部位,其中以上背部为最佳部位。
血常规
可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贫血、出血、感染等。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
生化
评估肝肾功能及血糖水平。
结核菌素试验
该试验阳性,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
尿液检查
血清激素检查
怀疑绝经的患者可检测血清FSH及雌二醇。
皮质醇抑制试验
怀疑库欣综合征的患者可行血清皮质醇测定及皮质醇抑制试验。
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
有助于诊断肥大细胞增生症。
影像学检查
X线、胸部CT检查:可用于排查呼吸系统疾病的排查,如肺结核等疾病。
病理检查
病变组织活检:系统性肥大细胞病或皮肌炎患者可行皮肤或肌肉活检。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规律生活,禁食辛辣、过烫食物、海鲜和咖啡浓茶等刺激食品。
尽量避免日晒及高温寒冷刺激及服用具有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焦虑等,调畅情致,保持心态平和。
尽量少去美容院做脸、美白、蒸脸、磨砂去角质等项目,防止皮肤变薄。
不宜选用刺激性强而浓度高的修复露,应该使用敏感肌肤适合的护肤品。
专业治疗
绝经期潮热,根绝症状的强度和频度,以及患者合并疾病,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可以选择激素治疗以及非激素治疗。
酒精引起者,避免饮酒可以预防酒精诱导的皮肤潮红。
玫瑰痤疮,建议患者写日记记录潮红发作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助于识别并避免相关触发因素,解除刺激因素后采取冷敷和转移至凉爽的环境减轻潮红。建议皮肤科专科就诊,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相应、恰当的其它辅助治疗及个体化的健康指导。
情绪性皮肤潮红和脸红,社交恐惧症相关的重度皮肤潮红,前者可能试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后者于内镜下经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后短期有效。
糖尿病:治疗原则包括五个方面,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自我监测、有关糖尿病的教育和心理治疗。
面部接触性皮炎:首寻找致敏原因,当原因去除后再给予适当处理,则能迅速痊愈。以后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不宜直接接触高浓度的任何药品或化学物质,慎用易致敏的外用品。
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