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综合征
概述
鼻甲过度切除导致鼻腔宽大,反而出现鼻腔堵塞症状
鼻塞、鼻腔干燥感、结痂、鼻臭、嗅觉障碍,呼吸时鼻腔及头面部疼痛
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鼻甲手术或精神状态有关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空鼻综合征是一种鼻甲切除手术诱发的鼻部疾病。患者往往主诉鼻塞、鼻腔黏膜异常干燥、嗅觉减退或缺失、呼吸相关头痛,但体检通常可见鼻腔宽敞而通畅。
鼻腔外侧壁上有突出于鼻腔中的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骨性组织,游离缘向内下方悬垂,分别为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鼻甲的作用主要就是增加鼻腔黏膜的面积,具有加温、加湿的作用,过滤细菌、灰尘、病毒等,增加鼻阻力,有助于维持正常鼻腔通气。
鼻甲部分切除后,黏膜面积减少,出现鼻干、过度通气表现。
分型
根据鼻腔组织缺失部位的不同,空鼻综合征分为如下4个亚型。
下鼻甲型
为空鼻综合征最常见亚型,多见于下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鼻腔宽大通畅,但患者主诉鼻塞及严重的鼻腔干燥。
中鼻甲型
见于中鼻甲术后。此型患者以呼吸相关疼痛最为多见,鼻腔宽大通畅,但患者主诉鼻塞、鼻腔干燥、鼻痂形成等相对下鼻甲型少见且轻微。
中-下鼻甲型
见于中鼻甲和下鼻甲同时切除后,为空鼻综合征中症状最为严重的一型,临床表现多类似于下鼻甲型,可伴焦虑和抑郁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发生率较前面两型高。
类空鼻综合征
症状类似于空鼻综合征,但鼻腔手术后的鼻甲黏膜组织缺失少,鼻腔容积看起来正常。
病因
空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明,多发生在鼻腔黏膜损伤性手术如鼻甲部分切除之后,精神相关因素如焦虑、抑郁可能也参与致病。
鼻腔黏膜有丰富的腺体及感受器(感觉、温度、触觉)分布,黏膜与气流接触形成通气感觉,鼻甲黏膜遭到破坏后腺体及感受器数量下降,黏膜对气流感觉功能下降,患者自己感觉鼻阻。
症状
矛盾性鼻阻
鼻腔宽大通畅,患者却主诉鼻塞,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和窒息感、睡眠呼吸障碍等。
鼻腔干燥
鼻腔黏膜异常干燥、鼻腔侧壁及底部为主的鼻痂形成。
鼻腔独有的解剖特点遭到破坏后,鼻阻力降低,黏膜对气流的感觉和湿化效率降低,导致鼻腔异常干燥及干痂形成。
嗅觉减退或缺失
空气流动模式改变,使气味粒子不能到达嗅区,加上鼻腔内结痂阻挡,导致嗅觉减退或缺失。
头痛
呼吸时鼻腔及头面部出现疼痛。
精神心理症状
精神心理因素会加重鼻部不适,反过来由于鼻部手术后的不适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部分患者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劳、易激怒、焦虑、抑郁等表现。
其他
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影响睡眠等。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行鼻-鼻窦手术后,出现不明原因鼻塞、鼻腔异常干燥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停止鼻腔冲洗。
就医前停止鼻腔用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鼻塞、鼻腔干燥的?
鼻塞、鼻腔干燥的感受及程度?
鼻塞、鼻腔干燥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发作?
有没有嗅觉改变?
呼吸时有无鼻及头面部的疼痛?
是否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劳、烦躁易怒的不良情绪?
什么情况症状会出现好转及加重?
病史清单
之前是否接受过鼻-鼻窦手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鼻内镜检查结果
鼻窦CT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鼻腔冲洗药物: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鼻腔点药:复方薄荷油滴鼻剂、红霉素软膏
诊断
空鼻综合征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主观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曾有过鼻甲手术史。
症状
常见鼻阻、鼻腔干燥感、鼻部异味、嗅觉障碍、呼吸时鼻及头面部疼痛。
鼻腔检查
辅助检查
棉片试验
将合适大小的棉片以生理盐水润湿,置于鼻腔内准备行鼻甲修复或移植的部位,令患者自由呼吸,20~30分钟后,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者,支持空鼻综合征的诊断。
CT检查
不作为空鼻综合征的必要诊断手段,鼻腔增大、外侧壁破坏;下鼻甲和中鼻甲骨质破坏;窦口鼻道复合体缺失;鼻窦黏膜增厚,帮助诊断。
鼻阻力检查
鼻测压计及声反射鼻测量计,常提示鼻阻力正常或减小,该检查无特异性,诊断意义不大。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萎缩性鼻炎鉴别。
相似点:鼻塞、鼻腔干燥、结痂。
不同点:
病因:萎缩性鼻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可能与遗传、免疫或传染病因素有关;继发性多有局部因素引起;空鼻综合征多与鼻甲手术有关联。
症状表现:空鼻综合征呼吸困难较萎缩性鼻炎严重,个别患者有窒息感;空鼻综合征鼻腔无结痂或少许,萎缩性鼻炎较重。
细菌培养:萎缩性鼻炎从鼻腔可明确培养分离病原微生物,可发现潮湿臭鼻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空鼻综合征一般无病原体感染。
治疗
空鼻综合征治疗困难,各种保守治疗只能部分改善症状,症状较重的患者多需要再次手术。
保守治疗
鼻腔灌洗: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海盐水冲洗鼻腔,缓解干燥不适。
局部应用保湿软膏,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及糖皮质激素。
对于结痂明显,尤其鼻臭的患者,可局部使用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
口服维生素治疗:口服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鼻黏膜,增加黏液分泌。
手术治疗
鼻内微创鼻甲成形术
手术目的是恢复鼻甲黏膜面积,为鼻腔正常生理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植入材料有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
鼻腔注射填充
研究发现,透明质酸凝胶等注射可改善患者症状。但是存在注射困难及材料不稳定的缺点。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空鼻综合征不能自愈,如不治疗,症状持续存在,还有可能加重。
治疗后
经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难以达到治愈。
危害性
空鼻综合征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的不适,也会导致心理、精神问题。
日常
日常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尽量避免高温、粉尘环境的刺激,以免加重鼻腔干燥。
戒烟酒,均衡健康饮食,多进食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适度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家属多关心患者,注意心理变化,正确面对疾病。
随诊复查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干预。
预防
出现鼻腔鼻窦疾病,建议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谨慎接受鼻甲手术。
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刺激。
保护鼻部,避免鼻部受伤。
有感染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出现鼻甲肥大。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