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
概述
人体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称为浆膜腔(serous cavity),生理状态下,浆膜腔内存在少量液体,具有润滑作用,以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适宜人群
新发生的浆膜腔积液的患者。
已有浆膜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
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浆膜腔积液采集。
检查前
了解采集标本时体位。
胸腔积液,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前额扶手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者前臂置于枕部,便于采集标本。
腹腔积液,根据患者情况和腹水量,取平卧、侧卧、半卧坐位,便于标本采集。
检查时
由医生进行浆膜腔穿刺术采集,穿刺成功后采集中段液体于无菌容器内送检。般性状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采集2ml,采样后及时送检。患者在检查时应放松心情。
相关指标
临床意义
黏蛋白定性试验
鉴别诊断渗出液与漏出液。
阴性,提示漏出液。
阳性,提示渗出液。
黏蛋白定量试验
鉴别诊断渗出液与漏出液,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升高
常见于炎性疾病,浆膜腔积液蛋白含量多>40g/L;肝静脉血管栓塞形成综合征为40~60g/L;恶性肿瘤为20~40 g/L。
降低
常见于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浆膜腔积液蛋白含量多为1~10g/L;肝硬化为5~20g/L。
葡萄糖
降低
常见于风湿性积液、结核性积液、恶性积液或食管破裂等。
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3.33mmol/L ,或胸腔积液与血清葡萄糖比值<0.5 ,多见于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和食管破裂性积液等。
乳酸脱氢酶
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漏出液<200U/L,漏出液>200U/L;积液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0.6为漏出液,比值>0.6为渗出液。
升高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恶性积液等。
腺苷脱氨酶
鉴别结核性和恶性积液。
结核性积液ADA 活性明显增高,常>40U/L ,抗结核治疗有效时ADA 活性减低。
淀粉酶
鉴别胰源性腹腔积液和食管破裂性腹腔积液。
升高
常见于食管穿孔、胰腺外伤合并胸腔积液、肺癌、胰腺炎症、胰腺癌、胃穿孔指肠穿孔等。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相关指标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