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化学分析
概述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若有多量液体潴留,形成积液,即为病理变化。这些积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胸膜积液(胸水)、腹膜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临床上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漏出液为非炎症所致,渗出液为炎症、肿瘤所致。浆膜腔积液化学分析是指运用化学方法对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葡萄糖、酶、肿瘤标志物等进行检验。浆膜腔积液化学分析有助于判断积液的性质及诊断疾病、疗效监测、判断预后等。
检查前准备
采集浆膜腔积液之前避免情绪紧张和激动,通过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和心包膜腔穿刺术等进行采集,确定穿刺部位无感染灶。抽取的浆膜腔积液需加抗凝剂,必须立即送验及时检查,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不能立即送检的浆膜腔积液可加入甲醛溶液延缓细胞溶解,但对细胞形态有一定影响。
操作方法
将浆膜腔积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验,根据检测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
1.酸碱度
用精密pH试纸测试浆膜腔积液酸碱度。
2.蛋白质
(1)黏蛋白定性试验:取100mL蒸馏水,加0.1mL无水乙酸,混合均匀,逐滴加浆膜腔积液于乙酸溶液当中,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出现。
(2)蛋白质定量试验:有多种类方法可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法、双缩脲法、染色法、荧光法等。
3.葡萄糖
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来测定葡萄糖含量。
4.脂类
5.酶
通常采用酶速率法、氨偶联法、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进行酶的测定,有时需要与血清中相同的酶类同时测定,便于比较。
6.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可分为多种类别,可通过不同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
临床意义
1.酸碱度
酸碱度测定有助于良性积液或恶性积液的鉴别,恶性积液的酸碱度多小于7.4;炎性积液的酸碱度一般小于7.2。
2.蛋白质
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对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以及寻找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有重要意义。蛋白质定量: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质测定方法一致。漏出液蛋白质小于25g/L,渗出液大于30g/L。黏蛋白定性试验:漏出液为阴性;渗出液为阳性。
3.葡萄糖
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是由于细菌和炎性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利用葡萄糖增多和葡萄糖从血浆转移到浆膜腔减低等所致。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结核性积液。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低于3.33 mmol/L,或胸腔积液与血清葡萄糖比值小于0.5,多见于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等。恶性积液葡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浸润、预后不良。
4.脂类
浆膜腔积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的含量对真性乳糜积液与加行乳糜积液检鉴别有重要价值,积液中的TG>1.24mmol/L,提示为乳糜性积液。
5.酶
(1)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可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漏出液中LDH活性与正常血清接近;渗出液LDH>200U/L,且积液LDH/血清LDH比值>0.6。结核性积液LDH活性略为增高,恶性积液中等程度增高,化脓性积液增高最明显。
6.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肿瘤患者癌胚抗原升高。
目录
概述
检查前准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