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中毒实验诊断
概述
正常人体内体液酸碱度处于较窄的范围,pH值为7.35~7.45。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摄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HCO3-过高(>27mmol/L),PaCO2增高。pH值多>7.45,但按代偿情况而异,可以明显过高;也可以仅轻度升高甚至正常。碱中毒分为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实验诊断是通过对体液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缓冲碱(BB)、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实际碳酸氢盐(AB)、血氧饱和度(SO2)、阴离子间隙(AG)等的检测,了解碱中毒的类型和机体代偿情况。
参考值
1.酸碱度:动脉血pH 7.35~7.45;静脉血pH比动脉血低0.02~0.03。
2.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PCO2:4.1~6.0kPa(35~45mmHg);静脉血PCO2比动脉血高0.6~0.9kPa(4.5~6.8mmHg)。
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1~31mmol/L。
4.缓冲碱(BB):45~55mmol/L。
5.碱剩余(BE):-2~2mmol/L。
6.标准碳酸氢盐(SB):22~27mmol/L。
7.实际碳酸氢盐(AB):22~27mmol/L。
8.血氧饱和度(SO2):0.919~0.990(91.9%~99.0%)
9.阴离子间隙(AG):15.5~18.5mmol/L或12~14mmol/L(按公式或简化公式得出)。
临床意义
2.PCO2降低常见于高热、癔症、水杨酸中毒、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中枢神经疾病、人工通气过度等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
3.CO2CP表示的是血浆中以HCO3-形式存在的CO2含量。CO2CP增加见于缺钾、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CO2CP减少见于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增快、换气过度等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
4.BB是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其能部分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衡的状态。
5.BE能表示血浆、全血、或细胞外液碱贮存增加或减少的量。BE值增大超过3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因其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较准确的指标。
6.SB反映体内HCO3-储备量的大小。SB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常结合AB来判断呼吸对血浆HCO3-的影响程度。
7.AG是反映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血气分析的同时测定电解质,计算AG,可对三重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碱中毒+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作出判断。
目录
概述
参考值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