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鼻腔癌
概述
原发于鼻腔的恶性肿瘤,居鼻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早期主要表现为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塞,晚期可有面部麻木、头痛等症状
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恶变等因素相关
多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定义
鼻腔癌为头颈部常见肿瘤之一,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最易好发于固有鼻腔外侧壁,如中鼻甲、下鼻甲等部位。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各一,由鼻前庭和固有鼻腔组成。鼻前庭位于鼻腔前下部,主要由鼻翼和鼻尖围成。固有鼻腔有内、外、顶、底四个壁。
大部分鼻腔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可出现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塞等症状,易被忽视和误诊。中晚期因肿瘤累及周围组织或器官而出现面颊部麻木、疼痛感以及头痛、流泪等症状。
分类
鼻腔癌病理组织学类型较多,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发病率最高,腺癌次之。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
鳞状细胞癌(SCC)
在各组织学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51.6%。
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如中、下鼻甲,易侵犯上颌窦。
腺癌(AC)
发病率仅次于鳞状细胞癌。
好发于鼻腔顶部,易侵犯眼眶及筛窦。
鼻腔腺癌又可分为唾液型腺癌、肠型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唾液型腺癌中的腺样囊性癌(ACC),病情进展速度缓慢,总体生存率高于其他鼻腔恶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仅占所有黑色素瘤1%,占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70%~80%。
好发于鼻中隔以及中、下鼻甲,易侵犯上颌窦或向鼻腔外突出生长。
恶性程度高,早期可出现远处转移,预后差。
罕见的鼻腔恶性肿瘤,占所有鼻腔恶性肿瘤的3%。
好发于鼻腔鼻腔顶部,易侵袭眼眶、颅骨甚至颅内。
恶性程度高,早期可发生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预后差。
未分化癌(UC)
罕见的鼻腔恶性肿瘤,组织学来源不明确。
生长速度快,早期可发生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预后差。
肉瘤
罕见的鼻腔恶性肿瘤,组织学来源广泛,如脉管、骨、软骨及肌肉组织等。
恶性淋巴瘤最多见,此外还有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其他
如神经内分泌癌、移行细胞癌等。
发病情况
因鼻腔恶性肿瘤与鼻窦恶性肿瘤在病因、病理组织学类型等诸多方面较为相似,且在就诊时很难分辨何为原发,且二者都比较少见,故常将二者合并讨论发病情况。
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年发病率约为0.556/10万~0.83/10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5%,所有恶性肿瘤的1%。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40~60岁中老年尤为高发(肉瘤除外,多见于青年人)。
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
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
病因
致病原因
鼻腔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长期刺激可以导致鼻黏膜发生鳞状化生,引起鼻腔癌。
环境因素
实验性研究表明,长期吸入镍、砷、铬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癌变。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木屑者患鼻腔鼻窦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00~900倍。
长期接触放射性射线的工作人员患鼻腔癌的几率增大。
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恶变
如鼻腔内息肉或者乳头状瘤长期反复的发作或经过多次手术,易发生恶变,发展为鼻腔癌。良性鼻腔内肿瘤经过放射治疗后也有可能会恶变。
鼻外伤史
目前研究发现,部分病理学类型的鼻腔癌患者以前有外伤病史。
其他
鼻外伤史、长期吸烟、有鼻腔癌家族病史等。
症状
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以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塞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慢性炎症,易被忽视或误诊为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
主要症状
鼻塞
单侧或者双侧进行性(逐渐加重)的鼻塞,鼻腔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单侧鼻塞多见,早期为间歇性、进行性鼻塞,后可进展为持续性鼻塞。当鼻中隔受到肿物压迫偏向对侧,则可出现双侧鼻塞。
肿瘤位于鼻腔下部时,鼻塞发生较早;位于上部和鼻窦时,则发生较晚。
鼻出血
没有外伤、炎症、外界因素刺激等明显诱因下,出现鼻出血,以单侧多见,早期即可出现。
早期出血量及次数较少,随着疾病进展会逐渐增多。
是鼻腔癌最常见的症状。
涕中带血
无明显诱因出现鼻涕中带血丝的症状,可闻见鼻内有特殊臭味。
其他症状
除上述典型症状外,鼻腔癌可伴发以下症状。
面部症状
如肿瘤累及到眶下神经的时候,可以导致患侧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
如果肿瘤累及到上颌窦,压迫且破坏了前壁,可引起面颊部隆起、面部不对称、变形等症状。
头痛
肿瘤累及眶内或颅底骨质、神经时,可以出现头痛、耳痛等症状。
眼部症状
患者可出现无明显诱因流泪的表现,由肿瘤累及或压迫鼻泪管引起。
当肿瘤压迫眼球使之移位、运动受限时,眼部可出现复视、突眼等眼部症状。
口腔相关症状
肿瘤累及到牙槽的时候,可以出现牙齿疼痛和松动,常到口腔科就诊因而易被误诊。
肿瘤侵犯到翼腭窝时下颌关节运动受限,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多为晚期,提示预后不佳。
耳鸣
当肿瘤向后累及鼻咽部时,可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全身表现
患者可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随着出现远处转移,还可出现转移器官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改变,如侵犯动脉可能出现大出血等。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如果患者伴有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塞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或头颈外科就诊。
肿瘤科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怀疑为鼻腔癌,或确诊后对肿瘤行进一步治疗时,可到肿瘤科就诊。
放疗科
当鼻腔癌患者需要放射治疗时,可到医院放疗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做好口腔卫生,可清洗鼻腔,但清洗时避免损伤鼻黏膜。
穿宽松易穿脱衣物,方便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出血的表现?单侧还是双侧?出血是否频繁?出血量多不多?
是否经常流鼻涕?鼻涕中是否带血丝或者脓液?是否伴随臭味?
是否有头痛、无故流泪的表现?
眼睛看东西时是否出现过复视(重影)?
是否感到面部麻木或疼痛或出现牙齿松动?
这些异常症状是从何时开始的?
病史清单
是否患慢性鼻炎、鼻窦炎或有过鼻外伤史?
是否患过鼻部的良性或交界性肿瘤,如鼻息肉乳头状瘤等?
是否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过放射治疗?
是否长期接触木屑、木尘、镍尘?
直系亲属是否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鼻咽部CT、磁共振(MRI)等。
病理学检查:对鼻腔部肿物或肿大的淋巴结进行细胞涂片。
诊断
鼻腔癌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鼻腔癌存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与其他鼻部良性疾病不易鉴别等特点,早期就诊时确诊困难,易被误诊。
诊断依据
病史
对病史和家族史的了解有助于鼻腔癌的诊治,具体详见前文“病史清单”。
临床表现
鼻腔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以无诱因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塞、头痛等阻塞性鼻窦炎症状表现为主,若出现单侧鼻出血、鼻堵或鼻窦炎,应高度怀疑肿瘤
肿瘤进展后可出现面部(上唇、颊部皮肤麻木等)、眼部(流泪、复视、突眼等)、耳部(耳鸣、听力减退、耳痛等)以及全身症状。
专科检查
(前)鼻镜
能够清晰地观察鼻前庭、鼻腔的情况。
如果鼻腔存在肿瘤,可在患者鼻腔内看到伴有血性鼻涕或脓液的新生物​,新生物一般底部范围广,呈菜花样,表面常有溃疡或坏死,触之易出血。
鼻腔鼻窦肿瘤位置较深或存在鼻中隔偏曲时,前鼻镜难以到达肿瘤部位。
如没有发现肿瘤,应仔细观察中、下鼻甲的情况。
纤维鼻咽喉镜
能够观察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外形以及鼻窦开口处情况。
疑有上颌窦恶性肿瘤者,可将纤维镜插入窦内直接进行观察。
可在直视通过纤维镜钳取组织或刷取细胞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取活检时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鉴别,避免引起大出血。
鼻内窥镜(鼻内镜)
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当肿瘤位于前鼻镜及纤维鼻咽镜难以到达的位置,如筛窦、蝶窦、翼腭窝内等,此时需要通过鼻内窥镜进行该项检查。
鼻内窥镜还可以用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常用检查方法包括鼻咽部CT和磁共振(MRI)检查,CT和MRI都能够清楚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和范围。
鼻腔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且可累及鼻窦、鼻咽等部位,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定位诊断对选择治疗方式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CT
鼻腔恶性肿瘤在CT下呈软组织密度,界限不清,骨质破坏明显。
CT扫描后的三维立体重建,有助于对侵及颅底等复杂病变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制定。
MRI
MRI一般表现为中等T1及较高T2信号,坏死或者出血时会出现信号不均。
MRI除了能清晰地显示肿瘤之外,还能够更好地鉴别恶性肿瘤与炎症性病变。
超声检查
便于诊断较小的淋巴结转移,对鼻腔癌患者可常规行颈部超声检查。
X线
X线检查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已很少应用。
X线检查能够显示骨质破坏,以及肿瘤所在的大致部位和范围,对早期可疑病例的诊断有所帮助。
PET-CT
目前已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明确是否有复发、转移倾向。
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鼻腔癌最准确的诊断标准。
必要时需反复采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原发灶已确诊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可作为淋巴结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不建议常规行淋巴结切除活检。
手术探查
对于病理学检查难以鉴别的鼻内肿物可以通过手术探查诊断。
手术中的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更有利于确诊。
分期
推荐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分期(第八版)。
TNM分期
T代表原发肿瘤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以及侵犯范围。分为T1~T4,数字越大,代表原发灶越严重。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的个数、大小以及有无包膜侵犯。分为N0~N3分期,数字越大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越严重。
M表示肿瘤远处转移情况,M0代表无远处转移,M1代表有远处转移。
AJCC第八版鼻腔癌分期
分期TNM分期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1~2N1M0;T3N0~1M0
ⅣA期T1~4aN2M0;T4aN0~1M0
ⅣB期T4b任何NM0;任何TN3M0
ⅣC期任何T任何NM1
注:Tis代表原位癌
鉴别诊断
鼻腔癌早期表现不明显,经常与以下疾病相混淆,应予以鉴别诊断。
慢性炎性疾病
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相似点:都有鼻涕、鼻塞、头疼的表现。
不同点:鼻窦炎X线检查、CT检查无肿块表现。
可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良性或交界性肿瘤
相似点:都有鼻内肿物、反复鼻出血、鼻塞、鼻涕中血等表现。
不同点:一般没有眼睛肿胀痛、牙齿脱落、张口困难等其他器官疾病。
可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理想的标准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及患者全身情况,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期分化好的患者可行单纯手术治疗,中晚期以手术、放射、化疗综合治疗措施为主。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鼻内窥镜下肿瘤切除术
早期、局限于鼻腔内的癌肿患者可行单纯鼻内镜手术切除病变。
内镜下视野大、清晰、损伤范围较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对完整切除肿瘤、获得足够阴性切缘、控制大出血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开放式手术
当单纯鼻内镜手术难以根治性切除病灶时,需要选择鼻内镜联合开放手术或扩大鼻内镜入路。
包括鼻侧切开术、上颌骨全切术、颅面联合手术等,需根据肿瘤的生长及浸润范围确定最佳术式。
暴露范围大手术视野好,为肿瘤彻底切除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对颌面部正常结构破坏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大。
禁忌证
存在不耐受麻醉及其手术的情况。
鼻腔癌晚期已经错过手术最佳时期的患者。
患者患有严重的凝血障碍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
全身感染的急性期。
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时候。
术后注意事项
出院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适量的运动形式,增强机体免疫力。
术后注意伤口的卫生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保持心情愉悦,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饮食应当清淡,营养搭配,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火锅等。
放射治疗
放疗是鼻腔癌的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大多为局部晚期,单纯的手术治疗已经无法达到治疗目的,此时往往需要行术前或术后放疗。
(1)放疗技术
调强放疗(IMRT)是目前推荐的首选放疗技术,未开展IMRT技术的放疗中心,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相比于传统放疗,IMRT技术在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的同时,能够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如伽玛刀、射波刀等可应用于较小的颅底肿瘤或鼻腔鼻窦肿瘤的再次放疗。
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辅助影像引导放疗(IGRT)、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以及质子放疗等技术。
放疗应用
术前放疗
对于肿瘤本身或累及范围较大,手术难以完整切除时,可通过术前放疗使之缩小,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可以杀死残存的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对于一些较大或复杂的肿瘤,手术无法完整或彻底切除时,术后放疗也显得尤为重要。
单纯放疗
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一般用于组学分化差、各种原因无法行手术治疗的病人。
姑息性放疗一般用于无手术指征、放疗无法根治的病人。
化疗
化疗常作为鼻腔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
适用于无法手术、放疗或经手术、放疗治疗后无法控制病变的晚期患者。
化疗在鼻腔癌中的作用以及最佳方案、剂量和周期目前不明确。
化疗药物
多采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化疗方式
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及诱导化疗等方式。
目前有研究表明诱导化疗对晚期鼻腔癌患者能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诱导化疗一般指在放疗前先进行化疗。
其他
如靶向、免疫治疗等,目前尚无批准适应证的药物,部分临床研究进行中。
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
鳞状细胞癌
是鼻腔癌中最多的病理类型,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早期病人可选择手术治疗。
大多数病人处于中晚期需要行综合治疗,推荐行“术前放疗+手术”或“手术+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或放疗。
腺癌
腺癌对放疗敏感,但单纯放疗治愈率较低,易复发,不建议使用单纯放疗。
可考虑手术+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随着检查及治疗技术的进步,鼻腔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
但整体预后还是较差,5年总生存率为22%~67%。不同病理类型的总存率不同,具体如下。
病理类型预后5年生存率
嗅神经母细胞瘤\n腺样囊性癌\n腺癌等较好60%~70%
鳞状细胞癌一般53%
未分化癌\n恶性黑素瘤极差30%~35%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建议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均衡营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运动管理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手术后避免激烈的运动,日常注意休息。
心理支持
家人接受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家人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应当给予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于鼻腔癌会出现鼻塞头疼等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建议患者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及时向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等。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病变程度是否变重,如肿瘤是否变大、是否出现头痛、张口困难、牙齿脱落等晚期表现。
注意口腔卫生及其牙周情况。
注意观察眼球的变化,是否出现移位,复视症状。
随诊复查
复查时间是根治性治疗后的2年内需大约每3个月随访1次,常规随访5年。
复查项目一般包括鼻CT或者MRI检查、鼻内镜检查等。
预防
鼻腔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也没有明确可以预防的手段,但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部分鼻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需要及时积极科学的治疗,是有效预鼻腔癌的手段。
工作环境如果有木屑、粉尘、刺激性化学物品或放射线,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设施。
少吸烟、远离二手烟环境。
日常饮食应当均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海产品等。
保持心情愉悦,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疾病的必要条件之一。面对不良情绪需要及时疏导,可以选择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
日常注意锻炼身体,如慢跑、广场舞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年龄较大的人群禁止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
及时清理鼻腔异物。注意不要用手清理,可能引起鼻黏膜破损,可以用湿纸巾或者湿棉球清洗。
生活环境的空气湿度保持在人体正常合适范围内,如果较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环境内的湿度。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