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自恋型人格障碍
概述
以普遍持久地妄自尊大,需要赞美,缺乏共情能力为核心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
表现为夸张的优越感,渴望被人崇拜,确信自己出类拔萃,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以心理治疗为主,可用药物控制情绪症状
建议进行专业治疗的同时,学习心理调适方法,与他人平等交往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定义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以把自己看得过分重要,需要赞美,缺乏对他人的共情为核心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自大感,他们夸大自己的才能、成就等,并要求别人把他们当作特殊人物对待,但这种夸大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
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不足 1%。在住院患者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 2%~6%。
自恋型人格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后期和成年人早期,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主要有不切实际的自大感、缺乏共情能力、对批评过分敏感。
患者会夸大自己的才能、成就等,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患者往往只能体会和理解自己的感受,无法理解和关心他人。若不能获得认可,或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时,会遭受打击,可表现为抑郁心境,或者是不合理的愤怒和报复欲望。
自恋型人格障碍怎么测试?
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自测,可使用专业的心理量表进行测试。
常用的人格测评量表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这些专业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咨询中。需注意的是,量表测试不能代替医生诊断,确诊需要专业医生进行。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建议?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心理治疗。
不要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尽量共情他人。经常暗示自己不要片面思考,面对他人的批评不要激动。不要总是渴望别人表演、崇拜自己,平等交往,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相信医生可以帮助自己对抗疾病。
症状
主要症状
不切实际的自大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会夸大自己的才能、成就等,并要求别人把他们当作特殊人物对待。如认为自己是“特殊”和独特的,并且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这种夸大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部分吻合。
缺乏共情能力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只能体会和理解自己的感受,但无法理解和关心他人。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更倾向于成为一个情感上的剥削者,他人往往成为患者满足自身病理性自恋的工具。这使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起基于相互依赖的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对批评过分敏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若不能获得自认为的认可,或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时会遭受打击,易出现自恋创伤,可表现为抑郁心境,或者表现出不合理的愤怒和报复欲望。
其他症状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非分幻想。
经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傲慢、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有特权感,如不合理地期待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于自己的愿望。
并发症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并发症,以及可能伴随它发生的其他情况包括。
抑郁和焦虑情绪。
滥用药物或酒精。
自杀念头或行为。
共病情况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个相当广泛的基本病理心理特征,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物质成瘾等患者疾病表现中均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常伴有边缘型、反社会型、偏执型、表演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病因
生物因素
目前尚不清楚自恋型人格障碍在生物学如脑部结构上的特异性改变,但与人格发展和其他心理健康障碍一样,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心理因素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共情示范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败。使儿童始终停留在一种自我中心的、具有夸大感的发展阶段,虽然年龄增长,但心理发展阶段停滞不前。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因为父母膨胀了儿童的自我感觉,儿童在长大后无法面对现实世界,于是从心理上保持这种妄自尊大的状态。
社会环境因素
西方社会由于注重和强调个性和个人主义,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病率可能有所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较在集体主义环境中成长的人,个性上更容易自恋。
高危因素
不当的亲子关系,过度保护或忽视的养育方式可能会对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造成影响。
人格障碍家族史。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或咨询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
认为自己是完美的。
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
认为别人应该特殊的优待自己,或者应该自动顺从于自己的期望。
常有人反馈自己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但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但会影响人际关系,应予以重视,及时纠正。
特别提醒: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到医院寻求治疗时,更有可能是因为抑郁、吸毒或酗酒,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详细的病情,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当有人批评或拒绝你时,你有什么感受?
你总是期望获得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于你的期望吗?
你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吗?如果没有,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诊断
诊断依据
为确诊人格障碍,患者(或家属)除需提供多方面的详细病史外,可能还需要接受以下检查或评估:
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排除脑部的器质性疾病。
临床访谈: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形式,医生直接向当事人提问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评估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神经心理检测:主要是人格测定,一般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工具。
医学诊断标准
可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标准进行诊断,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要求过度的赞美。
有一种权力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常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鉴别诊断
躁狂发作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我夸张感需与轻躁狂的自我夸大相鉴别。躁狂症发作时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活动增多等精神运动性兴奋,同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在不发作时则没有这些表现。
其他人格障碍
特殊的人际互动模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表演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区别的典型特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自我夸大。具体鉴别如下:
表演型人格障碍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如需要被关注、情感戏剧化等。不同之处在于,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常外向、表现得更热情,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性格更内向、冷漠,对个人成就过度自豪,更需要获得他人对其特殊身份的赞同,需要带有崇拜性的关注。
边缘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象以及相对缺少自我伤害、冲动和放纵的特点。而这一点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较为明显。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两者有共同特点,如猜疑、剥削他人、缺乏同情心。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利用别人更多的是为了建立自我的优越感,一般不具有冲动、攻击的特点,也没有儿童期品行障碍史和成人期犯罪史。
强迫型人格障碍
两者都可能会有完美主义倾向,并认为别人做不好事情。不同之处是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会自我批判,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则相信自己是完美的。
偏执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猜疑和社会退缩,通常是因为担心其缺陷被别人发现,本质上还是自我夸大感。偏执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则没有维持自己“完美形象”的特点。
自评量表
自陈式量表是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评工具。调查表明,在37种主流智力与非智力心理测验中,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排在第2位与第3位。
在企业和学校的职业选择、人员招聘和选拔等应用领域中,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的应用更加普遍与频繁,排在第11位。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共187道选择题,可以测出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并能进一步了解受测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对被试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艾森克人格问卷
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最早于1975年出版。国内有两个修订版本:采用全国常模的88题版,和采用北方常模的85题版。
此量表的项目较少,易于测查,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的情况,是较好的人格测定方法之一。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于20世纪40年代编制,在最初编制时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测查个体的人格特点,判别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也适用于对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可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各类精神疾病进行全面客观的筛查和分类。
本问卷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咨询中。该测验共有566个项目,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群。
治疗
治疗目的:帮助患者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药物对症状的疗效一般不佳。可用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药物。如果患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包括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能改变人格特征,主要应用于对症处理。
情绪不稳定者可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可有效控制愤怒、敌对情绪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具有攻击行为者可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
因药物治疗的远期效果难以肯定,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药物被患者滥用或用于自杀等。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工作,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的常用治疗手段。认知行为疗法(CBT)是较为常见的治疗策略。
认知行为治疗
可以通过提问、想象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学习正确的观念。
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是什么驱使自己去竞争、不信任他人,甚至鄙视他人。学会理解和处理自尊相关的问题及影响。
心理支持疗法
通过心理治疗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使患者可以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可以容忍批评或失败,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调整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达到统一,建立自我同一性。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技术包括自由联想、移情分析、释梦等。
预后
治愈情况
人格障碍较为牢固,一旦形成较难改变,矫正困难,通常预后不良,长程治疗往往因患者依从性差疗效不佳。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年以后常出现恶化,在社会隔绝加重的同时出现空虚感的增强,可以伴发抑郁。需要积极治疗伴发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危害性
自恋型人格障碍会损害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可能对亲密关系、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和自我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
多次的工作变动、无法长期在某地工作。
不良的人际关系,比如婚姻压力或离婚。
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会引发冲突。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的自知水平较低,因此往往拒绝治疗,导致症状长期持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加重,其异常的情绪、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日常
个人护理
心理护理
不要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尽量共情他人。
经常暗示自己不要片面思考,面对他人的批评不要激动。
不总是渴望别人表演、崇拜自己,平等交往,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
生活方式
和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相信医生可以帮助自己对抗疾病。
注意休息,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忌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平时多阅读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家庭护理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治疗的氛围,鼓励患者改变不合理认知,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肯定和强化。
若患者需要进行家庭治疗,积极参与,了解患者的想法,对不合事实的地方充分讨论,给予患者包容。
如果患者需服药,要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督促按医嘱用药,坚持治疗。
帮助患者合理膳食,荤素均衡,平衡营养,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预防
由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没有已知的方法可以预防这种情况。但是,以下方法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避免患有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尽快治疗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参与家庭治疗,学习健康的沟通方式或应对冲突或情绪困扰的方法。
参加育儿课程并在需要时寻求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的指导。
重视自己健康人格的培养,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