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力障碍
概述
一种最常见的智力障碍,以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育迟缓为特征
患者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低于同龄人水平,但能从事简单工作和日常生活任务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本病,主要涉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以康复训练为主,辅以心理治疗,少数需要药物治疗
定义
轻度智力障碍是智力障碍中最常见和最轻微的一种类型,一般起病于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前。
患者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育迟缓,未能达到相应年龄水平,主要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及社会交往的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障碍协会按患者智力商数(智商,IQ)及适应行为将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即IQ为50~69,适应性行为轻度缺陷。
轻度智力障碍患者在幼儿期可表现出智力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如语言发育延迟,理解能力差等。也可以出现适应能力下降,就读小学后出现学习困难,可勉强完成小学的学业。
患者能进行日常的简单语言交流,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自理能力上,患者能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料理,在完成复杂的日常生活任务时需要帮助。
发病情况
智力障碍在全球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即全世界每一百人中有1人是智力障碍患者。
轻度智力障碍患者约占所有智力障碍患者的85%。
男性智力障碍的诊断率比女性高20%~30%。
病因
智力障碍的病因广泛而复杂,从受精到发育成熟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的高风险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代谢疾病、家族遗传、近亲结婚、早产及先天感染、母亲怀孕期间接触有毒物质、不良家庭和教育环境等。
致病原因
先天/遗传因素
原因 | 常见疾病 |
---|---|
染色体异常 | 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 |
基因异常 | 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病、家族性黑矇性痴呆、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斯德奇-韦伯综合征、萎缩性肌强直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着色性干皮病等 |
先天畸形 | 家族性小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 |
胎儿期
原因 | 常见疾病 |
---|---|
母亲受到不良影响 | 母亲孕期受到感染、药物、毒物、辐射、重金属、酒精等影响 |
母亲孕期疾病 | 糖尿病、严重贫血、肾脏病、甲状腺疾病等;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多胎妊娠等 |
异常分娩 | 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产程过长、产伤、早产等 |
出生后
原因 | 常见疾病 |
---|---|
新生儿疾病 | 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颅缝早闭等 |
儿童期疾病 | 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颅脑外伤、脑缺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B12缺乏等 |
视听觉缺陷 | 聋、哑、盲等特殊感官缺陷 |
社会环境因素 | 缺乏受教育机会、与社会隔离等 |
高危因素
存在以下情况者,出现智力障碍的风险较高。
染色体异常,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史、严重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史。
父母为近亲结婚。
早产儿及先天性感染(如梅毒)患者。
母亲在怀孕期间有酗酒或药物滥用史,或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胚胎期或发育期接触铅、汞、酒精、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
童年期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不良者。
症状
轻度智力障碍是最常见的智力障碍类型,患者IQ值为50~69,成年以后可达到9~12岁儿童的心理年龄。
患者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还常伴有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需要得到相关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主要症状
学习障碍
患者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业方面较同龄人更加困难。
患者可能在幼儿期就表现出了智能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如说话晚、词汇不丰富等。
就读小学后,可能出现学习困难,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或者留级,最终只勉强完成学业。
社交障碍
在社交能力方面,患者也常存在交际困难。
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的简单语言交流,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可能较差,对于较为抽象或者复杂的语言难以理解。
此外,常存在适应能力下降,在多种环境如学校、家庭等,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社交能力差的问题,容易发脾气或受到他人的欺骗。
自理障碍
在自理能力方面,患者能够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如简单的日常生活料理,但在完成复杂的日常生活任务时可能需要帮助。
患者需要接受职业训练,才能在成年后从事一些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具有一定的谋生和家务劳动能力。
其它症状
轻度智力障碍的患者,除了学习、社交、自理能力方面的表现,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精神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表现难以集中精力、容易生气或激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复进行某些不必要的行为或动作、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及出现幻觉的表现。
病情较为严重的个体,还可能表现出伤害他人或毁坏财物的行为。
此外,智力障碍患者还常并存多种精神障碍、神经发育异常和先天/遗传性疾病。
躯体症状
有些先天发育异常或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可能会有小头、面部畸形、耳低位、唇裂、腭裂、四肢和生殖器官畸形等异常体征。
视觉、听觉障碍和先天性心脏损害、食管反流、便秘甚至肢体活动障碍等也较为常见。
80%~90%患者可伴有癫痫发作。
就医
轻度智力障碍主要就诊于精神心理科、儿科、儿童保健科或儿童行为发育科。
就医时需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家人陪同并注意看护。
医生会关注患者症状、发展状况、学习成绩、生活状况、亲属病史等,还会了解既往检查和治疗情况。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现儿童、青少年在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方面低于同龄人水平时,建议及时就诊。
儿科
也可以去儿童保健科、儿童行为发育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智力障碍由遗传或先天因素所致,就医时需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患者需要家人陪同就诊并看护,避免其出现意外、攻击行为及自伤行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患者在幼儿期的发育情况以及学习成绩如何?
患者目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业表现如何?
患者的社交能力、人际交往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如何?
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如何?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亲属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是否有其他身体疾病史?
生活环境情况如何?
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性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毒物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等。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诊断
诊断轻度智力障碍需关注患者家族史、先天畸形、母亲孕期影响和特殊社会环境等。
医生会进行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方面的身体检查,并通过心理评定、遗传学筛查、基因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判断病情和病因。
轻度智力障碍需与智力发育延迟、特定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病史采集
患者可能有遗传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可能患有先天畸形疾病。
患者母亲孕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发生疾病或有异常分娩史。
患者新生儿期或儿童期可能发生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
患者可能存在视听觉缺陷或有不利于智力发育的特殊社会环境。
临床检查
体格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生长发育状况检查,如身高、体重、头围、头形、有无畸形、视力、听力以及皮肤、毛发有无异常等。
实验室检查
对所有确诊为智力发育障碍的患者,应尽量做遗传学筛查及基因检测(如染色体核型或染色体基因芯片分析以及检测特定的遗传性综合征)。
必要时做代谢和内分泌、免疫学、毒理学等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进行颅脑X线、颅脑CT、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I)、脑诱发电位、脑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脑部病变及发育情况。
心理评定
临床常用的评定量表主要分为智力功能测评和行为适应能力测评两大类。
智力功能测评
测评工具名称 | 适用人群 | 测评内容 |
---|---|---|
格塞尔发育量表(GDS) | 4~6岁儿童 | 适应行为、粗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会行为 |
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和丹佛发育筛查问卷(DP-DQ) | 0~6岁儿童 | 筛查智力发育水平,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 |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 儿童 | 流体智力、知识、数量推理、视觉空间处理和工作记忆 |
韦氏智力量表(WAIS) | 成人 | 12个分测验,如理解、算术、背数、类同、填图等,反映智力的整体和各个侧面 |
行为适应能力测评
量表名称 | 适用对象 | 行为领域 | 评估内容 |
---|---|---|---|
AAMD适应行为量表(ABS) | 智力障碍患者 | 9个行为领域 | 个体在独立、个人与社会的责任等行为领域的能力表现和不良适应行为 |
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ABS) | 0~30岁人群,以儿童为主 | 8个行为领域 | 一般行为、饮食、穿着、运动、作业、自我指导、社会化及实际能力 |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 儿童 | 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 | 评估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 |
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障碍协会按患者智力商数(智商,IQ)及适应行为(AB),将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轻度智力障碍:IQ为50~69,适应性行为轻度缺陷。
中度智力障碍:IQ为35~49,适应性行为中度缺陷。
重度智力障碍:IQ为20~34,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
极重度智力障碍:IQ低于20,适应性行为极度缺陷。
鉴别诊断
智力暂时性发育迟缓、特定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均可表现为智力发育的延迟或缺陷,都能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会功能,因此需要与轻度智力障碍进行鉴别。
智力暂时性发育迟缓
是由于各种心理或躯体因素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但这些原因被去除或纠正后,患者的心理发育速度在短期内可以加速,赶上同龄儿童的智力水平。
特定性发育障碍
指特定的言语和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或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这会影响儿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智力功能的发挥;而轻度智力障碍则是智力全面低下。
精神分裂症
患者在病前智力正常,起病后存在确切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情感紊乱、行为怪异等;而轻度智力障碍是智力水平永久性地低于正常水平。
自闭症
患者的语言发育和交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其他智力发育水平,并有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而轻度智力障碍患者一般没有明显刻板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患者常伴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多的症状,但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学业成绩能够明显提高,达到与其智力相当的水平。
治疗
治疗目的:通过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社交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以教育和康复训练为主,辅以心理治疗,仅少数需要用药物对伴随的精神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教育康复
教师、家长、康复训练师和心理治疗师需要相互合作,采取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使其掌握与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当的文化知识、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技能。
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最好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如果不能适应正规学校教育,也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
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非常重要。这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就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的方法等。
在少年期,患者可接受职业训练,培养他们具有独立生活和自食其力的能力。例如,学习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如打字、裁剪和缝纫、家政服务、零售服务等,可以帮助其成年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并独立生活。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轻度智力障碍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及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相应药物治疗。
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智力障碍,应从出生后不久开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对维生素B12缺乏症患者可予以维生素B12和叶酸片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会针对患者的异常情绪和行为采用相应的治疗,常用有效方法为行为治疗,即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正常的行为模式,减少攻击行为或自伤行为。
对家长的心理教育和家庭治疗能使患者的父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情绪,更有效地配合专业人员对患者实施教育和康复训练。
其它治疗
手术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
预后
轻度智力障碍无法治愈,但早期干预可减轻障碍程度,对于发现较晚的患者,可通过教育、训练改善社会功能,使患者获得一定自理能力。
轻度智力障碍患者无法完成复杂的学习和工作,并存在交流障碍、情绪管理能力差等问题,需特别照料,会增加家庭负担。
治愈情况
智力障碍往往伴随着脑功能与结构的不可逆变化,无法治愈。
如果智力障碍在婴幼儿期发现,可针对病因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并持续干预,以此来减轻智力障碍的程度。
如果智力障碍在患者发育后期或成年后才被发现,则只能通过教育、训练和照管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使患者具有与其智力水平相宜的社会功能。但患者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人水平。
对于轻度、中度智力障碍患者,经过充分的康复训练后,可以获得一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
具体来说,轻度智力障碍患者成年后,可以达到9~12岁儿童的心理年龄。通过职业训练,他们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如清洁、配送、简单收纳等,具备谋生和家务劳动能力。
危害性
患者智力发育延迟,对患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和康复精力、费用。
患者通常存在交流障碍和社交障碍,情绪管理能力差。这使得他们很难与他人沟通和融入社会,造成自理能力低下或彻底丧失,劳动生产能力降低。
患者可能出现自伤或攻击行为,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及财物安全。因此,需要特别的照料和支持,会造成家庭生活负担。
日常
轻度智力障碍患者需加强生活监管,提高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参加特殊教育项目,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关注药物副作用,家长也需要学习照料知识、注意心理状态。
智力障碍的预防需要针对病因,如遗传病筛查、围生期保健及产前诊断,防止不良社会因素影响,及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等。
日常管理
对于轻度智力障碍患者,家长和监护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生活中加强监管,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避免发生意外,出现攻击行为及自伤行为。
创造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带患者参加正规、专业治疗机构的特殊教育项目,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并长期坚持。
监督孩子按时服药,观察药物副作用。
家长要积极学习照料患者的知识和方法,为长期的治疗和陪护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同时,要注意自身心理、情绪状态,避免过于焦虑和紧张,及时舒缓压力。
预防
轻度智力障碍的预防主要需针对病因。
消除病因,防止智力障碍的发生。包括遗传病筛查、围生期保健和产前诊断等;提高经济文化水平,防止不良社会因素引起智力障碍发生。
及早发现可能引起智力障碍的疾病,避免或减轻脑损伤。包括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基因检测、出生缺陷监测。
已有脑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或减轻智力障碍程度。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