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呕吐恐怖症
概述
一种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呕吐的精神障碍
对呕吐及相关情境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回避行为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定义
呕吐恐怖症是一种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呕吐的精神障碍,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在相同情境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
患者对呕吐有着强烈而持续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情绪,包括害怕在公共场合呕吐、害怕看到呕吐物、害怕观看呕吐动作或害怕恶心。
发病情况
有关呕吐恐怖症临床病例报告及研究较少,有统计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8.8%,女性∶男性比例= 4∶1。
病因
本病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相关。
生物学因素
包括呕吐恐怖症在内的特定的恐怖症有高度家族聚集性。
患者前额叶脑皮质激活增强,经过认知行为治疗则脑区激活减弱,提示存在神经生物学基础。
心理因素
一项认知和行为模型提出,呕吐恐怖症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包括一般焦虑。
一般焦虑——脆弱性因素。
将焦虑躯体化为胃肠道不适的倾向,。
灾难性地错误评估恶心和其他胃肠道症状的倾向,。
对胃肠道线索症状的过度警惕,。
关于呕吐不可接受性的信念,。
消极强化的回避行为和选择性确认偏差。
高呕吐恐惧的人更容易将厌恶或焦虑等情绪与危险或污染本身的可能性联系起来,特別高估了与厌恶或焦虑相关的负面结果。
社会因素
害怕呕吐的人过去有过痛苦的自我和其他人呕吐的经历。
呕吐的厌恶记忆在呕吐恐怖症患者中明显更痛苦,并且可能是其发展的重要病因。
症状
主要症状
预期焦虑
对于下一次发生呕吐的可能的情境和后果存在持续的焦虑不安。
表现为敏感、紧张不安,可伴有心慌、恶心、气促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恐惧
患者的恐惧局限于与呕吐相关的情境。
患者通常恐惧的不是呕吐本身,而是呕吐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害怕被污染和生病 、心脏病发作、失去控制等。
这些恐惧是不合理且持久的。
恐惧有不同程度,从轻微的害怕担心到惊恐发作,常伴有心慌、气促、恶心等自主神经症状。
回避行为
为了应对恶心和对呕吐的恐惧,患者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导致恶心和呕吐的情形:
不在公共场合进食。
进食前过度检查食品保质期。
严格控制进食量和进食种类。
不饮酒。
不吃药。
频繁洗手和清洁。
使用薄荷糖或抗酸剂来减少恶心。
避免和小孩、醉酒或生病的人待在一起等。
其他症状
患者存在与呕吐相关的侵入性图像和早期记忆。
并发症
抑郁症
患者因持续处于对呕吐的焦虑之中,影响日常生活及社交,出现情绪不稳、情绪低落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症。
饮食失调
患者由于恐惧呕吐,在饮食方面有诸多限制,例如:不吃干燥大块的食物,只吃小块或流质食物或煮得熟烂的食物,因此更容易出现饮食失调。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当过分和不合理的担心、惧怕呕吐,或伴有明显的焦虑、回避症状,或个人感到痛苦,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可能在家属陪同下就医。
就医途中尽量避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情境,以防患者情绪失控。
如既往有相关就诊经历,可携带病历记录至医院,以便医生参考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这种异常情况的?
每当处于什么样的情境时,会感到恐惧不安?
处于恐惧环境中时,会立即出现相关症状吗?
当症状出现时,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是过度而不合理的吗?
为了避免遭遇恐惧的情境采取过哪些措施?
这些症状是否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存在精神障碍病史?
既往经历过重大精神刺激吗?
有没有其他脑部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内镜检查:主要是消化内镜,特别是胃镜。
量表问卷调查:包括焦虑相关量表、抑郁相关量表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病史并非诊断所必须,但呕吐恐怖症患者可能会有精神障碍,尤其是恐怖症病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对呕吐有着强烈而持续的恐惧。
当面对呕吐时,采取明显的主动回避的行为。
如不能成功回避则会产生强烈的恐怖情绪,常伴有心慌、恶心、气促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一般检查
可能会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以了解机体状况。
还可能会进行内镜检查,目的是检查患者有无消化道疾病,用于排除诊断。
专科检查
包括焦虑相关量表、抑郁相关量表等。
主要是排除其他精神心理障碍
诊断标准
参考DSM-5诊断标准。
A. 对于呕吐或可能导致呕吐的情况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B. 呕吐或可能导致呕吐的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C. 对呕吐或可能导致呕吐的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D.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呕吐或可能导致呕吐的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
E.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F.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G.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神经性厌食症
相似点:对进食有着严格的控制。
不同点:呕吐恐怖症患者对进食控制是为了避免饮食不当发生恶心呕吐,而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控制进食是为了避免体重增加。
社交焦虑障碍
相似点:回避去公共场合或在公共场合进食。
不同点:呕吐恐怖症患者回避去公共场合或在公共场合进食是为了避免在大众面前呕吐,而社交焦虑障碍则是担心被大众嘲笑或负面评价。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患者惊恐发作及紧张焦虑情绪,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积极控制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主要采用分级暴露疗法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
分级暴露疗法
为呕吐恐怖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治疗师通过一系列渐进的、自我控制的技术,让患者暴露于可能导致呕吐的情况、物体和活动,并通过放松训练、改变认知等来减少患者的焦虑反应。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挖掘患者恐惧背后的原因、不合理认知,纠正不合理的认知信念,鼓励患者逐渐进入恐惧的情景,反复训练,帮助减轻患者焦虑。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米氮平等。
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呕吐恐怖症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慌、便秘、困倦乏力的症状。
抗焦虑药
常用的抗焦虑药有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
短期使用对缓解患者的焦虑有帮助。
本类药物相对安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困倦、出汗、心跳加速、胃部不适等症状。
β-受体阻滞剂
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有研究发现对呕吐恐惧症有效。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心力衰竭;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出现肢体发冷;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失眠、幻觉等。
胃肠道药物
常用药物为异丙嗪雷尼替丁等,能够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呕吐恐怖症未经治疗可反复发作,持续多年,影响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治疗后
病程呈慢性,临床医生通常认为其很难治愈。
预后因素
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程度相关,预后有赖于对心理治疗必要的反复长期练习。
危害性
呕吐恐怖症患者的回避行为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若不加以治疗,症状将长期存在,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共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因呕吐恐怖症患者对胃肠道不适敏感,避免较刺激的饮食。
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烟草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加剧焦虑。
均衡饮食,保证每天的能量供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生活管理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瑜伽、散步、慢跑等,保持心情放松愉悦。
长期规律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心理支持
患者应当正视疾病,使自己心情愉悦,可通过学习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舒缓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家属应多与医务人员沟通,多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多了解本病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引导。
随诊复查
呕吐恐怖症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预防
目前尚无明确可以预防呕吐恐怖症的方法,但建立健全的心理有利于降低发病风险,提升个人对呕吐恐怖症的认识,改变不恰当的焦虑认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