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概述
概述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是指双眼视轴分离,眼外肌及其支配神经无器质性病变,在各个方向,不论何眼为注视眼,其偏斜度均相等。分为调节及非调节性两大类,调节性内斜视又分为屈光性及高AC/A两种。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眼科
临床症状
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暂时性复视、单眼注视、弱视等。
危害
可发展为弱视,影响生活。
并发症
弱视。
检查
眼外部检查、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查、眼功能检查、裂隙灯检查等。
诊断
有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单眼注视等表现,结合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查等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适当矫正屈光不正,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矫正弱视。
治愈性
及时治疗,多数可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饮食建议
婴儿母乳喂养。其他患者常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病因
病因
病因不明。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2~3岁时发病。开始时为间歇性内斜视,可有暂时性复视。小儿可出现烦躁不安,易受激惹,单眼闭合等症状。随疾病进展,间歇性内斜视可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单眼注视,斜视眼发生弱视。屈光性调节内斜视亦可合并其他眼肌异常,如垂直性偏斜及A-V征等。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婴幼儿内斜视,2~3岁是发生调节性内斜视的高峰。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通常为恒定性内斜视,经常伴有斜视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弱视等。
诊断依据
1.有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单眼注视等表现2.视力检查、屈光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适当矫正屈光不正,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矫正弱视。
手术治疗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如合并有垂直性偏斜、A-V征,除矫正屈光不正、调节性内斜视之外,仍需手术治疗。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已经治愈者手术矫正内斜视。
其他治疗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4月至4岁内斜视婴幼儿,屈光度数大于+1.50D,对检影结果全部予以矫正。4岁以上内斜视儿童,给以最小度数镜片,以产生双眼单视、内隐斜以及最佳视力。若患儿调节性内斜视已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且有弱视,应全部矫正检影结果,遮盖治疗弱视,一旦视力恢复,应做脱抑制及融合性散开训练。2.高AC/A调节性内斜视4~5个月以内婴幼儿,全部矫正检影结果,再附加+1.50D。5岁以上儿童,全部矫正检影度数,再加+3.00D的双焦点镜。如戴眼镜后仍有残余内斜,再次验光发现度数相差+1.OD以上,应重新配镜。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首先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有弱视做遮盖治疗。4. 术后眼位未达正位或又出现斜视时,可以通过调整眼镜屈光度、同视机训练、集合训练、压贴三棱镜或再手术的方法治疗。
预后情况
早期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多数预后较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每年验光1次,及时发现屈光不正,调整屈光镜度数。2.注意观察儿童的习惯动作,发现儿童视物有眯眼、斜颈等不良动作,要及时就医检查视力。3.坚持做眼保健操。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5.术后1-2周注意避免眼睛进水引发感染,遵医嘱局部点抗菌素眼药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
婴儿母乳喂养。其他患者常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