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视神经萎缩
概述
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病理改变,可导致视神经功能障碍
常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
针对原发疾病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
预后与萎缩程度及原发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视神经萎缩是什么?
定义
视神经萎缩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态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
分型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是由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及外侧膝状体的视路损伤所致。
其萎缩过程是下行的,因此又名下行性视神经萎缩。
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一般都正常。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是指原发病变在视盘、视网膜、脉络膜。
其萎缩过程是上行的。
盘色灰白、晦暗,边界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动脉变细。
发病情况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发病率为2/10万~83/10万。
视神经萎缩能治愈吗?
目前视神经萎缩不能治愈。
视神经是指多种因素如眼外伤、肿瘤压迫、眼内炎症等导致的视神经病变,已经造成的损害不能逆转,目前视神经萎缩不能治愈。需治疗原发病,缓解视神经萎缩病情的进展。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可逐渐下降,如果不控制病情,患者可能出现失明。
视神经萎缩多久后会失明?
视神经萎缩患者如果不控制病情进展,可出现失明,但具体时间并不明确,与视神经萎缩程度和原发病有关。
视神经萎缩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失,如果患者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视神经萎缩的进展,患者最终可出现失明。患者视神经萎缩程度越严重,病情控制越差,患者出现失明的时间越短。
视神经萎缩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视神经萎缩没有最佳治疗方式,患者可行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具体治疗方式与病因有关。
视神经萎缩患者需及时治疗原发病,垂体瘤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解除视神经压迫,控制病情进展。青光眼患者可使用醋甲唑胺等药物降低眼压,还可使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缓解视神经萎缩。
病因
致病原因
视神经萎缩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常见原因如下: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一般发生在眼球后,可见于以下因素:
(轴性)球后视神经炎
颅内或眼眶内炎症,或体积较大的肿瘤
眼部受到外伤。
烟草及酒精刺激。
梅毒可引起脊髓麻痹性视神经萎缩。
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及婴儿型视神经萎缩。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继发于眼部疾病
视神经乳头水肿。
视网膜脉络膜炎。
青光眼等。
继发于颅内疾病
视交叉蛛网膜炎
继发于全身因素
中毒,如烟酒中毒等。
营养缺乏。
糖尿病等。
发病机制
视神经的基本功能为传导视觉信号至大脑,基本单位都是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绕在外的胶质细胞构成。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最终导致视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症状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主要为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及色觉异常等。
主要症状
视野变化
视野是指眼球因视正前方的一个固定目标在眼球和头部维持不动的情况下,该眼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
视神经萎缩可引起视野变化,如呈向心性缩小、中心出现暗点及鼻侧缺损等。
视力减退
视神经萎缩可诱发视力减退,且较为明显。
视神经萎缩严重时甚至可诱发失明。
色觉异常
主要症状为红色色觉异常和绿色色觉异常。
红色色觉异常: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绿色色觉异常: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常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
并发症
视神经萎缩的并发症为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
就医
就医科室
眼科
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及色觉异常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避免戴隐形眼镜,避免眼部化妆。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视力有何变化?
能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
自觉视觉范围有变化吗?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视神经萎缩?
是否有视神经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是否有贫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是否受过头部外伤?
是否长期吸烟、喝酒?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头颅或眼部CT检查
视野检查
眼底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中毒(烟酒等)、青光眼及视神经缺血均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可引起视网膜病变。
压迫性病变:颅内、眼眶内肿瘤可压迫视神经,引起压迫性病变。
外伤性病变:头部或眼眶受到外伤可直接损伤视神经,或因出血形成血肿后压迫视神经引起损伤。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遗传性疾病:Leber病。
营养缺乏:B族维生素缺乏。
临床表现
症状: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体征:视野缩小或缺损;色觉异常。
中心视野定量阈值检查
由于视神经萎缩会出现视野改变,因此,中心视野定量阈值检查为诊断本病的常规检查之一。
检查视野缩小程度及特点,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眼底检查
视神经萎缩可出现眼底的视盘颜色及形态改变,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因此,眼底检查对于诊断本病有一定价值。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看到眼底的视盘,从组织结构、形态、血管变化,发现有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通过眼部及颅内CT、磁共振成像用于检查有无颅内或眶内占位性病变等异常情况。
视神经病变可见颅内或眶内的占位性病变压迫视神经。
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可见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灶。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用于了解从视网膜到视觉皮质,即整个视觉通路功能完整性检测。
通过特定的棋盘格翻转模式分别刺激左、右眼在视觉皮质记录诱发电位。
鉴别诊断
白内障
相似点:都可出现视野变化、视力下降及视觉异常等症状。
不同点: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发病迟缓,主要见于50岁以上人群。可通过眼科检查鉴别。
青光眼
相似点:都可出现视力下降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不同点:青光眼还可同时伴有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可通过房角镜、激发试验等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与原则
治疗目的:通过治疗改善视力,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等症状。
治疗原则: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均应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将眼压、血压、血糖等控制在正常范围。
青光眼者积极控制眼压。
糖尿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同时积极治疗眼底疾病。
有高血压者应积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如果营养缺乏,需加强营养。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由于硬化而导致的球后视神经炎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适用于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而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患者。
抗血小板聚集药:适用于眼底血管阻塞所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患者。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可用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
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营养视神经,因此,可用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
扩张血管药:可扩张血管,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对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的疗效。
手术治疗
垂体瘤压迫所引起的视神经炎,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手术一般效果较好,术后视力可得到有效提升。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者,若存在非常明确的视神经管骨折或者神经鞘内血肿,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视神经管减压术等。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对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及视神经损伤等眼科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高压氧主要是增加血液当中氧气的分压,使周围的组织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从而促进视神经功能恢复。
预后
治愈情况
视神经萎缩的预后与视神经损伤程度有关。
如果视神经损伤程度较小,经治疗后视力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
视神经完全萎缩导致的视力损伤则无法逆转。
危害性
视神经萎缩的危害有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甚至引起失明,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视力下降:是视神经萎缩最大的危害,如果不进行积极的诊疗,会导致视力持续下降。
视野改变:多数患者会有中心暗点或旁中央的暗点,生理盲点不断扩大,会导致视野不断缩小。
引起失明:视神经萎缩不断发展,会导致视力减退并丧失,从而出现失明。
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有遗传性,女性患有此型视神经萎缩,会遗传给下一代。
日常
日常管理
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尤其是视力、视野及色觉检查)。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睡眠。
科学用眼,避免强光刺激。
存在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者,外出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最好有他人陪伴,避免发生意外。
随诊复查
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随诊的时间:遵医嘱定期复诊;日常如果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复诊时需要做的检查:患有视神经萎缩的人群,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眼底检查等检查。
预防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戒烟戒酒,避免烟酒中毒。
均衡营养,避免营养缺乏。
注意安全,避免眼部受到外伤。
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应及时就诊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