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概述
概述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
临床症状
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危害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肾小球肾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检查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等。
诊断
治疗原则
予以抗感染、止痛、消毒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治愈性
及时彻底治疗一般可治愈,少数可转为慢性扁桃体炎。
饮食建议
予以清淡、易消化、少渣的流质饮食,多饮水。
病因
病因
常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引起。
流行病学
春秋两季多见。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局部症状
以扁桃体肿大伴剧烈咽痛为主要症状。咽痛开始于一侧,继则双侧咽部均明显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颈部淋巴结肿痛,有时可致转头困难。扁桃体显著肿大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2.全身症状
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食欲差、四肢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周身不适、大便秘结。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诊断依据
1.症状体征
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局部可见咽部充血,以扁桃体和双侧腭弓最为明显。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颈部淋巴结可肿大,触痛明显。
2.辅助检查
(1)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
(2)分泌物培养可发现阳性致病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
治疗
治疗方针
予以抗感染、止痛、消毒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等。
3.局部用药可采用含漱、含片和喷药等方式,达到止痛、消毒、清洁口咽及帮助排除黏稠分泌物的目的。
4.中医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为主。
预后情况
及时彻底治疗预后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扁桃体炎,长期炎症刺激致扁桃体失去正常功能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病灶”,可诱发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和急性肾炎等多种疾病。
护理
日常护理
1.卧床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不感觉冷为宜。
2.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咽部刺激。
3.吃饭前后应让患儿用温盐水漱口,每天4~5次。
4.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5.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理
予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少渣的流食或半流食,待恢复正常可改普食。急性期应让患儿多喝开水或各种果汁,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其他注意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出现尿少、眼睑水肿、发热、关节痛、脉搏增快等表现,应及时就诊。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